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27
1
作者 操小兰 文丝莹 +1 位作者 刘剑波 卢建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19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2 2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网络成瘾量表...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2 2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网络成瘾量表(IAT)进行调查。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学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230(10.9%)名中学生曾有过NSSI行为,其中男生111人,女生119人;初中生108人,高中生122人。男生和女生(10.3%vs.11.6%)、初中生和高中生(11.1%vs.10.8%)之间NSSI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情绪(OR=2.58)、网络成瘾(OR=1.65)及受校园欺凌(OR=2.25)是中学生发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中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较高,抑郁情绪、受校园欺凌和网络成瘾可能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中学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人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首次发病前吸烟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徐艳敏 钟宝亮 +3 位作者 李艳 操小兰 柳小波 李赋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华人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首次精神病发作前的吸烟率(病前吸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期刊网、台湾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PsycINFO,查找华人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病前吸烟率的原始文献,检... 目的系统评价华人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首次精神病发作前的吸烟率(病前吸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期刊网、台湾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PsycINFO,查找华人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病前吸烟率的原始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2月25日。由两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 3.1.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7项研究(2 445例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纳入分析,所有研究均为低质量。华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合并病前吸烟率为72.0%(95%CI:61.0%~86.8%,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近年发表(2012年-2016年)文献的病前吸烟率高于早年发表(2002年-2011年)文献(83.0%vs.61.0%,P=0.0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吸烟率高于非首发患者(88.0%vs.67.0%,P=0.047)。结论大多数华人吸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行为发生在首次精神疾病发作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 吸烟 精神分裂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休克治疗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激越症状: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英文) 被引量:7
3
作者 顾小静 郑伟 +7 位作者 郭彤 Gabor S.Ungvari Helen F.K.CHiu 操小兰 CarlD'Arcy 孟祥飞 宁玉萍 项玉涛 《上海精神医学》 CSCD 2017年第1期1-14,共14页
背景:躁动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是一个重大挑战。电休克疗法(ECT)对各种精神疾病是一种快速、有效、和安全的治疗,但ECT对精神分裂症的躁动治疗的相关meta分析还尚未报道。目标:系统地评估单一使用ECT或ECT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APs)... 背景:躁动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是一个重大挑战。电休克疗法(ECT)对各种精神疾病是一种快速、有效、和安全的治疗,但ECT对精神分裂症的躁动治疗的相关meta分析还尚未报道。目标:系统地评估单一使用ECT或ECT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APs)的对精神分裂症的躁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进行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文献搜索。两名独立评估者筛选研究、提取结果数据与现有数据的安全性、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合成。采用建议、评估、开发、和评价的工作组等级(GRADE)来判断主要成果的证据的总体水平。结果:一共确定了中国有七个RCTs,包括ECT单一使用(4个RCTs有5个治疗组,n=240)和ECT-APs合并使用(3个RCTs,n=240)。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4.3(4.5)岁,平均治疗时间为4.3(3.1)周。所有7个RCTs非盲法,并且根据Jadad量表7项RCTs均被评为低质量。样本的Meta分析发现与APs单一治疗相比,单一使用ECT或ECT-APs合并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躁动子因子评分改善均无显著性差异(ECT单一使用: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0.90,95%confidence interval(CI):(-2.91,1.11),p=0.38;ECT-APs合并使用:WMD=-1.34,(95%CI:-4.07,1.39),p=0.33)。然而,PANSS总分(WMD=-7.13,I^2=0%,p=0.004)和兴奋子因子评分(WMD=-1.97,p<0.0001)、ECT治疗14天后的PANSS总分(WMD=-7.13,I^2=0%,p=0.004)和第7天和第14天的兴奋子因子评分(WMD=-1.97to-1.92,p=0.002 to 0.0001)均显示单一使用ECT优于APs单一治疗。ECT-APs合并治疗结束时(WMD=-10.40,p=0.03)和治疗后7天(WMD=-5.01,p=0.02)的PANSS总分显示均优于APs单药治疗。头痛(p=0.0001,number-needed-to-harm(NNH)=3,95%CI=2-4)是唯一的ECT单一治疗后不良反应,并且ECT单一治疗组比APs单药治疗发生的更频繁。根据GRADE方法,主要结果的证据水平被评为"非常低"(37.5%)和"低"(50%)。结论:基于中国7个RCTs合并的数据发现ECT单一治疗或ECT-APs合并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躁动治疗中并没有优势。然而,ECT单一治疗或ECT-APs合并治疗均与PANSS总分减低显著有关。需要高质量的RCTs验证目前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休克治疗 躁动 精神分裂症 头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接受治疗的海洛因依赖患者中反社会人格障碍患病率的荟萃分析(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钟宝亮 项玉涛 +3 位作者 操小兰 李艳 朱军红 赵凤琴 《上海精神医学》 2014年第5期259-271,共13页
背景:西方国家的研究持续报道海洛因成瘾者共患反社会人格障碍(Anit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的比率很高,但中国海洛因成瘾者共患ASPD的报道比率变异很大,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临床医生在治疗物质滥用问题时没有考虑人格问... 背景:西方国家的研究持续报道海洛因成瘾者共患反社会人格障碍(Anit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的比率很高,但中国海洛因成瘾者共患ASPD的报道比率变异很大,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临床医生在治疗物质滥用问题时没有考虑人格问题。这份报告对评估中国海洛因依赖患者共患ASPD比率的研究做了系统分析。方法:我们检索了中国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台湾电子期刊服务网)和西方数据库(PubMed和EMBASE)的相关研究。两位作者独立检索文献,确定符合预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用于分析的数据。使用StatsDirect 3.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检索到15项符合条件的研究,共有3692例海洛因依赖患者。其中仅有2项高质量研究。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康复中心或医院进行的。在这些患者中合并ASPD终生患病率为30%(95%CI:23~38%),但这些研究结果的异质性很大(I2=95%,p&lt;0.001)。 男性患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44%比21%),注射吸毒患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烫吸的患者(44%比27%)。研究方法较严谨的报道的海洛因依赖者ASPD患病率较高。 结论:虽然现有的有关中国接受治疗的海洛因依赖患者共患ASPD的文献存在较大的方法学问题,但据我们的分析,估计这些患者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符合ASPD诊断标准的。进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是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比较伴ASPD患者与不伴ASPD患者的发病机制、治疗效果和复吸情况,制定出适合这个治疗相对困难的海洛因依赖患者亚群的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海洛因依赖 患病率 荟萃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