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声嘈杂——《到灯塔去》的听觉叙事
1
作者 方传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12期98-102,共5页
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对人物的听觉体验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作家将声音作为小说人物情绪表达的载体和情感传达的媒介。文本对声音的强调除了表明其自身的重要性,同时也呼唤着人物的在场性。然而,听觉体验的复杂性在指明现实世界混乱的... 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对人物的听觉体验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作家将声音作为小说人物情绪表达的载体和情感传达的媒介。文本对声音的强调除了表明其自身的重要性,同时也呼唤着人物的在场性。然而,听觉体验的复杂性在指明现实世界混乱的同时也使得小说结构呈现出一种散乱的状态。人物对寂静与噪音的反思暗示了作家试图在混杂的声音景观中重新建立起稳定的小说结构与文本秩序。伍尔夫对噪音与沉默的处理不仅表明作家对于小说结构的艺术自觉,同时也展现了现代主义作家在混乱中寻求秩序与意义的集体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 到灯塔去 听觉叙事 声音 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籽壳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红玉 王成章 +2 位作者 原姣姣 张昌伟 方传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67,共4页
采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以及水)将牡丹籽壳提取物(70%乙醇溶液提取物)逐级系统分离,获得不同极性部位的提取物。研究牡丹籽壳提取物和各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采用DPPH及FRAP法,以L-抗坏血酸(VC)和2,6-... 采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以及水)将牡丹籽壳提取物(70%乙醇溶液提取物)逐级系统分离,获得不同极性部位的提取物。研究牡丹籽壳提取物和各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采用DPPH及FRAP法,以L-抗坏血酸(VC)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为参照抗氧化剂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多酚含量有较大差异,从小到大依次为水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牡丹籽壳提取物,变化范围为1.30~57.50 mg/g;牡丹籽壳提取物与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总抗氧化活性从小到大依次为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牡丹籽壳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FRAP值范围为27.28~1 250.08 mmol/L,其中VC和BHT的FRAP值分别为1 814.88 mmol/L和226.00 mmol/L;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从弱到强依次为牡丹籽壳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半数抑制浓度(IC50)范围为22.47~71.00μg/m L,其中BHT的IC50为34.30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壳 提取物 不同极性部位 总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线电视梯间线路的集中分配方式
3
作者 方传杰 《有线电视技术》 2006年第5期121-122,共2页
本文介绍有线电视网络梯间内线路的集中分配方式建设方案,并对施工中的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 有线电视 集中分配 方案 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