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氨强化硫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协同脱氮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雨彤 郭进周 +6 位作者 杨永霞 斯绍雄 任召言 刘力嘉 孙志超 刘春爽 刘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8-224,共7页
针对硫化物基质对硫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协同脱氮体系的抑制问题,采用UASB反应器,通过逐渐增加进水羟胺质量浓度实现耦合体系高效脱氮。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t HRT)为4 h,进水NH^(+)_(4)-N和NO^(-)_(3)-N质量浓度分别为60和125 m... 针对硫化物基质对硫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协同脱氮体系的抑制问题,采用UASB反应器,通过逐渐增加进水羟胺质量浓度实现耦合体系高效脱氮。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t HRT)为4 h,进水NH^(+)_(4)-N和NO^(-)_(3)-N质量浓度分别为60和125 mg/L条件下,实现总氮去除负荷达1.05 kg/(m^(3)·d),其中厌氧氨氧化贡献率达76%~95%,是未投加羟胺时的1.55倍;羟胺的投加能够促进耦合系统污泥heme c合成和EPS(胞外聚合物)的分泌,NH_(2)OH与S^(2-)质量比超过0.024时有助于提高SAA(最大比厌氧氨氧化活性)值;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_Kuenenia丰度和活性在羟胺存在时明显提高,从而与硫自养反硝化菌Thiobacillus、Thiothrix、Sulfurimonas、Sulfurovum和Sulfuritalea协同作用实现高效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胺 硫自养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脱氮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矿化水溶液配制的量化计算方法
2
作者 林莉莉 王雨 +2 位作者 吐逊阿依 斯绍雄 李莉 《化学世界》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矿化度是水中各项离子的质量之和。在实际水样不易实时获得时,通常会采用配制模拟水的方式,进行如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或水处理实验。选取何种化合物和所选化合物的质量如何确定是配制模拟水样的关键。技术人员往往依据化学背景知识,采... 矿化度是水中各项离子的质量之和。在实际水样不易实时获得时,通常会采用配制模拟水的方式,进行如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或水处理实验。选取何种化合物和所选化合物的质量如何确定是配制模拟水样的关键。技术人员往往依据化学背景知识,采用自编计算公式的方式确定配制模拟水所需的化合物的种类及质量,公式编辑过程复杂费时。提出一种模拟水溶液配制的量化计算方法,遵循电中性原理和质量守恒理论,明确了模拟水配制所需的常用化合物种类和所需质量的计算公式,与实际水样相比,模拟水中各项离子浓度和矿化度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5%,一定程度上可还原实际水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矿化水 溶液配制 量化计算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技术对水质稳定性差的油田采出水影响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鹏飞 严忠 +3 位作者 宫兆波 斯绍雄 吐逊阿依.吐拉洪 李莉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6年第11期42-45,共4页
目前困扰油田污水处理站比较普遍的问题是油田污水中还原性离子和高含油系统的回掺水使污水净化效果变差,引起絮体上浮,影响沉降效果,造成污水处理系统不能长期稳定地运行。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曝气预处理工艺试验研究。通过室内动态研... 目前困扰油田污水处理站比较普遍的问题是油田污水中还原性离子和高含油系统的回掺水使污水净化效果变差,引起絮体上浮,影响沉降效果,造成污水处理系统不能长期稳定地运行。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曝气预处理工艺试验研究。通过室内动态研究发现:以气水比1.25∶1的条件下曝气,曝气出口污水含油量可由原来的80mg/L降到16 mg/L;净化水中硫离子与二价铁离子浓度均可降到0.1mg/L以下;净化水中悬浮物浓度从47mg/L降到5.5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曝气预处理 还原性离子 含油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污水成垢机理分析及结垢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斯绍雄 向煜琪 +4 位作者 兰文娟 张玉敏 林莉莉 严忠 吕祥鸿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3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深入研究油田污水结垢过程和不同工况下对结垢速率的影响,采用逐层(四层)实验分析和室内模拟方法,结合扫描电镜和XRD等检测手段分析发现,结垢产物从钢壁接触的氧化皮层(第一层)到中心孔垢样(第四层)中的有机物含量逐渐增加。第一层垢... 为深入研究油田污水结垢过程和不同工况下对结垢速率的影响,采用逐层(四层)实验分析和室内模拟方法,结合扫描电镜和XRD等检测手段分析发现,结垢产物从钢壁接触的氧化皮层(第一层)到中心孔垢样(第四层)中的有机物含量逐渐增加。第一层垢样大部分由腐蚀产物氧化铁和碳酸铁组成,结垢产物如CaCO_(3)出现在第二层;从第二层到第四层的CaCO_(3)含量增加,其晶相从球霰石转为文石。第四层垢样出现了Ca、Fe、Si、O的复合盐垢,表明腐蚀产物在结垢产物前形成。进一步对不同条件下污水管线中CaCO_(3)垢的成垢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越高,碳钢、玻璃钢和涂层三种材质的CaCO_(3)垢成垢速率越大,增幅最大的为碳钢材质;压力越低,CaCO_(3)垢结垢速率越大,不同材质增幅接近;材质表面水流流速越大,CaCO_(3)垢结垢速率越小;温度对CaCO_(3)垢的成垢速率影响比压力和流速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保持油田管线中水温稳定、避免压力和流速剧降,可有效避免管线中CaCO_(3)的沉积结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结垢速率 温度 压力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及破乳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5
作者 斯绍雄 宫兆波 +4 位作者 严忠 王雨 任召言 刘鹏飞 卜四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9-143,共5页
为了明确新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乳化和破乳机理,研究了采用驱油剂(弱碱Na_2CO_3、表面活性剂KPS和聚合物HPAM)和破乳剂室内配制的三元复合驱模拟乳液的乳化和破乳情况。结果表明,弱碱Na_2CO_3浓度对模拟乳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影... 为了明确新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乳化和破乳机理,研究了采用驱油剂(弱碱Na_2CO_3、表面活性剂KPS和聚合物HPAM)和破乳剂室内配制的三元复合驱模拟乳液的乳化和破乳情况。结果表明,弱碱Na_2CO_3浓度对模拟乳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影响最为明显,当Na_2CO_3、KPS和HPAM浓度均为400 mg/L时,油水界面张力从13.957 mN/m降至0.018 mN/m。表面活性剂KPS对模拟乳液的Zeta电位降低作用明显,当表面活性剂加量为600 mg/L时,乳液的Zeta电位从-31.5 mV降至-53.6 mV;聚合物HPAM对模拟乳液的黏度影响显著,而碱和表面活性剂对模拟乳液的黏度影响不明显。低的界面张力、强的负电性、高的乳化程度和大的水相黏度共同导致三元复合驱乳液稳定性增强。在三元复合驱乳液的破乳过程中,油水界面张力和Zeta电位均显著升高,且升高程度与破乳效果的好坏呈现正相关性。AR型破乳剂对新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驱采出液 稳定性 破乳 新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不同阶段采出液的性能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斯绍雄 王亮 +2 位作者 吴永花 李雯 乐江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5-160,共6页
为揭示超稠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采过程不同阶段采出液的性能特征,以新疆油田风城作业区重1井区SAGD循环前期、循环中后期和转抽三个阶段的采出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组成、乳液类型和稳定性,分析了稳定机理。结果表明,SAGD三... 为揭示超稠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采过程不同阶段采出液的性能特征,以新疆油田风城作业区重1井区SAGD循环前期、循环中后期和转抽三个阶段的采出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组成、乳液类型和稳定性,分析了稳定机理。结果表明,SAGD三阶段采出液均含有较高的沥青质和胶质成分,采出液以O/W型乳液为主,部分为W/O/W型复合乳液。随着SAGD的开采,三阶段采出液的含水率、含砂量和Zeta电位绝对值依次降低。室温下,采出液可以保持稳定,没有油水分离现象,仅形成富油层和富水层。随静置时间的延长,循环前期、循环中后期和转抽采出液的背散射光值(15数25 mm)分别由9%、21%和9.5%增至11%、26.5%和10%,内部颗粒粒径分别由18.9、62.2和169.1μm降至16.5、49.9和165.3μm。三阶段分散相粒子的平均迁移速率分别为1.59、1.56和1.55 mm/h。转抽采出液的稳定性指数最小、稳定性最好,循环前期采出液稳定性较差。循环前期采出液稳定机理以扩散双电层为主,转抽阶段采出液则以“沥青质膜”稳定乳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稠油 采出液 稳定机理 新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返排液中瓜胶浓度检测及分子结构解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斯绍雄 张珍珠 +3 位作者 王雨 郭进周 吴永花 宫兆波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120,共6页
压裂返排液中的主要成分是瓜胶,其有效含量的确定以及分子结构的变化对于返排液后续的处理具有指导作用。利用瓜胶的化学性质建立了采用蒽酮比色法检测返排液中瓜胶浓度的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为0.999 2,回收率在96.5%~101.1... 压裂返排液中的主要成分是瓜胶,其有效含量的确定以及分子结构的变化对于返排液后续的处理具有指导作用。利用瓜胶的化学性质建立了采用蒽酮比色法检测返排液中瓜胶浓度的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为0.999 2,回收率在96.5%~101.1%之间,方法重现性高,准确可靠。同时利用凝胶色谱(GPC)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的技术(LC/Q-TOF-MS)解析了压裂返排液中瓜胶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凝胶色谱测量瓜胶分子量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为0.995 5,玛湖地区使用的瓜胶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4万,随返排时间的增加返排液中大分子瓜胶显著减少,加入氧化破胶剂后瓜胶的B-O键优先断裂,瓜胶生成聚二醇络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瓜肢 含量 分子量变化 结构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采油污水的水质深化处理技术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雨 林莉莉 +3 位作者 斯绍雄 李莉 吐逊阿依 王华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6-361,共6页
为解决聚合物驱产出污水的重复利用和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时黏度损失率高的问题,考察了影响聚合物溶液的主要因素,合成了聚硅铝絮凝剂(PSi AS-1)并对其净水性能进行了评价,用OIL Scale Chem结垢预测软件模拟了净化水在地层条件下的结垢趋... 为解决聚合物驱产出污水的重复利用和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时黏度损失率高的问题,考察了影响聚合物溶液的主要因素,合成了聚硅铝絮凝剂(PSi AS-1)并对其净水性能进行了评价,用OIL Scale Chem结垢预测软件模拟了净化水在地层条件下的结垢趋势,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聚合物溶液中的微粒粒径。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中的Fe^(2+)、Ca^(2+)、Mg^(2+)、S^(2-)和悬浮物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较大,在污水配聚合物溶液时必须进行控制;配方为50 mg/L的PFS(聚铁助凝剂)+200 mg/L的PSi AS-1+8 mg/L助沉剂的水处理剂能降浊除钙,使经深化处理后的净化水中Ca^(2+)、Mg^(2+)离子和残余聚合物含量均大幅降低,不含还原性二价铁离子和硫化物,含油量和悬浮物含量均较低。该净化水中少量的聚集体微粒的平均粒径在100 nm以下,远小于地层孔隙直径,不会发生碳酸钙垢堵塞地层的情况,可满足污水配制驱油用聚合物溶液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采油污水 聚硅铝絮凝剂 黏损率 结垢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尔禾油田采出水中SRB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谭向东 严忠 +2 位作者 张蕾蕾 刘鹏飞 斯绍雄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6年第7期24-27,共4页
以新疆油田乌尔禾稀油污水处理站回注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单因子变量法,分别研究了温度、pH值、矿化度、常见离子(包括Mg^(2+)、Fe^(2+)、Fe^(3+)、Ca^(2+)、SO_4^(2-))浓度变化对SRB生长规律的影响。室内研究表明:油田回注水中SRB对... 以新疆油田乌尔禾稀油污水处理站回注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单因子变量法,分别研究了温度、pH值、矿化度、常见离子(包括Mg^(2+)、Fe^(2+)、Fe^(3+)、Ca^(2+)、SO_4^(2-))浓度变化对SRB生长规律的影响。室内研究表明:油田回注水中SRB对温度、pH值的适应范围较广,30℃是SRB的最佳生长温度,温度超过70℃时,SRB基本不能存活,其最佳生长的pH值为8.0;在实验浓度范围内,Mg^(2+)、SO_4^(2-)浓度的增加对SRB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较高浓度的Mg^(2+)、SO_4^(2-)对SRB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较高的矿化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SRB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回注水 硫酸盐还原菌 腐蚀 生长因子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