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的内镜诊断及切除 被引量:7
1
作者 文卓夫 陈小良 +2 位作者 田虹 李建忠 郑丰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25-926,929,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的内镜诊断及治疗。方法对5例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进行常规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并行囊肿穿刺或囊肿套扎电凝切除术。结果超声内镜检查及用超声穿刺针活检可确定囊肿的诊断。套扎后再行电凝切除术可将囊肿较完...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的内镜诊断及治疗。方法对5例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进行常规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并行囊肿穿刺或囊肿套扎电凝切除术。结果超声内镜检查及用超声穿刺针活检可确定囊肿的诊断。套扎后再行电凝切除术可将囊肿较完整地切除,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内镜检查结合超声穿刺针活检对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诊断有重要意义,而套扎后再行电凝切除术是治疗十二指肠黏膜囊肿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 超声内镜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应用止血夹结合肾上腺素盐水注射治疗胃肠道出血 被引量:2
2
作者 文卓夫 陈小良 +2 位作者 李建忠 田虹 郑丰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合理应用止血夹结合肾上腺素盐水注射治疗胃肠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根据出血情况选用单用止血夹或止血夹结合注射治疗。共 4 5例胃肠道出血病人接受治疗。其中 35例单用止血夹 ,10例先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再用止血夹。结... 目的 探讨内镜下合理应用止血夹结合肾上腺素盐水注射治疗胃肠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根据出血情况选用单用止血夹或止血夹结合注射治疗。共 4 5例胃肠道出血病人接受治疗。其中 35例单用止血夹 ,10例先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再用止血夹。结果 单用止血夹即时止血率 94 .2 8% (33/35 ) ,加用注射治疗后总的即时止血率达 10 0 % (45 /45 )。再出血率 2 .2 % (1/45 )。结论 合理应用止血夹结合肾上腺素盐水注射是治疗胃肠道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出血 止血夹 肾上腺素盐水 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37
3
作者 钟英强 朱兆华 +2 位作者 陈为宪 王连源 文卓夫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7-8,共2页
研究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UC)的内镜特点 ,以及与主要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进的Baron关于UC内镜下活动分级标准对 70例UC患者进行分析 ,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其与主要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中 ,活动度为Ⅰ级占 1... 研究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UC)的内镜特点 ,以及与主要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进的Baron关于UC内镜下活动分级标准对 70例UC患者进行分析 ,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其与主要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中 ,活动度为Ⅰ级占 15 .7% ,Ⅱ级占 2 4.3% ,Ⅲ级占 12 .9% ,Ⅳ级占 47.1%。病变范围 :直肠占 12 .9% ,直肠乙状结肠占 34.3 % ,左半结肠占 2 2 .9% ,右半结肠占 2 .8% ,区域型占 2 .8% ,全结肠占 2 4.3 % ,发生左侧远端结肠者占 70 %。合并息肉为 2 2 .9% ,不典型增生为 7.1% ,直肠上段缩窄为 1.3% ,淋巴瘤为 1.3 %。结肠镜下活动度分级与临床活动指数AI(r=0 .37,P <0 .0 1) ,ESR(r=0 .2 7,P <0 .0 5 ) ,粘液血便的程度 (r=0 .32 ,P <0 .0 1)及次数 (r =0 .2 5 ,P <0 .0 5 )有一定的关联 ,与血红蛋白 (r =- 0 .2 1,P >0 .0 5 ) ,血浆白蛋白 (r =- 0 .2 3 ,P >0 .0 5 )无显著关系。结论 :活动期UC的内镜特点 :活动度以Ⅳ级和Ⅱ级为主 ,病变范围以左侧远端结肠直肠为主 ,息肉发生率为 2 2 .9% ,不典型增生为 7.1% ,内镜下UC的活动度与AI、ESR、粘液血便的程度及次数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内镜 临床表现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药物所致的上消化道溃疡的预防-Meta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毛苇 文卓夫 《循证医学》 CSCD 2004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衍生物、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在预防NSAIDS导致的上消化道毒性方面的效果。方法检索策略:根据Conchrane图书馆的标准,检索电子数据库MEDLINE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并查询近3年国内外重要消化病...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衍生物、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在预防NSAIDS导致的上消化道毒性方面的效果。方法检索策略:根据Conchrane图书馆的标准,检索电子数据库MEDLINE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并查询近3年国内外重要消化病学学术会议的论文集。选择标准:使用PA、PPI、H2RA预防服用NSAIDS导致的上消化道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收集到的分散型数据使用RevMan4.1软件进行统计,并同时统计它们的异质性。结果米索前列醇与安慰剂相比,能降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对危险分别为76%和62%。米索前列醇800ug/d对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减少的相对危险分别为87%和87%。低剂量米索前列醇降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对危险分别为70%和43%。PPI减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对危险分别为64%和81%。半量PPI减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对危险分别为71%和81%。标准剂量H2RA与安慰剂比较,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对危险为68%,但在预防发生胃溃疡发生的危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双倍剂量H2RA与安慰剂比较,减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对危险分别为54%和63%。结论800ug/d和低剂量的米索前列醇都能够预防NSAIDs所致的消化性溃疡。标准剂量的H2RA不应该用于预防NSAIDS的毒性作用。双倍剂量的H2RA和半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预防 RA NSAID 米索前列醇 安慰剂 统计 国内外 电子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术后良性胆道狭窄ERCP治疗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郑丰平 陶力 +2 位作者 王卫东 文卓夫 陈小良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38-1240,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胆道狭窄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3例术后良性胆道狭窄患者使用内镜行乳头肌切开、狭窄段扩张、鼻胆管引流、内支架等进行治疗。结果11例患者(84.6%)成功放置引流,其中1例早期导丝不能通过狭窄段,改经皮肝穿刺胆管扩张后再... 目的探讨术后胆道狭窄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3例术后良性胆道狭窄患者使用内镜行乳头肌切开、狭窄段扩张、鼻胆管引流、内支架等进行治疗。结果11例患者(84.6%)成功放置引流,其中1例早期导丝不能通过狭窄段,改经皮肝穿刺胆管扩张后再放置内支架成功;10例(76.9%)患者单纯使用内镜治疗治愈,均未见胆管狭窄复发,1例内支架尚未拔除。无内镜相关死亡。结论内镜治疗在术后胆道良性狭窄的患者中有效,其长期有效率与外科相当,因无相关死亡率,将成为其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狭窄 良性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