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γ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天睿 撒亚莲 +3 位作者 杨丹 王艳飞 梅芬 王金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15-61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2109A/G和+874A/T位点基因多态性是否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及其斑块稳定性。方法选择204例住院患者,将AS斑块不稳定患者109例为观察组和无斑块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目的初步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2109A/G和+874A/T位点基因多态性是否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及其斑块稳定性。方法选择204例住院患者,将AS斑块不稳定患者109例为观察组和无斑块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患者95例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浆IFNγ水平,并通过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IFNγ+2109基因表达,通过序列特异性引物引导的PCR反应技术检测IFNγ+874基因表达,采用DNAStar、GeneTool软件分析测序结果。结果观察组IFNγ+2109位点AA、AG、GG型基因为46.79%、44.04%、9.17%,对照组分别为43.16%、43.16%、13.68%(P=0.585),观察组等位基因频率A、G为68.81%、31.19%,对照组为64.74%、35.26%(P=0.383);观察组IFNγ+874A/T位点AA、AT、TT型基因为48.62%、41.28%、10.10%,对照组分别为46.32%、50.53%、3.15%(P=0.102),观察组等位基因频率A、T分别为69.27%、30.73%,对照组为71.58%、28.42%(P=0.610)。观察组血浆IFNγ为(4.60±1.91)μg/L,对照组为(4.88±2.10)μg/L(P=0.318)。结论 IFNγ的基因多态性不能作为AS斑块稳定性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Ⅱ型 动脉粥样硬化 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蛋白1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p53、p21^(waf1/cip)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邹云 张进萍 +4 位作者 高建梅 撒亚莲 杨慧 李英 严新民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6期11-13,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表达与p53及p21waf1/cip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不同病理组织分化结直肠癌标本IFI16、p53、p21waf1/cip的蛋白表达,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及其表达间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表达与p53及p21waf1/cip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不同病理组织分化结直肠癌标本IFI16、p53、p21waf1/cip的蛋白表达,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及其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在结直肠癌细胞中IFI16除呈现胞核表达外,尚存在胞质的异位表达。IFI16的表达与p21waf1/cip表达呈正相关(r=0.365,P<0.01),而异位的IFI16与p21waf1/cip表达呈负相关(r=-0.298,P<0.05);IFI16的表达与p53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0.056,P>0.05)。结论 IFI16可能通过细胞表达及定位调控p21waf1/cip及其下游路径激活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干扰素诱导蛋白16 P53 p21waf1/c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丸与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药物联用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幸 欧阳兵 +4 位作者 冷艳朵 撒亚莲 胡长缨 王璐 陈洁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3期511-514,共4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结核丸与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药物联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的疗效。方法:复治涂阳的373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8例)和治疗组(19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对... 目的:分析和评价结核丸与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药物联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的疗效。方法:复治涂阳的373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8例)和治疗组(19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和利福喷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结核丸治疗12月。结果:治疗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13例,最终对照组实际完成175例,治疗组实际完成185例;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的痰菌阴转率为78.38%高于对照组为55.43%(P<0.05);治疗组患者病灶吸收有效率为78.38%和空洞闭合有效率为83.24%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丸与左氧氟沙星等二线抗痨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有利于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并且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结核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服务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幸 孙辉 +5 位作者 胡长缨 王璐 欧阳兵 杜映荣 撒亚莲 陈洁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2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医院结核一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药学服务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药学服务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医院结核一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药学服务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药学服务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饮食情况、传播途径和定期复查等方面进行个体化药学服务。结果:药学服务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为64.00%(P<0.05);两组患者不依从性原因比较中,缺乏治疗的指导和疗程太长两个因素,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采用个体化药学服务,可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药学服务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GATA-4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敏 王梓豪 +3 位作者 严丹 谢巧丽 撒亚莲 贺继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78-683,共6页
目的过表达GATA-4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外泌体(BMSCGATA-4-外泌体)可以促进B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但其分子机制不详。文章探讨过表达BMSCGATA-4-外泌体通过miRNA-673-5p/Tsc-1分子轴促进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将BM... 目的过表达GATA-4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外泌体(BMSCGATA-4-外泌体)可以促进B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但其分子机制不详。文章探讨过表达BMSCGATA-4-外泌体通过miRNA-673-5p/Tsc-1分子轴促进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将BMSC-外泌体、BMSC空载体-外泌体、BMSCGATA-4-外泌体、BMSCmiR-673-5p-mimic-外泌体、BMSCmiR-673-5p-inhibitor-外泌体小鼠建模后48 h经尾静脉注入,分别作为BMSC组、空载体组、GATA-4组、模拟组、抑制组,每组3只;另设置梗死未处理组(建模,未给予任何exosome处理)及正常组(不建模)作为对照,各3只。采用心脏彩超检测各组心功能。采用RT-PCR检测梗死后心肌细胞内miRNA-673-5p表达。同时提取相同梗死部位心肌组织,采用RT-PCR检测心肌α-actin、CX43、Desmin、cTnT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iRNA-673-5p对应靶基因Tsc-1、Erk1/2及Mef2c蛋白表达。结果GATA-4组、模拟组心功能较BMSC组和空载体组改善(P<0.05);与GATA-4组比,模拟组改善、抑制组恶化(P<0.05)。GATA-4组、模拟组miRNA-673-5p表达较BMSC组和空载体组增多(P<0.05);与GATA-4组miRNA-673-5p表达比较,模拟组增多,抑制组减少(P<0.05);与BMSC组比较,GATA-4组、模拟组增多(P<0.05);与正常组比较,梗死未处理组心肌细胞内Tsc-1的表达增多,GATA-4组和模拟组Tsc-1、Erk1/2、Mef2c表达均减少(P<0.05);BMSC组、空载体组、GATA-4组、模拟组、抑制组心肌细胞内Tsc-1表达(0.82±0.03、0.80±0.06、0.60±0.07、0.47±0.05、0.86±0.06)较梗死未处理组(1.10±0.06)减少(P<0.05);BMSC组、空载体组、GATA-4组、模拟组、抑制组心肌细胞内Erk1/2表达(1.02±0.07、0.99±0.07、0.77±0.14、0.63±0.21、1.06±0.08)较梗死未处理组(1.31±0.15)减少(P<0.05);BMSC组、空载体组、GATA-4组、模拟组、抑制组心肌细胞内Mef2c表达(0.87±0.08、0.86±0.05、0.72±0.10、0.62±0.09、0.91±0.16)较梗死未处理组(1.12±0.09)减少(P<0.05);与BMSC组比,GATA-4组Tsc-1和Erk1/2以及模拟组中Tsc-1、Erk1/2、Mef2c表达均减少(P<0.05);GATA-4组Tsc-1和模拟组中Tsc-1、Erk1/2、Mef2c表达均较空载体组减少(P<0.05);与GATA-4组比,模拟组中Tsc-1的表达减少,抑制组心肌细胞内Tsc-1、Erk1/2、Mef2c表达增多(P<0.05)。抑制组心肌细胞内Tsc-1的表达较模拟组增多(P<0.05)。结论过表达BMSCGATA-4-外泌体通过miRNA-673-5p抑制Tsc-1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673-5p Tsc-1蛋白 GATA-4 外泌体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内脂滴在病原体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曾泽群 撒亚莲 吕梁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先天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体系。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细胞之一,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脂滴(LDs)是一种由单层磷脂膜构成的储脂细胞器,具有调控脂质代谢、能量稳... 先天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体系。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细胞之一,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脂滴(LDs)是一种由单层磷脂膜构成的储脂细胞器,具有调控脂质代谢、能量稳态、合成和释放炎症介质以及介导免疫应答等功能。在一些病原体感染活化的巨噬细胞内经常观察到LDs累积现象,一方面LDs能够通过上调表面的抗微生物蛋白和肽类、合成脂类炎症介质等方式参与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另一方面某些病原体也可靶向LDs获取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复制场所。考虑到目前抗菌药物耐药形势严峻,调控LDs的先天免疫有可能成为抗感染治疗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感染 脂滴 巨噬细胞 先天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