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营销的正外部性市场失灵及其治理 被引量:34
1
作者 文启湘 胡芳肖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3年第7期39-42,共4页
本文认为,绿色消费的正外部性市场失灵使企业绿色营销缺乏广泛的消费群体支持;绿色营销的正外部性市场失灵也制约了企业的绿色营销行为;市场经济中政府在推进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方面的制度缺失,使企业和消费者之间难以形成绿色生产、消... 本文认为,绿色消费的正外部性市场失灵使企业绿色营销缺乏广泛的消费群体支持;绿色营销的正外部性市场失灵也制约了企业的绿色营销行为;市场经济中政府在推进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方面的制度缺失,使企业和消费者之间难以形成绿色生产、消费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制约我国企业绿色营销实践的深层原因。文章指出,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关键是治理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中的正外部性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使企业和消费者向绿色可持续的行为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消费 绿色营销 正外部性 市场失灵 绿色消费 绿色文化 政府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价格的我国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文启湘 赵杰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8-32,共5页
能源价格变动和经济增长变动对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能源价格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成本控制层面,更凸显了我国物流产业和物流企业... 能源价格变动和经济增长变动对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能源价格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成本控制层面,更凸显了我国物流产业和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结构性问题。近年来,能源价格在宽幅震荡中不断上涨,物流成本增加,效益下滑,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促进物流产业发展,提升我国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国家必须充分认识能源价格的影响,从政策导向、价格传导机制、结构优化等方面作出调整。一是实施鼓励节约能源的政策导向;二是形成合理的服务价格传导机制;三是促进物流企业之间的重组、兼并、合作,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四是形成物流企业集约、节能的发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价格 物流成本 物流产业 GDP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业规模结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文启湘 王增涛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2年第5期20-23,共4页
本文认为,规模结构的基本态势表现为:规模呈现小型化趋势、产业集中度偏低和不同规模企业各自功能被抹煞等三个方面。为使商业规模合理发展,就要打破所有制、地区和部门的限制,降低过高的地域市场进入壁垒;要组建区域性及全国性零售巨头... 本文认为,规模结构的基本态势表现为:规模呈现小型化趋势、产业集中度偏低和不同规模企业各自功能被抹煞等三个方面。为使商业规模合理发展,就要打破所有制、地区和部门的限制,降低过高的地域市场进入壁垒;要组建区域性及全国性零售巨头,适度提高行业进入壁垒;要使不同规模商业进行合理分工;要制定和完善商业产业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规模 商业企业 规模结构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住房信用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文启湘 张金梅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3年第12期36-40,共5页
本文认为,居民收入的不确定预期和房价过高导致消费倾向明显下降;住房供求结构失衡,抑制住房消费需求;金融创新不足,住房消费缺乏信用环境支持等是影响我国住房信用消费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文章提出了信用消费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研... 本文认为,居民收入的不确定预期和房价过高导致消费倾向明显下降;住房供求结构失衡,抑制住房消费需求;金融创新不足,住房消费缺乏信用环境支持等是影响我国住房信用消费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文章提出了信用消费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研究和调节住房消费心理,降低住房价格;调整住房消费信贷政策,扩大住房消费信贷的领域和群体;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规范的住房信贷制度。当前尤其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便为商业银行贷款提供准确依据,降低贷款风险,实现住房信用消费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信用消费 可持续发展 中国 居民收入 金融创新 住房信贷制度 经济增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规制理论的新探索——评《我国公用事业政府规制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文启湘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0-140,共1页
关键词 政府规制理论 公用事业 有效性 大学出版社 安徽财经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科技 系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经济学:从概念到科学 被引量:11
6
作者 冉净斐 文启湘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4年第5期20-23,共4页
在大流通时代,流通经济研究却出现了低潮,这是应该引起思考的。本文在甄别流通经济学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是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流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分为流通的基本假设、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流通产业结构研究、... 在大流通时代,流通经济研究却出现了低潮,这是应该引起思考的。本文在甄别流通经济学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是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流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分为流通的基本假设、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流通产业结构研究、流通产业政策研究、流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以及流通经济学专题等七大部分。文章提出,研究流通经济学首先要严格遵守形式逻辑内部一致的要求等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重视因果式、递推式的研究方法的运用,增加定量分析的比重,重视博弈论、计量经济学、系统经济学在流通经济学中的运用,使之真正成为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经济学 研究对象 学科体系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流互动与电子商务的发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慧芳 文启湘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2年第2期33-36,共4页
本文认为,电子商务是20世纪信息网络化的产物,也是21世纪全球商务发展的主流模式。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依赖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辩证统一,良性互动。但在我国电子商务活动中,信息流处于相对优势地位,而资金流和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削... 本文认为,电子商务是20世纪信息网络化的产物,也是21世纪全球商务发展的主流模式。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依赖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辩证统一,良性互动。但在我国电子商务活动中,信息流处于相对优势地位,而资金流和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削减了信息流的优势,是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障碍。我国电子商务要快速健康发展,一要加快信息化进程,二要解决“电子支付”问题,三要推进物流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信息流 资金流 物流 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企业培育顾客信任关系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桂林 文启湘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6-108,共3页
顾客对企业的信任缺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赢得顾客的信任是企业关系营销成功的核心问题。在西方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和阐述了企业培育顾客信任关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关系营销 顾客信任关系 中国 诚信原则 顾客导向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西部流通业须着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玻 文启湘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3年第2期13-15,共3页
实证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流通业增长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对西部地区流通业增长却缺乏显著性。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着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西部地区流通业。只有这样,才能缓解西部流通业发展中资本形成难的问题,解决西部流通业... 实证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流通业增长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对西部地区流通业增长却缺乏显著性。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着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西部地区流通业。只有这样,才能缓解西部流通业发展中资本形成难的问题,解决西部流通业现代化程度低,业态形式单一,流通业经营人才缺乏的问题,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通业对西部大开发向纵深发展形成制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流通业 直接投资 西部大开发 外商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消费向现代消费的转变
10
作者 贺光明 文启湘 《北方经济(内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8-59,共2页
一、传统消费及其特点 消费可以分为两类,即传统消费和现代消费,在人类发展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消费一直是传统消费,而迈向现代消费是人类近代史上的重大突破.下面主要从经济基础、供给状况、消费条件、法治情况以及文化环境等方面概括传... 一、传统消费及其特点 消费可以分为两类,即传统消费和现代消费,在人类发展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消费一直是传统消费,而迈向现代消费是人类近代史上的重大突破.下面主要从经济基础、供给状况、消费条件、法治情况以及文化环境等方面概括传统消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消费 现代消费 消费层次 消费心理 市场经济 消费结构 消费观念 消费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低水平过剩的短期因素分析
11
作者 文启湘 石奇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75期12-13,共2页
人们对形成当前低水平过剩局面的短期因素的认识可以集中概括为两种: 第一种认识,把低水平过剩的形成主要归因于经济运行的实体层面。这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逐步形成了高负债经营的格局,我国企业负债率平均高达70%~80... 人们对形成当前低水平过剩局面的短期因素的认识可以集中概括为两种: 第一种认识,把低水平过剩的形成主要归因于经济运行的实体层面。这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逐步形成了高负债经营的格局,我国企业负债率平均高达70%~80%。在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引诱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平过剩 短期因素 中央银行 短期分析 金融机构 高负债经营 体层 国债发行 机关事业单位 归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