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5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房玉涛
王阶
荆志成
胡元会
何庆勇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7-19,共3页
-
文摘
目的了解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5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进行采集,分析证候分布规律,并分析证候与不同类型、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结果肺动脉高压中医证型出现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大气下陷证(96.2%)、血瘀证(75.0%)、肺气虚证(42.3%)、心气虚证(30.8%)、脾气虚证(17.3%)。血瘀证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相关性最强。心气虚证与肺动脉压力增高的程度相关性最高,其次是肺气虚证。结论大气下陷证、血瘀证、心气虚证、肺气虚证是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主要证型;大气下陷证与肺动脉高压相关性最强。
-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中医证型
大气下陷证
-
Keywords
pulmonary hypertension; sympto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of strong Qi sinking
-
分类号
R259.435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虚不受补”内涵初探
被引量:20
- 2
-
-
作者
房玉涛
李璐璐
张振鹏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98-98,共1页
-
文摘
"虚则补之"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历代医家对补虚均很重视。明末医家绮石将虚损虚劳做一专论而著《理虚元鉴》,详细论述了各种虚损病证的证、治、防、护及辨疑。而"虚不受补"一词最早见于清代陈士铎著《本草新编》,其《十剂论》曰:"或疑需用补剂,是虚病宜于补也。然往往有愈补愈虚者,岂补剂之未可全恃乎。吁!虚不用补何以取弱哉。愈补愈虚者,乃虚不受补,非虚不可补也。故补之法亦宜变。
-
关键词
虚不受补
中医治法
体质
-
分类号
R242.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阴虚湿热证探讨
被引量:19
- 3
-
-
作者
房玉涛
付莹坤
刘桂芳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19-120,共2页
-
文摘
阴虚证、湿热证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证,历代医家均有详细阐述,但阴虚湿热证却鲜有专论。迄今,学术界在中医证候分类中亦未明确将阴虚湿热证独立列出。据笔者观察,临床上阴虚湿热证并不少见,尤其在病情反复而迁延难愈的疾患中。因此,探讨阴虚湿热证的辨证论治,具有不可忽视的临床意义。
-
关键词
阴虚湿热证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慢性心力衰竭伴发贫血中医治疗思路探讨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房玉涛
胡元会
何庆勇
吴华琴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
-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91-92,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failure,CHF)与贫血之间的关系正逐渐受到关注。有研究表明,多数CHF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其发生率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NYHA)Ⅰ~Ⅳ级患者中分别是7%、36%、41%、76%。即使是在射血分数正常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贫血的检出率也达42%。
-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贫血
辨证论治
-
分类号
R259.416.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59.56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张大荣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介绍
被引量:7
- 5
-
-
作者
房玉涛
尹倚艰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
-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87-87,共1页
-
文摘
感染后咳嗽是指各种病原体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得到控制后,咳嗽仍迁延不愈。其症状顽固,病情迁延不愈,常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患者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痰,可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少部分患者咳嗽剧烈,严重影响生活工作。
-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张大荣
止嗽散
感染后咳嗽
-
分类号
R256.1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大气下陷证与肺动脉高压相关性机理探讨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房玉涛
何庆勇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
-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9期88-89,共2页
-
文摘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累及肺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综合征,可以是一种疾病的实体,如特发性或家族性肺动脉高压症,也可是多种疾病或病症引起的并发症,其主要特征是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而死亡。既往认为它是“少见病”、“不治之症”,近10年来,随着对肺动脉高压认识及诊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肺动脉高压,尤其是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得以确诊。
-
关键词
大气下陷证
肺动脉高压
益气升陷法
-
分类号
R259.4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医证候初步研究
被引量:3
- 7
-
-
作者
房玉涛
胡元会
荆志成
何庆勇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11-13,共3页
-
文摘
目的了解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资料进行采集,分析证候分布规律,并分析证候与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中分布特点。结果中医证型出现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大气下陷证(100.0%)、血瘀证(73.3%)、心气虚证(53.3%)、肺气虚证(46.7%)、脾气虚证(30.0%)。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升高,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血瘀证、脾气虚证出现比例明显升高。结论大气下陷、血瘀证、心气虚、肺气虚是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主要证型。大气下陷证与肺动脉高压相关性最强。
-
关键词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中医证型
大气下陷
-
Keywords
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TCM syndromes, pectoral qi collapse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运用交通心肾理论治疗心肾综合征浅析
被引量:47
- 8
-
-
作者
周育平
胡元会
张振鹏
房玉涛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
-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89-90,共2页
-
文摘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慢性心力衰竭终末期引起的进行性肾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难以纠正的心衰,患者喘憋不能平卧、尿量显著减少、顽固的水肿,内分泌的失调还会造成周身烦热、不欲衣被,甚至频饮冰水,由于恐惧和不适感患者还会出现焦虑、烦躁、失眠等情绪改变。从临床特点看,CRS属中医“心水”、“喘证”、“水肿”等范畴。大多数医家认为,心衰发展到终末期与心肾两脏关系最为紧密。
-
关键词
心肾综合征
心肾不交
交通心肾
-
分类号
R272.969.2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
-
题名强心复脉颗粒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 9
-
-
作者
刘如秀
房玉涛
万素君
刘金凤
刘俊辉
刘志明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42-43,共2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02-03LP53)
-
文摘
目的研究强心复脉颗粒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方法复制大鼠血瘀模型。强心复脉颗粒灌胃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测定。结果强心复脉组与对照组相比,低切率下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强心复脉颗粒能改善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指标,降低低切率下的全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且较复方丹参片好。
-
关键词
强心复脉颗粒
血液流变学
大鼠
-
Keywords
Qiangxin Fumai Granule. hemorheology
rat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益气养阴解毒利湿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体会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周桂英
房玉涛
-
机构
天津市大港医院中医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85-86,共2页
-
文摘
口腔溃疡以疼痛或饮食刺激时疼痛为主症,常反复发作,不易愈合。该病属中医学"口疮"范畴。笔者近年来采用益气养阴、解毒利湿中药治疗该病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
关键词
益气养阴
解毒利湿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医疗法
-
分类号
R249.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潮水盆地阿右旗坳陷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5
- 11
-
-
作者
李翠
房玉涛
李道勇
邵银川
孔凡杜
-
机构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
出处
《山东国土资源》
2011年第11期14-16,22,共4页
-
文摘
潮水盆地是印支运动后在阿拉善地块之上发育形成的中、新生代断拗山间盆地,其经历了早、中侏罗世断陷、晚侏罗世坳陷及以后的改造3大阶段。位于盆地西北部的阿右旗坳陷是其重要的次级构造单元,由于控制坳陷展布的断层有正断层、逆冲断层和反转断层等,故分为5块主要的次级构造单元断块。不同时代的坳陷在空间上存在翘倾叠合、叠合保存、部分叠合改造等干涉方式。研究阿右旗坳陷构造特征对该处矿产资源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潮水盆地
阿右旗坳陷
构造单元
后期改造
-
Keywords
Tidal basin
Ayouqi Banner depression
tectonic units
post-transformation
-
分类号
P54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