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稠油油藏废弃产量界限的确定 被引量:3
1
作者 支印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3-15,共3页
针对杜229断块超稠油油藏开采效果逐渐变差的趋势,通过生产规律分析和推算,提出了合理的废弃产量界限,从而为该区块超稠油的合理开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废弃产量 界限 确定 杜229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水泥环-地层耦合系统热应力理论解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静 林承焰 +2 位作者 杨少春 支印民 陈绍维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9,共7页
根据弹性力学和热力学理论,推导了套管-水泥环-地层耦合系统的热应力和热位移理论计算公式,分析了系统热应力和热位移径向分布规律,以及套管温升、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壁厚、水泥环与地层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对套管热应力和热位... 根据弹性力学和热力学理论,推导了套管-水泥环-地层耦合系统的热应力和热位移理论计算公式,分析了系统热应力和热位移径向分布规律,以及套管温升、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壁厚、水泥环与地层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对套管热应力和热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离套管中心径向距离的增加,径向热位移和热应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分别位于地层和套管外壁,而套管上Von Mises应力值迅速下降,最大值位于套管内壁;随着套管温升和套管、水泥环、地层弹性模量与热膨胀系数的增加,套管内壁Von Mises应力和外壁径向压力增大,其中套管参数变化对计算结果影响更明显。在进行稠油热采井套管抗挤毁强度计算时,应考虑热膨胀在套管外壁产生的径向压应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力 耦合系统 理论解 热采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229块超稠油油藏二次开发潜力研究及认识 被引量:26
3
作者 周大胜 胡新正 +2 位作者 孟强 支印民 张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5-39,共5页
针对杜229块蒸汽吞吐开发后期暴露出的采油速度低、吞吐效果差、北部低效区储量有效动用难、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等一系列开发矛盾,运用精细油藏管理理念,进行了精细油藏地质研究、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和二次开发部署研究;并利用井... 针对杜229块蒸汽吞吐开发后期暴露出的采油速度低、吞吐效果差、北部低效区储量有效动用难、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等一系列开发矛盾,运用精细油藏管理理念,进行了精细油藏地质研究、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和二次开发部署研究;并利用井间加密水平井、SAGD、蒸汽驱等二次开发技术进行了二次开发先导试验井组的试采,达到提高最终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延缓递减、实现区块稳产的目的。对区块下步转换开发方式及稳产起到了保障作用,对同类型油藏的二次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二次开发 精细地质研究 剩余油分布研究:杜229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开发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于天忠 张建国 +3 位作者 叶双江 黄博 周元龙 支印民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6期114-119,共6页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原油黏度大,采用直井蒸汽吞吐开采,蒸汽波及半径小,周期产油量低,日产油水平低,产量递减快,井间剩余油得不到有效动用。通过开展超稠油水平井热采技术研究,对水平井部署方式、吞吐注采参数及提高采收率的...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原油黏度大,采用直井蒸汽吞吐开采,蒸汽波及半径小,周期产油量低,日产油水平低,产量递减快,井间剩余油得不到有效动用。通过开展超稠油水平井热采技术研究,对水平井部署方式、吞吐注采参数及提高采收率的SAGD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证,明确了水平井开采技术能够缓解油田开发层间、层内和平面上的三大矛盾,是一项非常有潜力、有优势的新技术。水平井吞吐及SAGD技术的应用,使该区块成功地实现了二次开发,油藏开发效果较用直井开发有较大改善。水平井技术已成为提高区块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水平井 蒸汽吞吐 部署方式 注采参数优化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一区兴隆台油层超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包连纯 支印民 +1 位作者 段宪余 杨立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3,55,共4页
方法 综合应用钻井、录井、地球物理测井、地球物理勘探、试油、采油等资料及实验研究技术和方法 ,对曙一区兴隆台油层超稠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目的 为超稠油的开发提供有力的地质依据。结果 该油层单层厚度大 ,油源丰富 ,后... 方法 综合应用钻井、录井、地球物理测井、地球物理勘探、试油、采油等资料及实验研究技术和方法 ,对曙一区兴隆台油层超稠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目的 为超稠油的开发提供有力的地质依据。结果 该油层单层厚度大 ,油源丰富 ,后期的构造运动使原油发生稠变 ,形成了超稠油油藏。结论 该油层为一个 SE向倾斜的单斜构造 ,油层发育 ;储层具高孔、高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 ,原油密度大、粘度高 ,属超稠油油藏。开采该油藏需通过升温、降粘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地质特征 成藏条件 稠变作用 辽河油区 兴隆台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水平井分层开发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大胜 支印民 +2 位作者 尹志成 孟强 李玉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9-92,155,共4页
针对超稠油油藏互层状油层井间、层间潜力无法有效动用的问题,运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方法,开展超稠油水平井分层开发技术研究。利用水平井加密挖潜手段,由以前的分层系开发改为目前的分层开发;针对不同油层条件,建立井位部署经济技术界限... 针对超稠油油藏互层状油层井间、层间潜力无法有效动用的问题,运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方法,开展超稠油水平井分层开发技术研究。利用水平井加密挖潜手段,由以前的分层系开发改为目前的分层开发;针对不同油层条件,建立井位部署经济技术界限,进行分层整体规划部署,达到了超稠油持续高效开发的目的。实现部署水平井84口,增加可采储量158.4×104t,对其他同类型油藏开发也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水平井 分层开发 经济技术界限 曙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水平裂缝辅助重力泄油蒸汽吞吐开采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由世江 周大胜 +2 位作者 孟强 宋明会 支印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41-44,59,共5页
方法 在水平裂缝辅助蒸汽驱室内物模和数模实验的基础上 ,对杜 84- 6 9- 6 9井组开展水平裂缝辅助蒸汽驱现场先导试验。目的 寻找能够有效提高曙一区超稠油采收率的开发方式。结果 物模实验预测蒸汽体积波及系数最高可达 90 %以上 ,... 方法 在水平裂缝辅助蒸汽驱室内物模和数模实验的基础上 ,对杜 84- 6 9- 6 9井组开展水平裂缝辅助蒸汽驱现场先导试验。目的 寻找能够有效提高曙一区超稠油采收率的开发方式。结果 物模实验预测蒸汽体积波及系数最高可达 90 %以上 ,最终采收率为 70 %~ 80 % ;数模实验预测杜 84- 6 9- 6 9井组水平裂缝辅助蒸汽驱最终采收率为 5 0 .4% ,油汽比为 0 .2 3;根据室内研究的先导实验设计方案 ,现场已完成压裂、裂缝注汽吞吐预热阶段 ,待转驱。结论 水平裂缝辅助蒸汽驱对开采超稠油是合适的 ,与蒸汽吞吐及常规蒸汽驱相比具有蒸汽腔发育充分、蒸汽波及系数大、最终采收率高等显著优点。应加快现场实施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水平裂缝 蒸汽驱 物模实验 数模实验 现场先导试验 辽河油区 曙一区 杜84-69-69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84块馆陶油藏SAGD高产水平井部署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任宝铭 李玉君 +1 位作者 孟强 支印民 《中外能源》 CAS 2016年第4期65-68,共4页
曙一区杜84块馆陶油藏类型为块状巨厚边、顶底水超稠油油藏,油藏早期采用吞吐开发方式生产。为提高油藏采收率,油藏主体部分已经在2009年全部转入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方式。为进一步提高油藏动用程度,决定在油藏边部区域部署水... 曙一区杜84块馆陶油藏类型为块状巨厚边、顶底水超稠油油藏,油藏早期采用吞吐开发方式生产。为提高油藏采收率,油藏主体部分已经在2009年全部转入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方式。为进一步提高油藏动用程度,决定在油藏边部区域部署水平井进行SAGD开发。通过精细油藏地质研究,确定水平井部署位置;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确定安全避水界限至少要100m;通过优化设计水平段长度,水平段位置,优化布井方式及钻完井工艺的设计,保证SAGD油井高产。最终在馆陶边部部署一个直平组合SAGD井组和一个双水平井SAGD。杜84-馆H62直平组合井组于2014年10月率先完钻,经过吞吐预热6个月转SAGD方式生产,吞吐预热及SAGD期间均保持较好的生产效果,SAGD生产期间日产液达到500t/d,日产油120t/d,瞬时油汽比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SAGD 数值模拟 布井方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辅助超稠油蒸汽吞吐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任宝铭 李玉君 +1 位作者 支印民 王国栋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6年第1期75-77,共3页
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主要采用蒸汽吞吐开采方式进行开发,油井经过高轮吞吐后,生产效果逐渐变差,周期产油、油汽比、日产能力等主要生产参数均降至较低水平。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进行CO_2辅助吞吐技术机理研究。通过研究,CO_2辅助蒸汽... 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主要采用蒸汽吞吐开采方式进行开发,油井经过高轮吞吐后,生产效果逐渐变差,周期产油、油汽比、日产能力等主要生产参数均降至较低水平。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进行CO_2辅助吞吐技术机理研究。通过研究,CO_2辅助蒸汽吞吐开采超稠油工艺技术机理主要有四点:1.注汽时提升地层压力,生产时有利于液体反排;2.增大蒸汽波及体积,均匀动用油藏。3.提升蒸汽热效率。4.气体溶于原油形成泡沫油,降低原油粘度。根据油藏特征优选实施井组,通过经验公式优化设计注汽量。实施结果表明,CO_2辅助超稠油蒸汽吞吐可以加快采油速度,提高采收率,是开采超稠油经济有效的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二氧化碳 压力 波及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