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梗死并心衰患者PCI术后院内死亡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吕华胜 孙丰宇 +4 位作者 袁腾 沈好亮 拉再依·巴合提 冀伟 陈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3-401,共9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用于评估心肌梗死(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院内死亡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PCI治疗的MI合并HF患... 目的构建并验证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用于评估心肌梗死(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院内死亡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PCI治疗的MI合并HF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参数以及药物治疗情况,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筛选对院内死亡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并采用Shapley加法解释(SHAP)模型评估变量重要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模型性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进行评估,最终生成诺莫图用于直观评估风险。结果共纳入1214例MI合并HF患者数据,中位年龄为64岁,其中院内死亡90例,病死率为7.41%。经过XGBoost模型特征选择,最终筛选出10个显著变量,包括年龄、肌红蛋白、白蛋白、空腹血糖、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合并糖尿病、肌酐、胱抑素-C、降钙素原和射血分数。基于这10个变量进一步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最终得出7个关键指标:年龄、合并糖尿病、肌酐、空腹血糖、胱抑素-C、NT-ProBNP和白蛋白。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69(95%CI:0.84~0.89)和0.827(95%CI:0.79~0.85),显示出较高的预测准确性。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结果一致,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在不同决策阈值下,模型均具有较高的净收益。结论所构建的基于机器学习和Logistic回归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评估MI合并HF患者在PCI术后的院内死亡风险,并提供了一种直观的个体化风险评估工具(诺莫图)。该模型可辅助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优化干预策略,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心肌梗死(MI) 心力衰竭(H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院内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I患者PCI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吕华胜 拉再依·巴合提 +5 位作者 袁腾 贾红飞 沈好亮 古丽加依娜·扎安 冀伟 陈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8,共9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型,以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风险。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接受PCI治疗的2315例STEMI患者,其中306例(13.2%)发生AKI... 目的构建并验证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型,以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风险。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接受PCI治疗的2315例STEMI患者,其中306例(13.2%)发生AKI。采用LASSO回归对基线变量进行特征筛选,并通过10折交叉验证选择最优λ值,确定与AKI相关的变量。随后,构建了8种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性能。使用SHAP值分析关键变量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LASSO回归筛选出7个与AKI显著相关的变量,包括年龄、多支病变、术前肌酐、心力衰竭、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在所有模型中,轻量梯度提升机(LGBM)和极限梯度提升(XGB)预测性能最佳,训练集AUC分别为0.899(95%CI:0.877~0.921)和0.893(95%CI:0.868~0.918),验证集AUC分别为0.809(95%CI:0.763~0.856)和0.871(95%CI:0.833~0.909)。SHAP分析显示,白蛋白、年龄、术前肌酐和白细胞计数是AKI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并验证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可有效识别STEMI患者PCI术后AKI风险,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急性肾损伤(AKI)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