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高原黄土的平均化学成分与地壳克拉克值的类比
被引量:
44
1
作者
文启忠
刁桂仪
+1 位作者
潘景瑜
吴明清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5-231,共7页
笔者对黄土高原的马兰黄土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共采集样品147块(最后组合成100块样品进行分析),对每个样品都分析了54种元素,并用质量加权法计算了黄土各元素的丰度值。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各地黄土的化学成分彼此十分类似,...
笔者对黄土高原的马兰黄土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共采集样品147块(最后组合成100块样品进行分析),对每个样品都分析了54种元素,并用质量加权法计算了黄土各元素的丰度值。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各地黄土的化学成分彼此十分类似,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特征。并且,黄土的平均化学成分十分接近现在使用的地壳克拉克值。因此,笔者认为,可以用黄土的平均化学成分来代表大陆上部地壳的平均化学组成。从理论上说,风成黄土的物源区很大,又是天然高度均匀混合,因而比前人的方法更合理,更具有代表性,更接近上部陆壳的真实情况。并且认为,这是研究地壳克拉克值的一条新途径,也是今后研究黄土地球化学的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的化学成分
地壳克拉克值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与古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及风化成土作用对其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孙继敏
文启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05-311,共7页
本文采用了七步连续萃取方法,研究了洛川黄土剖面黄土与古土壤中Fe、Cu、Zn、Co和Ni五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黄土与古土壤中上述元素主要存在于残余态和晶形、无定形氧化铁的结合态中,而且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u、...
本文采用了七步连续萃取方法,研究了洛川黄土剖面黄土与古土壤中Fe、Cu、Zn、Co和Ni五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黄土与古土壤中上述元素主要存在于残余态和晶形、无定形氧化铁的结合态中,而且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u、Zn、Ni与晶形氧化铁之间存在正相关;Cn、Co、Ni与无定形氧化铁之间存在正相关;黄土风化为古土壤后,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几乎全部释放,而晶形、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的重金属则相对积聚,其它形态变化不大。因而黄土风化为古土壤后,与晶形、无定形氧化铁结合的重金属含量增加是古土壤相对于黄土重金属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古土镶
重金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黄土的平均化学成分与地壳克拉克值的类比
被引量:
44
1
作者
文启忠
刁桂仪
潘景瑜
吴明清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5-23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笔者对黄土高原的马兰黄土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共采集样品147块(最后组合成100块样品进行分析),对每个样品都分析了54种元素,并用质量加权法计算了黄土各元素的丰度值。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各地黄土的化学成分彼此十分类似,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特征。并且,黄土的平均化学成分十分接近现在使用的地壳克拉克值。因此,笔者认为,可以用黄土的平均化学成分来代表大陆上部地壳的平均化学组成。从理论上说,风成黄土的物源区很大,又是天然高度均匀混合,因而比前人的方法更合理,更具有代表性,更接近上部陆壳的真实情况。并且认为,这是研究地壳克拉克值的一条新途径,也是今后研究黄土地球化学的一个新的方向。
关键词
黄土的化学成分
地壳克拉克值
黄土高原
Keywords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loess, Clark values of crust, Loess Plateau
分类号
P591.1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S15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与古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及风化成土作用对其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孙继敏
文启忠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05-31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采用了七步连续萃取方法,研究了洛川黄土剖面黄土与古土壤中Fe、Cu、Zn、Co和Ni五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黄土与古土壤中上述元素主要存在于残余态和晶形、无定形氧化铁的结合态中,而且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u、Zn、Ni与晶形氧化铁之间存在正相关;Cn、Co、Ni与无定形氧化铁之间存在正相关;黄土风化为古土壤后,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几乎全部释放,而晶形、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的重金属则相对积聚,其它形态变化不大。因而黄土风化为古土壤后,与晶形、无定形氧化铁结合的重金属含量增加是古土壤相对于黄土重金属增加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黄土
古土镶
重金属形态
Keywords
Loess paleosol,Fractions of heavy metals
分类号
S153.6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高原黄土的平均化学成分与地壳克拉克值的类比
文启忠
刁桂仪
潘景瑜
吴明清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土与古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及风化成土作用对其影响
孙继敏
文启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