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病患者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房海英 张志军 +1 位作者 冯雪艳 王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4期15-16,共2页
目的调查脑血管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心理状况,分析心理状况对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分别对64例脑血管病患者与59例健康对照者应用社会支持个人资源询问表(personal resouce questionniare,PRQ)进行社会支持评分和心理状况评估。结果脑血... 目的调查脑血管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心理状况,分析心理状况对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分别对64例脑血管病患者与59例健康对照者应用社会支持个人资源询问表(personal resouce questionniare,PRQ)进行社会支持评分和心理状况评估。结果脑血管病患者社会支持较对照者低(P<0.01),心理状况差于对照者(P<0.01),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状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心理状况影响社会支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心理状况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症状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难点与护理应对 被引量:13
2
作者 冯雪艳 房海英 孙静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42-1144,共3页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痴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一次性输血器进行膀胱冲洗 被引量:2
3
作者 冯雪艳 房海英 孙静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5-465,共1页
关键词 输血器 膀胱冲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地区早期急性心肌梗塞优化治疗的决策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龙秀兰 王松国 +2 位作者 游波 蔡威克 房海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5期735-736,共2页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探讨海岛地区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优化治疗。方法40例发病〈12h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溶栓组(30例)和急诊PCI组(10例),将常规治疗的同类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评估各组〈24h冠状动脉...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探讨海岛地区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优化治疗。方法40例发病〈12h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溶栓组(30例)和急诊PCI组(10例),将常规治疗的同类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评估各组〈24h冠状动脉再通率,出血发生率,30d病死率。3个月后通过心脏彩超监测各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左室射血分数值(LVEF)。结果溶栓组和急诊PCI组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和急诊PCI组30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再通率高,能明显减少30d病死率,改善心室重构以及心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是海岛地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首选治疗方法。而溶栓后再转运行择期PCI治疗则使患者受益最大化,效果等同于急诊PC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地区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 优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建苑 黄晨 +5 位作者 孙静 徐先橘 苏慧 陈金凤 房海英 张荣怀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50-152,181,共4页
目的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组和对照组观察12周。两组都给予常规处理。螺内酯组给予螺内酯20mg,每天2次口服。临床效果在试验开始和试验第12周通过纽约心功能分... 目的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组和对照组观察12周。两组都给予常规处理。螺内酯组给予螺内酯20mg,每天2次口服。临床效果在试验开始和试验第12周通过纽约心功能分级、足部水肿、肺部听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问卷表记分、呼吸困难疲劳指数记分、肺动脉压等进行评估;安全性通过男性乳房发育、阳萎、性功能、高钾血症≥6.0mmol/L、血清钾、胃肠道反应表现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12周后螺内酯组可以明显改善纽约心功能分级、足部水肿、肺部听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问卷表记分、呼吸困难疲劳指数记分、肺动脉压。与对照组相比,螺内酯组的男性乳房发育、阳萎、性功能低下、胃肠道反应、血清钾、暂时性血浆肌酐有显著差异,但是无临床意义。结论小剂量的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临床有效而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螺内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液佐治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艳 房海英 +1 位作者 刘丽娜 陈凤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0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试验组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充氧后加入药物静脉输入,对照组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加入药物静脉输入。每日1次,共10 d。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83%...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试验组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充氧后加入药物静脉输入,对照组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加入药物静脉输入。每日1次,共10 d。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0%,P<0.01。试验组用药期间出现3例输液反应。结论高氧液具有高氧分压,它的氧弥散半径近似于高压氧舱(2个纯氧大气压)。进入血液循环后可使缺血、缺氧的心肌组织细胞得到显著的改善,同时可显著降低血小板的凝集力,全面降低血液黏度,有利于侧枝循环的建立,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高氧液应用中的护理问题是关键环节。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可发挥此疗法的最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液 缺血 活性氧(O3)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糖尿病患者查房时间与医疗质量关系的探讨
7
作者 高建苑 陈建宗 +4 位作者 黄晨 孙静 徐先橘 房海英 陈金凤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815-817,共3页
目的通过主管医生查房时间长短来说明查房时间与医疗质量关系。方法将12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时间强化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时间强化治疗组查房时间不少于20min,分早间、午间、下午查房和根据病情变化的多次随即查房;强化治疗组查... 目的通过主管医生查房时间长短来说明查房时间与医疗质量关系。方法将12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时间强化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时间强化治疗组查房时间不少于20min,分早间、午间、下午查房和根据病情变化的多次随即查房;强化治疗组查房时间不少于10min,分早间、下午查房和根据病情变化的随即查房。在出院时进行日查房时间、日查房次数、住院累计查房时间、住院天数、血糖控制达标天数、相关疾病处理次数、相关疾病发现次数、诊断准确率、患者对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晓率统计,出院后3-6个月进行强化治疗控制的情况随访。结果与强化治疗组比较,时间强化治疗组的日查房次数、日查房时间、住院天数、血糖控制达标天数、强化治疗坚持率、相关疾病处理次数、相关疾病发现次数、诊断准确率、患者对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晓率有显著差异,而住院累计查房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延长查房时间长和多次查房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医疗质量 查房时间 强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