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冲击下钢筋混凝土板的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茂苗 刘宇航 +2 位作者 方先慧 邓嘉瑞 李俊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为了研究连续增幅冲击下钢筋混凝土板的动态效应,采用LS-DYNA显示动力算法对板件进行了3次连续冲击荷载下的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3次冲击的破坏模式,并提取了其能量时程曲线和冲击力时程曲线。结果表明,在连续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损... 为了研究连续增幅冲击下钢筋混凝土板的动态效应,采用LS-DYNA显示动力算法对板件进行了3次连续冲击荷载下的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3次冲击的破坏模式,并提取了其能量时程曲线和冲击力时程曲线。结果表明,在连续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面积逐次增大,条状裂缝宽度也随之扩大,冲击响应变得更加复杂;随着冲击能量输入的增加,混凝土板将不再能独自完成能量的转换,钢筋在冲击过程中会起到良好的能量耗散的作用;落锤冲击力峰值随着落锤高度的增加而变大,冲击力首个波段时长随着板件损伤程度的加深而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冲击 重启动分析 LS-DYNA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钢组合板爆炸冲击响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良灿 邓嘉瑞 +1 位作者 刘宇航 方先慧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3期125-129,共5页
基于钢-混凝土-钢(SCS)组合板爆炸试验,采用LS-DYNA显示动力分析程序对其抗爆性能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试验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该模型分析了比例距离、混凝土厚长比、钢板厚度以及混凝土强度变化对SCS板动态响应的影响。结... 基于钢-混凝土-钢(SCS)组合板爆炸试验,采用LS-DYNA显示动力分析程序对其抗爆性能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试验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该模型分析了比例距离、混凝土厚长比、钢板厚度以及混凝土强度变化对SCS板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有限元模型能够有效模拟SCS板在爆炸荷载下的动态响应过程;随着比例距离的减小,SCS板跨中位移逐渐增大,并由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增加混凝土厚长比和钢板厚度能够有效降低SCS板跨中位移,而混凝土强度变化不会对SCS板抗爆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钢组合板 LS-DYNA 爆炸比例距离 抗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增幅冲击下混凝土板动态效应分析
3
作者 刘宇航 方先慧 +1 位作者 邓嘉瑞 李茂苗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4年第1期30-34,42,共6页
为了研究连续增幅冲击下混凝土板的动态效应,采用LS-DYNA显式动力分析程序对素混凝土板进行了3次连续增幅冲击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混凝土板的破坏模式、系统能量时程曲线和挠度时程曲线。结果表明:在连续增幅冲击下,混凝土板的损伤面积... 为了研究连续增幅冲击下混凝土板的动态效应,采用LS-DYNA显式动力分析程序对素混凝土板进行了3次连续增幅冲击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混凝土板的破坏模式、系统能量时程曲线和挠度时程曲线。结果表明:在连续增幅冲击下,混凝土板的损伤面积逐次增大,斜裂缝的深度和宽度随之扩大,冲击响应变得更加复杂,破坏模式也变得更加难以预测;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混凝土板不断吸收能量,但在严重损伤后,其吸能能力会减弱;在连续增幅冲击下,混凝土板表现出明显的弹性和塑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幅冲击 重启动分析 LS-DYNA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C低干预加固结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方先慧 邓嘉瑞 +1 位作者 张军朋 李晓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7-277,共11页
研究定量分析了不同加固方法的经济与碳排放指标并指出ECC覆面加固穿斗式木构架民居结构是一种经济、环保的绿色低干预加固方法.基于带填充墙的燕尾榫穿斗式木构架与木楼板砌体墙抗震试验建立数值模型,讨论了模拟方案的可靠性.由此建立... 研究定量分析了不同加固方法的经济与碳排放指标并指出ECC覆面加固穿斗式木构架民居结构是一种经济、环保的绿色低干预加固方法.基于带填充墙的燕尾榫穿斗式木构架与木楼板砌体墙抗震试验建立数值模型,讨论了模拟方案的可靠性.由此建立了典型云南村镇民居带填充墙穿斗式木构架模型,分析讨论了ECC单面加固对结构的平面内与平面外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损伤状态下结构的平面外加固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CC单面加固能抑制裂缝的产生与发展,提高结构的延性;加固后结构平面内承载力提升2.7%,平面外承载力提升178.5%;ECC单面加固对轻微和中等损伤的带填充墙穿斗式木构架平面外抗倒塌性能较好,为ECC在农村民居维修、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斗式木构架 填充墙 ECC 抗震性能 塑性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C加固不同损伤填充墙平面外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方先慧 张军朋 邓嘉瑞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7-23,共7页
基于ABAQUS中的损伤塑性模型建立了带填充墙RC框架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此,建立了典型材料强度下的带填充墙RC框架模型,研究了填充墙平面内损伤对平面外承载力的影响,评价了不同损伤状态下... 基于ABAQUS中的损伤塑性模型建立了带填充墙RC框架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此,建立了典型材料强度下的带填充墙RC框架模型,研究了填充墙平面内损伤对平面外承载力的影响,评价了不同损伤状态下ECC平面外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平面内损伤会影响平面外承载力,平面外承载力与层间位移比呈负相关关系;相较于其他损伤状态,在墙体未损伤以及轻微损伤时,采用ECC单面加固效果更加明显,可为工程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C 填充墙 抗震性能 损伤塑性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的非平稳地震动信号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媛 邓嘉瑞 +1 位作者 陈飞 方先慧 《科技通报》 2023年第8期94-99,共6页
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并向设计谱拟合的方法来生成人工地震动样本,其非平稳特征与给定的自然地震动记录相似,并满足设计谱要求。在该方法中,首先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对信号分解以获得不... 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并向设计谱拟合的方法来生成人工地震动样本,其非平稳特征与给定的自然地震动记录相似,并满足设计谱要求。在该方法中,首先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对信号分解以获得不同频带子信号的瞬时振幅和瞬时相位。假定瞬时相位是某个随机过程的样本,通过建立这个随机过程的随机模型,生成相应的随机过程的瞬时相位。而瞬时振幅经迭代修正后向规范反应谱拟合。合成实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生成的模拟样本能够保持原始自然地震动的一般时变特征,并且能良好地与设计谱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时频分析 地震动模拟 兼容设计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SFRC/RC组合柱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军朋 方先慧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2年第9期9-14,共6页
以现有RC柱抗震试验为原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在柱底采用SFRC代替普通混凝土建立5个SFRC/RC组合柱模型,并建立RC柱对比模型,研究轴压比和配箍率对SFRC/RC组合柱抗震性能... 以现有RC柱抗震试验为原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在柱底采用SFRC代替普通混凝土建立5个SFRC/RC组合柱模型,并建立RC柱对比模型,研究轴压比和配箍率对SFRC/RC组合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SFRC/RC组合柱与RC柱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RC柱相比,SFRC/RC组合柱位移延性系数、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均增大,抗震性能提高;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配箍率、减小轴压比可提高SFRC/RC组合柱抗震性能,减小轴压比时的抗震性能提升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RC/RC组合柱 轴压比 配箍率 抗震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和时频脊线增强识别结构固有频率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嘉瑞 方先慧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3年第2期33-39,共7页
根据实测结构振动响应准确地提取结构模态特征是评估结构健康状态的关键一环。将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和时频脊线增强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自振频率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振动响应信号进行了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锐化了... 根据实测结构振动响应准确地提取结构模态特征是评估结构健康状态的关键一环。将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和时频脊线增强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自振频率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振动响应信号进行了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锐化了信号的时频表达,然后采用脊线增强方法对锐化后的时频图提取了峰值序列,获得了结构最可能的能量波动路径。通过对包含间断信号和模态混叠信号的仿真信号以及包含不同信噪比噪声的仿真信号进行验证,证明了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接着,通过对比一个4自由度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了不同变换方法的脊线增强效果,进一步验证了脊线增强方法对理解结构能量耗散路径和识别结构自振频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 时频脊线增强 固有频率 能量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