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联合局部亚低温与持续亚低温滴灌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文上康
李越
杨朔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4期1-4,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与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8例,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按不同辅助治疗方式随机分为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与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8例,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按不同辅助治疗方式随机分为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穿刺引流+局部亚低温)68例、穿刺引流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组(穿刺引流+持续亚低温滴灌)66例及对照组(单纯穿刺引流组)组74例。采用Scandinavian中风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法评估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30、60天的临床疗效,采用多田公式计算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的血肿大小。结果治疗7、14d后,与滴灌组和对照组比较,局部亚低温组SS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30、60d后,与滴灌组和对照组比较,局部亚低温组SSS评分也显著增高(P<0·05),滴灌组S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增高(P<0·05)。治疗3、7d后,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血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比较,穿刺引流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组血肿体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血肿的吸收。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而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在早期更快地促进血肿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穿刺引流
局部亚低温
亚低温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节苷脂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文上康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0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神经节苷脂与尼莫地平进行治疗...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0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神经节苷脂与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浓度(LPO)、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参照组的8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Barthel指数(73.23±6.67)分、GCS评分(13.56±2.74)分均高于参照组的(69.99±6.85)、(9.13±2.26)分,NIHSS评分(9.43±2.65)分低于参照组的(10.73±2.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TNF-α(85.35±3.65)ng/dl、IL-6(23.45±7.24)ng/L、hs-CRP(7.32±2.43)mg/L均低于参照组的(87.54±3.43)ng/dl、(27.54±7.43)ng/L、(9.13±2.4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MDA(3.27±0.56)μmol/L、LPO(26.15±4.87)μmol/L、MPO(70.25±5.57)mg/L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67±0.53)μmol/L、(28.36±4.36)μmol/L、(72.61±5.46)mg/L,SOD(76.58±4.38)U/L高于参照组的(74.27±4.61)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可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节苷脂
尼莫地平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究神经外科外伤性癫痫患者应用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文上康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7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应用对治疗神经外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6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联合用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应用对治疗神经外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6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联合用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脑电图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脑电图正常17例,出现慢波8例、尖波2例、尖慢波3例,脑电图正常率为56.67%(17/30);对照组中脑电图正常9例,出现慢波11例、尖波5例、尖慢波5例,脑电图正常率为30.00%(9/30)。研究组脑电图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药物联合治疗对提高神经外科外伤性癫痫患者临床整体疗效具有显著价值,显著改善脑部异常电位活动,对癫痫发作频率予以有效控制,使患者及早康复,进而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外伤性癫痫
药物联合治疗
应用效果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引流术的手术情况与术后恢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
6
4
作者
杨朔
文上康
+1 位作者
覃木秀
李越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手术情况与术后恢复效果。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微...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手术情况与术后恢复效果。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微创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时长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9.58±7.54)min、(13.8±2.1)d,对照组分别为(125.28±9.41)min、(19.5±3.5)d,观察组手术总时长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状况,提升患者恢复速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锥颅
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手术情况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联合局部亚低温与持续亚低温滴灌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文上康
李越
杨朔
机构
吴川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4期1-4,共4页
文摘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与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8例,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按不同辅助治疗方式随机分为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穿刺引流+局部亚低温)68例、穿刺引流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组(穿刺引流+持续亚低温滴灌)66例及对照组(单纯穿刺引流组)组74例。采用Scandinavian中风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法评估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30、60天的临床疗效,采用多田公式计算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的血肿大小。结果治疗7、14d后,与滴灌组和对照组比较,局部亚低温组SS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30、60d后,与滴灌组和对照组比较,局部亚低温组SSS评分也显著增高(P<0·05),滴灌组S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增高(P<0·05)。治疗3、7d后,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血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比较,穿刺引流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组血肿体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血肿的吸收。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而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在早期更快地促进血肿的吸收。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穿刺引流
局部亚低温
亚低温滴灌
Keywords
Hypertension induced cerebral hemorrhage
Micro invasives evacuation hematorna
Burr hole drainage
local mild hypothermia therapy
Continuous perfusion of hypothermic liquids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节苷脂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文上康
机构
广东省吴川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6期25-2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0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神经节苷脂与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浓度(LPO)、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参照组的8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Barthel指数(73.23±6.67)分、GCS评分(13.56±2.74)分均高于参照组的(69.99±6.85)、(9.13±2.26)分,NIHSS评分(9.43±2.65)分低于参照组的(10.73±2.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TNF-α(85.35±3.65)ng/dl、IL-6(23.45±7.24)ng/L、hs-CRP(7.32±2.43)mg/L均低于参照组的(87.54±3.43)ng/dl、(27.54±7.43)ng/L、(9.13±2.4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MDA(3.27±0.56)μmol/L、LPO(26.15±4.87)μmol/L、MPO(70.25±5.57)mg/L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67±0.53)μmol/L、(28.36±4.36)μmol/L、(72.61±5.46)mg/L,SOD(76.58±4.38)U/L高于参照组的(74.27±4.61)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可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节苷脂
尼莫地平
神经功能
Keywords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Ganglioside
Nimodipine
Neurological function
分类号
R743.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神经外科外伤性癫痫患者应用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文上康
机构
广东省吴川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7期128-131,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应用对治疗神经外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6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联合用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脑电图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脑电图正常17例,出现慢波8例、尖波2例、尖慢波3例,脑电图正常率为56.67%(17/30);对照组中脑电图正常9例,出现慢波11例、尖波5例、尖慢波5例,脑电图正常率为30.00%(9/30)。研究组脑电图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药物联合治疗对提高神经外科外伤性癫痫患者临床整体疗效具有显著价值,显著改善脑部异常电位活动,对癫痫发作频率予以有效控制,使患者及早康复,进而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外伤性癫痫
药物联合治疗
应用效果
脑电图
Keywords
Neurosurgery
Traumatic epilepsy
Drug combination therapy
Application effect
Electroencephalogram
分类号
R742.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引流术的手术情况与术后恢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
6
4
作者
杨朔
文上康
覃木秀
李越
机构
吴川市人民医院颅脑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44-46,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手术情况与术后恢复效果。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微创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时长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9.58±7.54)min、(13.8±2.1)d,对照组分别为(125.28±9.41)min、(19.5±3.5)d,观察组手术总时长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状况,提升患者恢复速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锥颅
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手术情况
临床疗效
Keywords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inimally invasive cone intracranial
Intracerebral hematoma puncture drainage
Operation situation
Clinical effect
分类号
R651.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联合局部亚低温与持续亚低温滴灌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文上康
李越
杨朔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神经节苷脂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文上康
《中国实用医药》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研究神经外科外伤性癫痫患者应用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文上康
《中国实用医药》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引流术的手术情况与术后恢复效果观察
杨朔
文上康
覃木秀
李越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