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七七事变”与美国远东政策
被引量:
1
1
作者
揭书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76-80,共5页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芦沟桥一手制造“七七事变”,拉开了全面侵华的黑幕。“七七事变”使远东形势更为险恶,也使世界风云更为紧急。对此,在远东和世界有着重要利益的美国作何反应呢? “七七事变”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芦沟桥一手制造“七七事变”,拉开了全面侵华的黑幕。“七七事变”使远东形势更为险恶,也使世界风云更为紧急。对此,在远东和世界有着重要利益的美国作何反应呢? “七七事变”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和发展。“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日本的侵华行径采取的是不承认主义,即表示不承认日本侵华的既成事实。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丝毫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合法条约之权利,也不拟过问任何解决事件之方法,但此项方法不得破坏美国在中国的利益。美国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持明显的妥协态度。只要日本不损害美国的利益,换言之,只要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不受干扰,美国对日本攫取东北并无从中作梗之意。美国的不承认主义所不承认的,只是对美国利益的损害、对门户开放原则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
罗斯福
不承认主义
日本侵华
美国政府
孤立主义者
中立法
日本侵略
开放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20—1925年英国对法国政策浅析
2
作者
揭书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59-64,45,共7页
1920年至1925年的英法关系不失为两次大战间欧洲外交舞台上的重要内容。其中,“扶德抑法”是英国维持欧洲均势的重要政策。然而,英国何时开始有效地执行这一政策,原因何在,学术界尚无多少研究。探讨这一课题不仅可以了解此时期英国欧洲...
1920年至1925年的英法关系不失为两次大战间欧洲外交舞台上的重要内容。其中,“扶德抑法”是英国维持欧洲均势的重要政策。然而,英国何时开始有效地执行这一政策,原因何在,学术界尚无多少研究。探讨这一课题不仅可以了解此时期英国欧洲均势外交的特点,而且对于明确20年代前半期英国对法政策对以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也颇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英国外交
欧洲均势
扶德抑法
德国问题
政策
欧洲外交
土耳其
鲁尔危机
协约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1945—1950年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3
作者
揭书安
顾莹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54-58,共5页
1945年至195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同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出发点的矛盾日趋尖锐,使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从而逼迫美国外交政策的决策者作出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外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七事变”与美国远东政策
被引量:
1
1
作者
揭书安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76-80,共5页
文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芦沟桥一手制造“七七事变”,拉开了全面侵华的黑幕。“七七事变”使远东形势更为险恶,也使世界风云更为紧急。对此,在远东和世界有着重要利益的美国作何反应呢? “七七事变”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和发展。“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日本的侵华行径采取的是不承认主义,即表示不承认日本侵华的既成事实。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丝毫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合法条约之权利,也不拟过问任何解决事件之方法,但此项方法不得破坏美国在中国的利益。美国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持明显的妥协态度。只要日本不损害美国的利益,换言之,只要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不受干扰,美国对日本攫取东北并无从中作梗之意。美国的不承认主义所不承认的,只是对美国利益的损害、对门户开放原则的破坏。
关键词
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
罗斯福
不承认主义
日本侵华
美国政府
孤立主义者
中立法
日本侵略
开放原则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20—1925年英国对法国政策浅析
2
作者
揭书安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59-64,45,共7页
文摘
1920年至1925年的英法关系不失为两次大战间欧洲外交舞台上的重要内容。其中,“扶德抑法”是英国维持欧洲均势的重要政策。然而,英国何时开始有效地执行这一政策,原因何在,学术界尚无多少研究。探讨这一课题不仅可以了解此时期英国欧洲均势外交的特点,而且对于明确20年代前半期英国对法政策对以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也颇有裨益。
关键词
法国
英国外交
欧洲均势
扶德抑法
德国问题
政策
欧洲外交
土耳其
鲁尔危机
协约国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1945—1950年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3
作者
揭书安
顾莹惠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54-58,共5页
文摘
1945年至195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同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出发点的矛盾日趋尖锐,使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从而逼迫美国外交政策的决策者作出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外交政策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七七事变”与美国远东政策
揭书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20—1925年英国对法国政策浅析
揭书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也谈1945—1950年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揭书安
顾莹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