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壤农林间作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文化一 康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1期42-45,共4页
农林间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径流量89.7~219.5mm,占年降水量的9.1%~22.2%,增加土壤入渗量64.2~225.1mm,占年降水量的65.5%~22.7%。在林间农地上,土壤水分状况得到了改善,有利于滇中高原区旱季的小春生产。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红壤 林粮间作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农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文化一 马渭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48-54,共7页
在滇中高原红壤旱地上采用泡桐与粮经作物间作方式,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泡桐林带能将林间农地的风速削弱一半;日平均温度提高0.7~2.2℃;蒸发量降低39~61%;相对湿度提高3~9%.泡桐根系的活动及凋落物的分解,使... 在滇中高原红壤旱地上采用泡桐与粮经作物间作方式,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泡桐林带能将林间农地的风速削弱一半;日平均温度提高0.7~2.2℃;蒸发量降低39~61%;相对湿度提高3~9%.泡桐根系的活动及凋落物的分解,使土壤肥力有所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0.809%;N增加0.029%;P_20_5增加0.049%;K_2O增加0.064%;总孔隙度增加2.3~3.5%;容重减轻0.01~0.18g/cm^3.作物产量和品质也得到提高,平均每年每公顷旱地收入7500~10500元,是大面积平均收入的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林粮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测定仪——蒸渗仪
3
作者 文化一 马渭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9-74,共6页
自行设计的观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仪器—蒸渗仪,投资少,观测简单,使用方便,测定项目多,组合使用能测得多项水分参数及动态变化规律,同时,还可以及时了解土壤墒情。通过多年观测数据的总结分析,测得的各项水分参数规律性较强,经相关分... 自行设计的观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仪器—蒸渗仪,投资少,观测简单,使用方便,测定项目多,组合使用能测得多项水分参数及动态变化规律,同时,还可以及时了解土壤墒情。通过多年观测数据的总结分析,测得的各项水分参数规律性较强,经相关分析并与当地水文站多年资料比较,结果都很接近,证明该仪器精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土壤 水分 蒸渗仪 测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对玉米产量及红壤水肥条件的影响
4
作者 文化一 《云南农业科技》 1989年第4期14-15,共2页
云南的耕地以红壤为主,而红壤旱地通常水、肥条件均差。在耕地逐年减少,粮食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改良红壤,挖掘我省红壤旱地的生产潜力势在必行。我们于1983~1986年在陆良县选择半山区较瘦的红壤旱地进行试验,利用豆科绿肥的固氮及... 云南的耕地以红壤为主,而红壤旱地通常水、肥条件均差。在耕地逐年减少,粮食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改良红壤,挖掘我省红壤旱地的生产潜力势在必行。我们于1983~1986年在陆良县选择半山区较瘦的红壤旱地进行试验,利用豆科绿肥的固氮及改土作用和植物残体的腐解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土壤改良 绿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高原红壤旱地水分平衡定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马渭俊 文化一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25-334,共10页
本研究利用自制的蒸渗仪,在滇中高原通过三年(1983—1985)实地观测表明各项水分参数规律性较强,并经相关分析与附近流域水文站同期的多年资料比较,结果较接近。证明这套仪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度较高,观测项目多,投资少,具... 本研究利用自制的蒸渗仪,在滇中高原通过三年(1983—1985)实地观测表明各项水分参数规律性较强,并经相关分析与附近流域水文站同期的多年资料比较,结果较接近。证明这套仪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度较高,观测项目多,投资少,具有一定的创新与先进性。本研究应用农业覆盖技术,较合理利用了降水资源,调节了水分循环。本研究所取得的大量土壤水分平衡参数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本地区红壤改良、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旱地 水分 平衡定位 滇中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红壤区主要作物的灌溉定额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文化一 康世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75-79,共5页
以云南省陆良县大莫古3333hm2提灌工程设计中作物灌溉定额的确定为例,利用彭曼公式和计算机分析技术,计算出滇中红壤区几类主要作物的需水量、最佳耗水量和最佳经济灌溉定额。同时根据气候特点、作物生理特性及耗水规律确定灌... 以云南省陆良县大莫古3333hm2提灌工程设计中作物灌溉定额的确定为例,利用彭曼公式和计算机分析技术,计算出滇中红壤区几类主要作物的需水量、最佳耗水量和最佳经济灌溉定额。同时根据气候特点、作物生理特性及耗水规律确定灌溉定额分配及灌溉时机。为灌溉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作物 灌溉定额 红壤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