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牌【叠断桥】在云南的流变
1
作者 孙明跃 方伟伟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7-55,共9页
【叠断桥】亦称【双叠翠】【茉莉花】【鲜花调】等,是清代广泛流传的民间俗曲。云南地区的【叠断桥】系随明清时期内地移民传入,其传播路径初期与内地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相伴而行,后逐渐融入云南各类民间音乐体裁之中。在长期流变过程... 【叠断桥】亦称【双叠翠】【茉莉花】【鲜花调】等,是清代广泛流传的民间俗曲。云南地区的【叠断桥】系随明清时期内地移民传入,其传播路径初期与内地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相伴而行,后逐渐融入云南各类民间音乐体裁之中。在长期流变过程中,该曲调因受地域方言、民族审美及音乐体裁的影响,衍生出诸多适应性变化,最终形成丰富的地方性变体形态。通过音乐形态的对比与研判,云南【叠断桥】与清代《小慧集》《中国旅行》所载【鲜花调】更为接近,由此可推断其传入时间当不晚于清代中期。该曲调与江苏地区【茉莉花】在不同地域文化浸润下呈现出的差异化发展态势,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同源异流”的传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断桥】 云南民歌 曲艺 花灯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声唱法在云南的传播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方伟伟 郑波 《民族音乐》 2014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美声唱法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随着意大利歌剧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逐渐趋于完善的。美声唱法现在不仅是一种发声方法,还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和一种声乐学派。美声唱法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为科学的演唱艺术。
关键词 传播与发展 美声唱法 意大利歌剧 实践 云南 17世纪 发声方法 声乐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国铜鼓简释 被引量:1
3
作者 方伟伟 孙明跃 《民族音乐》 2021年第5期54-58,共5页
滇国是我国东周至两汉时期,由云南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方国,其地域主要以滇池为中心的云南省中部及东部地区。铜鼓,顾名思义,就是用铜铸成的鼓。铜鼓研究者们总结出了各类铜鼓的共同特性,即"通体皆铜,平面曲腰,一头有面,中空无底,... 滇国是我国东周至两汉时期,由云南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方国,其地域主要以滇池为中心的云南省中部及东部地区。铜鼓,顾名思义,就是用铜铸成的鼓。铜鼓研究者们总结出了各类铜鼓的共同特性,即"通体皆铜,平面曲腰,一头有面,中空无底,侧附四耳"。铜鼓是云南古代滇国时期的礼器和乐器,也是我国古代南方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国 两汉时期 铜铸 铜鼓 方国 云南少数民族 共同特性 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动态分配的带内同频FM数字广播方案
4
作者 方伟伟 蔡超时 +1 位作者 杨刚 王菲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4年第2期111-119,共9页
HD Radio标准中使用的"带内同频(IBOC)"技术不要新的频谱资源同时实现数字和模拟音频广播,是调频模拟广播数字化的佳选择。然而HD Radio要至少侧有400kHz的频道间隔,在中国的线城市和主要的欧洲国家很难达到要求,不利于数模... HD Radio标准中使用的"带内同频(IBOC)"技术不要新的频谱资源同时实现数字和模拟音频广播,是调频模拟广播数字化的佳选择。然而HD Radio要至少侧有400kHz的频道间隔,在中国的线城市和主要的欧洲国家很难达到要求,不利于数模同播方案的大范围推广。本文提出种基于频谱动态分配的FM带内同频数字广播方法,其核心是根据同频模拟信号的参数动态调整数字信号的带宽,并引入心理声学模型作为调整的判决依据,使同播的模拟信号音质在不劣于HD FM Radio的条件下拓展了数字信道,为实现300kHz信道间隔的数模同播创造了条件。本文测试了300kHz信道间隔的IBOC系统的射频保护率,讨论了300kHz信道间隔进行带内同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 RADIO 带内同频(IBOC) 频道间隔 非线性 频谱动态分配 心理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细乐》的历史与现状
5
作者 方伟伟 孙明跃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2-45,共4页
《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融歌、舞、器乐为一体的音乐组曲。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相关文献、民间传说和《关于〈白沙细乐〉的调查报告》来看,《白沙细乐》显然是受内地音乐文化... 《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融歌、舞、器乐为一体的音乐组曲。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相关文献、民间传说和《关于〈白沙细乐〉的调查报告》来看,《白沙细乐》显然是受内地音乐文化影响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传承至今的《白沙细乐》也遇到了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的窘境,缺钱、缺人、缺生存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细乐》 历史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声唱法在纳西族民歌中的实践与体会
6
作者 方伟伟 《民族音乐》 2016年第5期17-20,共4页
意大利文“Bel canto”,我国译为美声或美声唱法。《辞海》对此解释是:“17、18世纪形成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其特点是:具有饱满的气息支持和灵活自如的呼吸控制能力,音色优美、明亮、圆润、丰满,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 意大利文“Bel canto”,我国译为美声或美声唱法。《辞海》对此解释是:“17、18世纪形成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其特点是:具有饱满的气息支持和灵活自如的呼吸控制能力,音色优美、明亮、圆润、丰满,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丽灵活。”现在,美声唱法业已形成了科学和规范的体系,它不仅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也成为衡量各国歌唱水平的第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唱法 纳西族 实践 民歌 《辞海》 演唱风格 18世纪 呼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式照烧汁的改良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杜险峰 崔震昆 +3 位作者 朱琳 何沁峰 方伟伟 罗雪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7-120,共4页
日式照烧汁的独特风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了更加适应中餐烹调需求,有必要在日式照烧汁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改良。对日式烧汁配方设计、工艺流程、操作工艺中等诸多因素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实验分析。实验以日式烧汁为基础,重点研究了... 日式照烧汁的独特风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了更加适应中餐烹调需求,有必要在日式照烧汁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改良。对日式烧汁配方设计、工艺流程、操作工艺中等诸多因素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实验分析。实验以日式烧汁为基础,重点研究了烧汁用量、万字酱油用量、清酒及冰糖的用量对成品质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及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配方:烧汁80g,清酒20g,冰糖50g,万字酱油12g,草菇老抽30g,美极鲜酱油5g,胡椒粉1g,味醂15g,水137g,成品色泽棕红,略有酒香味,香味浓郁,回味微甜且悠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汁 酱油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高功放效率PAPR抑制评估标准和迭代准则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峰 蔡超时 +1 位作者 刘昌银 方伟伟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0-174,共5页
高峰均功率比一直是掣肘OFDM系统性能的最大障碍。为了更精确地评估峰均比抑制对功放失真的影响,提出了最优CCDF(OCCDF)迭代收敛准则。新准则考虑放大器中每个子载波的失真,限定MER条件下得到尽可能低的放大器输入功率回退(IBO),获得最... 高峰均功率比一直是掣肘OFDM系统性能的最大障碍。为了更精确地评估峰均比抑制对功放失真的影响,提出了最优CCDF(OCCDF)迭代收敛准则。新准则考虑放大器中每个子载波的失真,限定MER条件下得到尽可能低的放大器输入功率回退(IBO),获得最高功放效率所匹配的OFDM整体信号分布。基于此,在CMMB系统中给出了一种高效的时域削波结合星座图扩展(ACE)的峰均比抑制技术。采用OCCDF迭代峰均比抑制方案实验结果:MER=40 dB条件下,基于ACE峰均比抑制的OFDM系统相比抑制前获得了3.05 dB的功放IBO性能改善。对应到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改善:功放效率提升了15.74%,总功耗和管耗分别降低了22.2%和4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峰均比抑制 互补累积分布函数 最优互补累积分布 迭代收敛准则 星座图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江县布朗族民间音乐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明跃 方伟伟 《民族音乐》 2008年第4期40-42,共3页
双江县是一个由托枯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个主体民族组成的民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行政上隶属临沧市,因澜沧江纵流于东,小黑江横亘于南,两江于县境东南汇合,故称双江。布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汉代以后的史书上记载... 双江县是一个由托枯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个主体民族组成的民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行政上隶属临沧市,因澜沧江纵流于东,小黑江横亘于南,两江于县境东南汇合,故称双江。布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汉代以后的史书上记载有濮、"扑子蛮"、"蒲蛮"、"蒲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族 双江县 民间音乐 舞蹈音乐 民歌 葫芦笙 布朗语 小三弦 牛腿 劳动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维西结义村藏族婚礼音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明跃 思娜雍宗 方伟伟 《民族音乐》 2015年第1期46-49,共4页
结义村位于云南省维西县巴迪乡的西北部,与德钦县相邻,现有209户人家,人口920人,网土面积有114.49平方千米,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为10.6℃,年降水量740毫米。这是一个以藏族和傈僳族为主体的边远山村,他们主要以种植玉米、... 结义村位于云南省维西县巴迪乡的西北部,与德钦县相邻,现有209户人家,人口920人,网土面积有114.49平方千米,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为10.6℃,年降水量740毫米。这是一个以藏族和傈僳族为主体的边远山村,他们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荞麦等农作物为生。由于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受历史、自然等闪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层次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也正因为如此,在这里居住的藏族人民还保持着比较传统的风俗习惯,婚俗就是其中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藏族 经济社会发展 音乐 婚礼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经济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11
作者 王献溥 于顺利 方伟伟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是中原地区保存最完整的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文中介绍了保护区的基本特点,阐述了保护区建立以来在保护区建设、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生态旅游等方面有效管理取得的成...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是中原地区保存最完整的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文中介绍了保护区的基本特点,阐述了保护区建立以来在保护区建设、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生态旅游等方面有效管理取得的成就,并对保护区管理类型的定位、健全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完善保护区功能区域的划分、完善生态系统综合定位实验站、建设一个独特的生态旅游区等方面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有效管理 生态系统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细乐》的历史与现状
12
作者 孙明跃 方伟伟 《民族音乐》 2012年第6期28-29,共2页
《白沙细乐》是至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古典音乐,它大约产生于元明之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最终形成了一部融歌、舞、器乐为一体的音乐组曲。纳西语“崩石”汉译为白沙,是位于丽江城北10公里的... 《白沙细乐》是至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古典音乐,它大约产生于元明之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最终形成了一部融歌、舞、器乐为一体的音乐组曲。纳西语“崩石”汉译为白沙,是位于丽江城北10公里的一个古镇,系古代丽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细哩”意为细乐,是与演奏这部古乐时不用音响粗犷的打击乐器和唢呐有关。本文拟对记载《向沙细乐》的相关文献做一简单梳理,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传承现状做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细乐 传承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历史 古典音乐 云南丽江 元明之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声音广播的射频保护率建模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菲 蔡超时 +1 位作者 杨刚 方伟伟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4年第10期94-100,共7页
我国正处在由模拟广播向数字广播转换的阶段。FM数字化不仅要充分考虑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要考虑对原有FM广播进行充分的保护,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平稳过渡。射频保护率是频率规划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建立射频保护率模型... 我国正处在由模拟广播向数字广播转换的阶段。FM数字化不仅要充分考虑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要考虑对原有FM广播进行充分的保护,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平稳过渡。射频保护率是频率规划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建立射频保护率模型,分析现有广播(FM、HD Radio和CDR)的覆盖及干扰问题,了解在无线电环境下CDR的覆盖范围及CDR广播对邻道FM覆盖范围的影响。FM接收机的质量对射频保护率的影响颇大,该模型可依据实际情况修改解调中频滤波器等参数设置,分析不同接收机对射频保护率的影响,具有适用范围广,易实现及测试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实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接收机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具有普遍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数字化 射频保护率 频率规划 带内同频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