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中继全球电视信号传输的可能性
1
作者 文宇桥 黄丹 《中国新通信》 2009年第7期56-58,共3页
根据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的分析了现行电视信号传输系统存在的缺陷,以及无中继传输方式的优点、可行性、应用前景等。
关键词 信道 极低码率 音频压缩 视频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模型光散射的偏振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杜玲艳 詹旭 +2 位作者 雷跃荣 宋弘 文宇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6-469,475,共5页
偏振门技术已被广泛用来探测上皮生物组织的结构,但组织的光学参量如何影响入射光的偏振态这一问题尚未解决。结合斯托克斯测量系统模型和米氏散射理论,计算分析了散射体分别等效成直径为5.0、9.0μm球形粒子的散射光强分布及偏振度分布... 偏振门技术已被广泛用来探测上皮生物组织的结构,但组织的光学参量如何影响入射光的偏振态这一问题尚未解决。结合斯托克斯测量系统模型和米氏散射理论,计算分析了散射体分别等效成直径为5.0、9.0μm球形粒子的散射光强分布及偏振度分布,以及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入射时大小粒子后向散射光的偏振度光谱。结果表明:无论是小粒子还是大粒子,后向单次散射光均具有很高的偏振性,偏振度光谱对粒子尺寸的变化比较敏感,而当线偏振光入射时,随着粒子平均尺寸的增加,光谱振荡频率及偏振度都将增大。该方法对于早期癌症检测具有潜在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度 米氏理论 斯托克斯矢量 散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信号实时编码的采摘机器人避障控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将 文宇桥 詹旭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4-238,共5页
为了提高采摘机器人成功避障的性能,在采摘机器人机器视觉技术中引入了DSP实时编码技术,通过对成熟果蔬图像和视频的实时编码,获取果蔬位置和障碍物位置,达到成功避障的目的。根据机器人视频采集驱动的软件架构,对采集驱动进行了改造,... 为了提高采摘机器人成功避障的性能,在采摘机器人机器视觉技术中引入了DSP实时编码技术,通过对成熟果蔬图像和视频的实时编码,获取果蔬位置和障碍物位置,达到成功避障的目的。根据机器人视频采集驱动的软件架构,对采集驱动进行了改造,在不增加前端外设的前提下实现了主动降帧,并根据DSP芯片的特点,对实时编码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大大提高了高分辨率图像实时编码的速率。最后,对机器人的距离位置测量和避障功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发现:在1.20~2.00m的距离范围内,测量的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最大偏差不超过0.03m,6组避障测试中机器人成功避障的概率较高,其中最低也达到了97.28%,符合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实时编码 机器视觉 降帧处理 避障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序熵算法的麻醉深度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丹 文宇桥 +1 位作者 谭希 陈顺铃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9-435,共7页
为辅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麻醉深度状态的判断,设计了一种基于排序熵算法的麻醉深度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3个部分,前端脑电预处理电路、排序熵算法数据处理电路和人机交互软件。前端电路主要包括各类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排序熵... 为辅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麻醉深度状态的判断,设计了一种基于排序熵算法的麻醉深度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3个部分,前端脑电预处理电路、排序熵算法数据处理电路和人机交互软件。前端电路主要包括各类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排序熵算法数据处理是基于stm32单片机完成;人机交互软件主要用于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显示等工作,辅助医生对患者麻醉状况的判断。依据以上方案制作了检测系统,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测试,能完成相关数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麻醉深度 信号采集 排序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