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稞新品种藏青3000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扎西拉宗 云丹扎西 +4 位作者 牛磊 桑布 格桑玉珍 李娜 闵文江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4期18-18,共1页
青稞新品种藏青3000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于2010年进行杂交,经由加代繁殖与生态鉴定筛选育成的高产春青稞新品种,2022年获得新品种登记。该品种全生育期118 d,植株平均株高118 cm,该品种属于中稀穗型,穗粒数在42粒左右,千... 青稞新品种藏青3000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于2010年进行杂交,经由加代繁殖与生态鉴定筛选育成的高产春青稞新品种,2022年获得新品种登记。该品种全生育期118 d,植株平均株高118 cm,该品种属于中稀穗型,穗粒数在42粒左右,千粒重平均为44.5 g。2020年在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生产示范2 285亩,平均亩产量为405.60 kg,最高亩产量达到483.57 kg。适合在海拔2 900~4 200 m的中上等肥水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育期 春青稞 高产栽培技术 植株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藏油5号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牛磊 扎西拉宗 +3 位作者 云丹扎西 尼玛卓玛 李娜 闵文江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4期32-32,共1页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对人畜均安全的油菜类型为“双低”油菜。“双低”油菜是指油脂中芥酸含量低于2%,同时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品种。适宜西藏高原地区种植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有藏油5号。1品种介绍藏油5号是西...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对人畜均安全的油菜类型为“双低”油菜。“双低”油菜是指油脂中芥酸含量低于2%,同时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品种。适宜西藏高原地区种植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有藏油5号。1品种介绍藏油5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的第一个优质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藏油5号属于甘蓝型春油菜,全生育期160 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油菜 双低油菜 藏油5号 中晚熟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大棚早春甜瓜栽培技术
3
作者 云丹扎西 扎西拉宗 +4 位作者 牛磊 刘玉红 尹振旗 李娜 闵文江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9期38-39,共2页
甜瓜风味美,香气浓郁,肉质有脆有软,鲜甜可口,并含有大量的糖分、维生素、有机酸及矿物质,其独特的品质已成为水果中的珍品,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总结了西藏地区大棚早春茬甜瓜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西藏 甜瓜 大棚 早春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青18号青稞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扎西拉宗 牛磊 +5 位作者 李娜 桑布 闵根 杨慧 吕军海 闵文江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4期2-2,共1页
1冬青18号特征特性冬青18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从杂交组合冬青11号和ZDM82987-88605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西藏自治区农业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冬青18号为高产、中晚熟粮草兼用型冬青稞常规品种,全生育期271 d左右... 1冬青18号特征特性冬青18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从杂交组合冬青11号和ZDM82987-88605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西藏自治区农业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冬青18号为高产、中晚熟粮草兼用型冬青稞常规品种,全生育期271 d左右,幼苗长势旺,分蘖能力强,株高100 cm左右,株型紧凑,叶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研究所 常规品种 农业作物 幼苗长势 特征特性 分蘖能力 叶宽 冬青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白菜型油菜栽培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扎西拉宗 牛磊 +4 位作者 云丹扎西 尹振旗 袁玉婷 闵根 闵文江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12期20-20,共1页
油菜是西藏自治区第一大经济作物,也是当地唯一的食用植物油来源,种植面积仅次于青稞和小麦,在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栽培品种有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其中,白菜型油菜在西藏的种植面积最大。西藏白菜型油菜属于... 油菜是西藏自治区第一大经济作物,也是当地唯一的食用植物油来源,种植面积仅次于青稞和小麦,在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栽培品种有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其中,白菜型油菜在西藏的种植面积最大。西藏白菜型油菜属于北方小油菜的春油菜品种,植株矮小,分枝较少,结角少,产量较低,种子大小不一,种皮颜色有褐色、黄色等,千粒重一般3 g左右,种子含油量在35%~38%,高的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种子含油量 芥菜型油菜 栽培技术 种皮颜色 小油菜 春油菜 甘蓝型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饲玉米栽培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扎西拉宗 牛磊 +4 位作者 云丹扎西 尹振旗 桑布 闵根 闵文江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11期18-18,共1页
青饲玉米是专门用作反刍家畜饲料的专用型玉米品种,主要有青贮专用型玉米、粮饲兼用型玉米和粮饲通用型玉米3种类型。由于西藏自治区海拔高,无霜期较短,生育期较长的粮饲兼用型和粮饲通用型玉米在大多数农区不能正常成熟,因此,在西藏种... 青饲玉米是专门用作反刍家畜饲料的专用型玉米品种,主要有青贮专用型玉米、粮饲兼用型玉米和粮饲通用型玉米3种类型。由于西藏自治区海拔高,无霜期较短,生育期较长的粮饲兼用型和粮饲通用型玉米在大多数农区不能正常成熟,因此,在西藏种植的青饲玉米主要是青贮专用型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饲玉米 栽培技术 粮饲兼用型 专用型玉米 青贮 西藏自治区 生育期 无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青2000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扎西拉宗 云丹扎西 +1 位作者 闵文江 禹代林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12期25-25,共1页
1特征特性藏青2000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育成的青稞新品种,母本为“藏青320与拉萨白青稞杂交一代”,父本为“喜玛拉19号与昆仑164杂交一代”,2013年通过西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一代 农业研究所 特征特性 青稞 西藏自治区 高产栽培技术 父本 母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8
作者 扎西拉宗 牛磊 +6 位作者 云丹扎西 姚小波 唐广元 尹振旗 曹倩 王莉 闵文江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9期32-32,共1页
1发生现状白粉病是近年来西藏青稞的常发病害,主要危害青稞的叶片,也危害青稞的茎秆、叶鞘和麦穗。在西藏青稞种植区域均有发生,其中拉萨、山南、林芝、昌都发生较为普遍。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出现病害,7月为病害盛发期。白粉病发生后引... 1发生现状白粉病是近年来西藏青稞的常发病害,主要危害青稞的叶片,也危害青稞的茎秆、叶鞘和麦穗。在西藏青稞种植区域均有发生,其中拉萨、山南、林芝、昌都发生较为普遍。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出现病害,7月为病害盛发期。白粉病发生后引起青稞叶片早枯、成穗率减少、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青稞的产量与品质。一般地块减产10%~30%,重发地块减产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粉病 成穗率 种植区域 盛发期 西藏青稞 发生现状 发生与防治 千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青690栽培技术
9
作者 扎西拉宗 牛磊 +5 位作者 魏欢 扎西罗布 闵根 杨慧 吕军海 闵文江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6期1-1,共1页
1品种介绍藏青690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用旱地青稞与福8-4配置的杂交组合,为春性早熟品种。植株株高95.6~105.3 cm,四棱长芒,株型紧凑,穗长8 cm,穗粒数55粒,千粒重48.1 g。蛋白质含量为10.3%,淀粉含量为61.4%,做出来的糌粑... 1品种介绍藏青690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用旱地青稞与福8-4配置的杂交组合,为春性早熟品种。植株株高95.6~105.3 cm,四棱长芒,株型紧凑,穗长8 cm,穗粒数55粒,千粒重48.1 g。蛋白质含量为10.3%,淀粉含量为61.4%,做出来的糌粑适口性好,酿制出来的青稞酒口味清醇。藏青690在河谷农区的全生育期为96~103 d,高寒农区全生育期145~150 d,属于早熟丰产型的青稞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主题农场 旅游开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萝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扎西拉宗 牛磊 +4 位作者 杨晓菊 闵根 魏欢 杨慧 云丹扎西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10期1-1,共1页
1特征特性藏萝1号是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种室选育的萝卜新品种,2014年通过西藏自治区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100~120 d,植株长势强,株高28 cm,每株叶片22枚。肉质根为长圆柱形,约1/2露出土面,一般长约30 cm,粗9.5 cm... 1特征特性藏萝1号是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种室选育的萝卜新品种,2014年通过西藏自治区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100~120 d,植株长势强,株高28 cm,每株叶片22枚。肉质根为长圆柱形,约1/2露出土面,一般长约30 cm,粗9.5 cm,地上部分外皮为深紫色,地下部分皮色为紫色,根肉为白色。适宜在海拔3 700 m左右的地区种植,在拉萨市曲水县、林周县等地示范表现良好,亩产可达6 500 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圆柱形 植株长势 肉质根 示范表现 特征特性 蔬菜研究所 皮色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多媒体信息在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推广中的作用
11
作者 扎西拉宗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6期74-75,共2页
"人间有了青稞粮,日子过得真甜美。一日三餐不愁吃,顿顿还有青稞酒。人人感谢云雀鸟,万众珍爱青稞粒。"像这样歌颂青稞的歌谣和传说数不胜数。青稞制成的糌粑、面条和青稞酒等,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居住在那里的人们。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 "人间有了青稞粮,日子过得真甜美。一日三餐不愁吃,顿顿还有青稞酒。人人感谢云雀鸟,万众珍爱青稞粒。"像这样歌颂青稞的歌谣和传说数不胜数。青稞制成的糌粑、面条和青稞酒等,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居住在那里的人们。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农作物,俗称裸大麦、元麦,是大麦的一种,属禾本科大麦属作物,是西藏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地区普遍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 粮食产量 藏族人民 粮食安全 农业科技 声画并茂 长方型 播种技术 春性 优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日光温室丝瓜高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扎西拉宗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11期31-31,共1页
丝瓜俗名天萝,又称菜瓜,为葫芦科丝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可凉拌、炒食、烧食,清香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西藏,设施丝瓜栽培主要有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2种方式,而日光温室丝瓜采收期更长、产量更高、经济效益高。日光温室丝瓜栽... 丝瓜俗名天萝,又称菜瓜,为葫芦科丝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可凉拌、炒食、烧食,清香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西藏,设施丝瓜栽培主要有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2种方式,而日光温室丝瓜采收期更长、产量更高、经济效益高。日光温室丝瓜栽培一般在12月下旬育苗,翌年2月中旬定植,4月初开始采收,采收期一直延续到11月底或12月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塑料大棚 丝瓜 清香爽口 菜瓜 采收期 营养丰富 葫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育1号大白菜栽培技术
13
作者 牛磊 扎西拉宗 +5 位作者 魏欢 杨晓菊 闵根 杨慧 吕军海 闵文江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9期1-1,共1页
1 特征特性藏育1号大白菜为杂交品种,其父母本来源于藏白12和藏白17。从播种至采收100 d左右,较抗软腐病,耐霜冻,耐抽薹性强。该品种属叠抱类型。平均株高38.3 cm,株幅61.3 cm,外叶平均数7.6片,净菜率74.3%,叶球长桩形,包球紧实,叶面皱... 1 特征特性藏育1号大白菜为杂交品种,其父母本来源于藏白12和藏白17。从播种至采收100 d左右,较抗软腐病,耐霜冻,耐抽薹性强。该品种属叠抱类型。平均株高38.3 cm,株幅61.3 cm,外叶平均数7.6片,净菜率74.3%,叶球长桩形,包球紧实,叶面皱缩,刺毛多,外叶绿色,内叶黄色,口感甜。藏育1号适宜在海拔3 700~3 900 m的地方种植,春季可采用保护地育苗,露地移栽栽培;秋季可以露地育苗或直播种植;冬季保护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栽培 保护地育苗 露地育苗 栽培技术 平均株高 净菜率 软腐病 叠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小米淀粉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陆兰芳 扎西拉宗 +3 位作者 吴进菊 王展 沈汪洋 于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60-67,共8页
在相同超声温度及时间下,研究了不同超声功率0、25、50、100、150、200、250 W对小米淀粉聚集态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测定了超声处理时小米淀粉的水解率、颗粒形貌、晶体结构、官能团结构、粒径大小、流变学特性、糊化特性的变化规律... 在相同超声温度及时间下,研究了不同超声功率0、25、50、100、150、200、250 W对小米淀粉聚集态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测定了超声处理时小米淀粉的水解率、颗粒形貌、晶体结构、官能团结构、粒径大小、流变学特性、糊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导致小米淀粉水解率和粒径增大,250 W超声处理40 min小米淀粉水解率为1.037%,平均粒径由9.96μm增大到12.10μm,且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超声处理未引起小米淀粉结晶类型和分子结构改变,但导致分子有序度略微下降;超声处理改变了小米淀粉糊的流动性,其剪切应力和表观黏度随超声功率增加而降低;小米淀粉在超声处理后峰值粘度、最低粘度、终值粘度、崩解值和回生值均显著降低,热稳定性增加。超声波技术广泛应用于变性淀粉加工,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小米淀粉的改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淀粉 超声波 结构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川酱豆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对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怡 张苗苗 +4 位作者 邓子文 董蕴 扎西拉宗 郭壮 王玉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7-131,共5页
以湖北利川酱豆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样本细菌群落结构,采用电子鼻分析其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对样本细菌群落与风味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川酱豆优势细菌主要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主要为芽孢杆菌属(B... 以湖北利川酱豆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样本细菌群落结构,采用电子鼻分析其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对样本细菌群落与风味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川酱豆优势细菌主要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主要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85.52%)、魏斯氏菌属(Weissella)(4.03%)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2.83%);样本中核心操作分类单元(OTU)有422个,OTU包含的序列数占总序列数的84.70%。基因功能预测发现,利川酱豆细菌序列在“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碳水化合物转运与代谢”、“转录”与“复制、重组和修复”等功能占比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势细菌与风味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且芽孢杆菌与烷烃芳香成分的形成呈正相关。结果表明,利川酱豆中含有丰富的细菌群落,且其中芽孢杆菌可促进酱豆风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川酱豆 细菌群落 挥发性风味成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