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北部大菱鲆健康养殖管理措施
1
作者 吴艳庆 秦搏 +4 位作者 英娜 杨立国 张忭忭 高俊杰 房文红 《科学养鱼》 2025年第3期69-70,共2页
大菱鲆俗称欧洲比目鱼,在我国称为“多宝鱼”,是原产于欧洲的一种冷水性底栖海水鱼,自引进我国以来,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大菱鲆工厂化、集约化养殖的深入发展,加上管理疏漏和种质退化等因素,导... 大菱鲆俗称欧洲比目鱼,在我国称为“多宝鱼”,是原产于欧洲的一种冷水性底栖海水鱼,自引进我国以来,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大菱鲆工厂化、集约化养殖的深入发展,加上管理疏漏和种质退化等因素,导致大菱鲆养殖周期延长、病害高发,成为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北部 海水养殖 大菱鲆 健康养殖 集约化养殖 冷水性 海水鱼 种质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2
作者 王怡菊 房文红 +6 位作者 马丽艳 李学英 黄洪亮 王春芳 黄艳青 白义化 邢晓明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656,共11页
为获得纯度高、抗氧化效果好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首先选用碱性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对脱脂南极磷虾粉进行酶解,然后采用纳滤、超滤、Sephadex g^(-1)5凝胶层析色谱法对酶解液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纯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再进一步用液相... 为获得纯度高、抗氧化效果好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首先选用碱性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对脱脂南极磷虾粉进行酶解,然后采用纳滤、超滤、Sephadex g^(-1)5凝胶层析色谱法对酶解液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纯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再进一步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分离出的组分进行结构测定,最后通过在线功能预测软件分析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的结构与活性。结果表明:1)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制备的抗氧化肽有较好的二苯基苦酰肼基(diphenyl picryl hydrazinyl,DPP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以及铁螯合力;2)经过初步超滤分离后,分子量<5 Ku的组分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当蛋白浓度为10 mg·mL^(-1)时,其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铁螯合力分别为84.74%、91.36%、61.92%和57.95%;3)对分子量<5 Ku的组分进行Sephadex g^(-1)5凝胶柱纯化,获得3个组分:F1、F2和F3。对F1、F2和F33个纯化组分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发现F3在其蛋白浓度为2.5 mg·mL^(-1)时,羟自由基清除率相比于同等蛋白浓度的酶解液提升了43.60%(P<0.05);4)通过色谱鉴定以及在线软件分析预测,最终筛选出了6条抗氧化活性高、无毒且理化性质良好的肽段(LPGAIP、GPIALPE、APGELPY、RDWPEGR、GIPPAP、VDLPGW),可供今后进一步人工合成并进行生物学活性功能验证。研究结果可为南极磷虾抗氧化肽及抗氧化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抗氧化肽 分离纯化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LC/MS^n法分析恩诺沙星在锯缘青蟹血浆中的代谢产物 被引量:14
3
作者 房文红 胡琳琳 +1 位作者 陈玉露 贾娴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4期350-355,共6页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对锯缘青蟹口灌恩诺沙星给药后血淋巴中恩诺沙星和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血浆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的质谱裂解行为进行碰撞诱导解离分析,获得了各化合物的多级质谱信息,通过比较各...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对锯缘青蟹口灌恩诺沙星给药后血淋巴中恩诺沙星和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血浆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的质谱裂解行为进行碰撞诱导解离分析,获得了各化合物的多级质谱信息,通过比较各化合物结构和质谱裂解途径的异同点,发现有三个代谢产物,其中峰面积最大的为环丙沙星,其次为羟基化恩诺沙星,另一代谢产物可能是加氧恩诺沙星;推测恩诺沙星在锯缘青蟹体内的代谢反应主要是脱乙基反应、羟基化反应和氧化反应。通过定量分析,血浆中恩诺沙星和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分别为19.1μg/ml和0.526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代谢产物 离子阱质谱 锯缘青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SO_4^(2-)和碳酸盐碱度对大银鱼仔鱼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房文红 王慧 +1 位作者 来琦芳 黄聪年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6-68,共3页
本试验观察了K^+、SO^(2-)_4和碳酸盐碱度对大银鱼仔鱼存活的影响。大银鱼仔鱼在K^+浓度10~302.4mg/L中96h成活率为95~100%;在SO^(2-)_4384~1920mg/L中96h成活率为100%,并且它们能正常生长;碳酸盐碱度低于14me/L时96h成活率为100%... 本试验观察了K^+、SO^(2-)_4和碳酸盐碱度对大银鱼仔鱼存活的影响。大银鱼仔鱼在K^+浓度10~302.4mg/L中96h成活率为95~100%;在SO^(2-)_4384~1920mg/L中96h成活率为100%,并且它们能正常生长;碳酸盐碱度低于14me/L时96h成活率为100%,当碱度升到22me/L时其成活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银鱼 铒鱼 碳酸盐 碱度 成活率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和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被引量:12
5
作者 房文红 周凯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1期44-48,共5页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 2 2、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 75 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PAE)。结果显示 ,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 2 2在 1/...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 2 2、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 75 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PAE)。结果显示 ,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 2 2在 1/2MIC、1MIC、2MIC和 4MIC浓度时的PAE分别为 :0 .4 7h、0 .76h、1.2 6h和2 .0 5h ;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 75 1在 1/2MIC、1MIC、2MIC和 4MIC浓度时的PAE分别为 :0 .2 9h ,0 .4 8h ,1.97h ,2 .30h。结果表明 ,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具有明显的PAE ;该结果提示 ,在制定给药方案时可以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减少给药次数 ,仍能维持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MIC 爱德华菌 PAE 抗生素后效应 溶藻弧菌 迟缓 恩诺沙星 试管二倍稀释法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血淋巴渗透调节和离子调节 被引量:1
6
作者 房文红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3-94,共2页
对虾属中许多种类能在盐度范围较广的水域中生活,且在世界上许多地区进行养殖,对虾通过血淋巴的渗透调节和离子调节来适应外界环境盐度的变化。有关渗透调节能力方面的报道较多,这些研究只要集中在某一盐度范围内将血淋巴浓度与外界海... 对虾属中许多种类能在盐度范围较广的水域中生活,且在世界上许多地区进行养殖,对虾通过血淋巴的渗透调节和离子调节来适应外界环境盐度的变化。有关渗透调节能力方面的报道较多,这些研究只要集中在某一盐度范围内将血淋巴浓度与外界海水浓度作比较,以此来测定对虾调节水和离子的能力。本文概括地叙述了对虾血淋巴渗透调节和离子调节能力,以及外界海水盐度变化和蜕壳周期对对虾血淋巴渗透调节和离子调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血淋巴渗透调节 离子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安全、高效、广谱、环保水产专用杀虫剂的研制——阿维菌素水乳剂
7
作者 房文红 周帅 王松刚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81,共1页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应用推广,养殖池塘自身有机污染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造成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尤其是养殖鱼类的寄生虫病危害十分普遍。阿维菌素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药物,现已广泛运用于...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应用推广,养殖池塘自身有机污染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造成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尤其是养殖鱼类的寄生虫病危害十分普遍。阿维菌素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药物,现已广泛运用于水产养殖的寄生虫病防治,并显示出高速发展的势头,且用量日益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病害 阿维菌素 专用杀虫剂 水乳剂 寄生虫病防治 安全 广谱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涂文蛤大面积暴发性死亡原因分析与对策
8
作者 房文红 沈新强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文蛤 滩涂养殖 暴发性死亡 原因分析 防疫 良种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用抗菌药临床使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房文红 王元 王松刚 《科学养鱼》 2016年第10期92-92,共1页
细菌性疾病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危害种类多,鱼虾蟹贝等海淡水养殖动物都有发病;流行性广,不分季节、不分养殖模式,因此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威胁着水产动物养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影响因素 使用效果 抗菌药 细菌性疾病 临床 渔用 淡水养殖动物 水产动物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往西北内陆咸水水域移植的生产性试养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慧 耿隆坤 +7 位作者 房文红 来琦芳 田荣庆 赵兆龙 王富平 侯俊涛 俞鲁礼 刘振华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介绍了通过采用引进河水、压碱降盐等改良水质的技术措施,使中国对虾首次成功地移植到内陆咸水水域。经过1个月的试养,中国对虾平均体长增长3.82 cm,平均体重为1.82 g。
关键词 中国 对虾 移植 内陆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清湾泥蚶、缢蛏体内及养殖水环境细菌菌群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星星 管嘉兴 +2 位作者 房文红 郑国兴 于业绍 《海洋渔业》 CSCD 2003年第2期73-76,共4页
本文对浙江省乐清湾滩涂和池塘养殖的泥蚶和缢蛏体内及养殖环境细菌菌群组成进行了初步调查.2000年7月~2001年7月间分四个季度进行采样分析.细菌总数分析表明,蒲歧和翁样海水中细菌总数在103~105个/mL之间,蒲歧和翁样两地每次海水样... 本文对浙江省乐清湾滩涂和池塘养殖的泥蚶和缢蛏体内及养殖环境细菌菌群组成进行了初步调查.2000年7月~2001年7月间分四个季度进行采样分析.细菌总数分析表明,蒲歧和翁样海水中细菌总数在103~105个/mL之间,蒲歧和翁样两地每次海水样品都是池塘细菌总数高于滩涂;无论哪个季节和采样点,在一年内泥蚶和缢蛏体内的细菌总数均高于水中的细菌总数,且缢蛏体内细菌总数高于泥蚶,翁样贝体内细菌总数几乎均高于蒲歧贝体内细菌总数.对贝体内细菌属组成分析表明,在不同季节,同一滩涂或池塘中泥蚶和缢蛏体内菌群的组成及优势菌属比较相近,蒲歧滩涂和池塘、翁样滩涂和池塘贝体内菌群的组成及优势菌属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贝体内细菌优势菌属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夏季(2001年7月31 日),以弧菌属和气单胞菌属占优势,而在冬季则以莫拉氏菌属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清湾 泥蚶 缢蛏 滩涂养殖 池塘养殖 养殖水环境 细菌菌群 体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和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肠道和鳃的菌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元 周俊芳 +4 位作者 韦信贤 马荣荣 赵姝 李新苍 房文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8-203,共6页
运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凡纳滨对虾虾苗及其在海水和淡水2种养殖条件下生长到体长9~10 cm时的肠道和鳃的菌群结构。结果显示:虾苗、肠道和鳃样品在门水平上菌群均以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但丰度差异较大;在属水平上,虾苗菌群以... 运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凡纳滨对虾虾苗及其在海水和淡水2种养殖条件下生长到体长9~10 cm时的肠道和鳃的菌群结构。结果显示:虾苗、肠道和鳃样品在门水平上菌群均以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但丰度差异较大;在属水平上,虾苗菌群以乳球菌属(36.1%)、未成功分属的γ–变形菌纲的菌株(25.5%)、芽孢杆菌属(13.5%)、Solibacillus(7.9%)、假单胞菌属(5.0%)和节杆菌属(2.5%)为主,鳃的菌群以乳球菌属、芽孢杆菌属、Solibacillus、假单胞菌属和节杆菌属为主,肠道菌群在海水养殖中的以发光杆菌属(22.9%)、弧菌属(18.2%)、乳球菌属(13.3%)、纤维弧菌属(8.0%)、希瓦氏菌属(5.5%)和芽孢杆菌属(5.4%)为主,而在淡水养殖中的以希瓦氏菌属(57.4%)、乳球菌属(18.8%)和芽孢杆菌属(6.3%)为主,弧菌丰度小于0.1%。养殖条件对凡纳滨对虾鳃中菌群结构影响较小,但对肠道菌群结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肠道 海水养殖 淡水养殖 菌群结构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胁迫下白斑综合征病毒对凡纳滨对虾的致病性 被引量:21
13
作者 方金龙 王元 +3 位作者 房文红 李新苍 陈甜甜 周俊芳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58,共7页
为了评价养殖水环境中氨氮(NH_4-N)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危害性,开展了NH_4-N胁迫对凡纳滨对虾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后的死亡率、WSSV增殖速率和对虾主要免疫相关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在NH_4-N胁迫质量浓度为15.6 mg&... 为了评价养殖水环境中氨氮(NH_4-N)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危害性,开展了NH_4-N胁迫对凡纳滨对虾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后的死亡率、WSSV增殖速率和对虾主要免疫相关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在NH_4-N胁迫质量浓度为15.6 mg·L-1,分别注射2×105和2×106个WSSV粒子,结果显示,NH_4-N胁迫下注射2×105个WSSV粒子的凡纳滨对虾第144小时死亡率达到53.3%,显著高于无胁迫组(40.0%)。对虾鳃组织WSSV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NH_4-N胁迫下凡纳滨对虾鳃组织内WSSV的增殖加快。此外,免疫相关酶活性结果显示,NH_4-N浓度突变会促使对虾血清中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短暂升高后持续降低。由此可见,NH_4-N胁迫会加快WSSV在患病凡纳滨对虾体内的增殖,导致更高死亡率,这可能是因为胁迫造成了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降低和抗病原感染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氨氮胁迫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致病性溶藻弧菌的多重耐药与毒力基因分子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胡梦华 马立才 +3 位作者 赵姝 刘旭 周俊芳 房文红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7-564,共8页
从发病的凡纳滨对虾中分离并经鉴定得到一株溶藻弧菌(命名为:V_A-76),通过对虾回感实验和药物敏感性实验分别对V_A-76菌株的耐药表型和致病能力进行了研究,并运用PCR方法检测了该菌的毒力相关基因、整合子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对虾感... 从发病的凡纳滨对虾中分离并经鉴定得到一株溶藻弧菌(命名为:V_A-76),通过对虾回感实验和药物敏感性实验分别对V_A-76菌株的耐药表型和致病能力进行了研究,并运用PCR方法检测了该菌的毒力相关基因、整合子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对虾感染实验结果表明,溶藻弧菌V_A-76能够导致凡纳滨对虾发病死亡。经PCR检测发现,该菌携带8种毒力相关基因:tdh、tlh、tox S、collagenase、fla A、omp W、asp A和fur。药敏结果显示,V_A-76对环丙沙星、氯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7种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水平,且该菌包含1类整合子、4类超级整合子SXT和1型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1)。此外,该菌携带arr-2、dfr A27、str A、str B、floR、cat和qnrv C耐药相关基因。从上述研究结果可知,菌株V_A-76既具有一定的感染能力,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水平,提示应对养殖源致病性弧菌的耐药性现状予以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多重耐药 整合子 ISCR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的营养学评价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艳青 陆建学 +4 位作者 黄洪亮 高露姣 房文红 陈雪忠 施大卫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4-330,共7页
分析了经1.5%木瓜蛋白酶55℃酶解3 h后的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酶解产物(上清和沉淀)的营养组成。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水解度为44.24%;上清冻干物(FDS)中粗蛋白和总糖含量分别为67.13%和13.91%,其必需氨基酸总量(ΣEAA)、鲜味... 分析了经1.5%木瓜蛋白酶55℃酶解3 h后的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酶解产物(上清和沉淀)的营养组成。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水解度为44.24%;上清冻干物(FDS)中粗蛋白和总糖含量分别为67.13%和13.91%,其必需氨基酸总量(ΣEAA)、鲜味氨基酸总量(ΣDAA)、牛磺酸Tau含量及F值(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较酶解前分别提高了8.96%、6.06%、39.10%和16.67%,表明其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酶解前要高。沉淀冻干物(FDP)中粗蛋白和总糖含量分别为44.49%和10.40%,而粗脂肪含量高达33.28%。FDP中总氨基酸含量(ΣAA)、ΣEAA、ΣDAA、Tau含量及F值均下降,但其ΣEAA在ΣAA中的比例高于40%,且8种EAA含量评分均高于FAO/WHO评分模式要求。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FDP中含有饱和脂肪酸(SFA)8种(44.8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6种(27.5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7种(27.64%),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较丰富。研究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通过木瓜蛋白酶酶解南极磷虾得到的FDS和FDP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可开发为人类重要的蛋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木瓜蛋白酶 酶解产物 营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溃疡病原杀鲑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红霞 姚俊杰 +5 位作者 房文红 李新苍 赵姝 王元 吴俣学 周俊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2-330,共9页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是广受我国消费者认可的名优鱼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随着工厂化养殖模式的不断发展,疾病成为制约半滑舌鳎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体表溃疡病为其常见病症。从...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是广受我国消费者认可的名优鱼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随着工厂化养殖模式的不断发展,疾病成为制约半滑舌鳎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体表溃疡病为其常见病症。从严重溃疡病半滑舌鳎体内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HX0416,该菌可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并可在绵羊血平板上形成清晰的β-溶血环;经过16S rRNA和rpo D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并结合生化特性鉴定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健康半滑舌鳎幼鱼感染试验表明,该菌对半滑舌鳎具有较强致病性,感染72 h(1.04×106cfu·m L-1)对攻毒鱼的致死率达91.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和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等头孢菌素类药物比较敏感,而对硫酸新霉素、土霉素等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多重耐药,尤其是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等磺胺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严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杀鲑气单胞菌 溃疡病 生化特征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源弧菌耐药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写腊月 胡琳琳 +1 位作者 房文红 周俊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2-446,共5页
对2010年收集自上海、江苏、海南等地海水养殖区域内的184株弧菌进行了耐药率测定和分析,绘制了其对常见药物的耐药谱。结果显示,所有弧菌对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利福霉素类等常见药物均... 对2010年收集自上海、江苏、海南等地海水养殖区域内的184株弧菌进行了耐药率测定和分析,绘制了其对常见药物的耐药谱。结果显示,所有弧菌对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利福霉素类等常见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新生霉素64.7%、复方新诺明57.6%、恩诺沙星54.3%、利福平54.3%、卡那霉素45.7%,对诺氟沙星、氯霉素类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则维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8.2%、10.3%和9.2%;菌株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1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菌株占总数的100%;对2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菌株占总数的93.5%;对3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80.4%;对4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49.5%;对5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26.6%;对6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亦有3.8%。由此可见,水产细菌的耐药性十分严重,已成为当前渔业细菌性疾病防控的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耐药率 耐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和亚硝基氮共同胁迫对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方金龙 王元 +3 位作者 李新苍 周俊芳 陈甜甜 房文红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91,共7页
为了评价养殖水环境中氨氮和亚硝基氮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危害性,开展了氨氮和亚硝基氮共同胁迫对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后的死亡率、WSSV在患病对虾体内增殖速率和对虾主要免疫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实验设置氨氮(NH+4... 为了评价养殖水环境中氨氮和亚硝基氮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危害性,开展了氨氮和亚硝基氮共同胁迫对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后的死亡率、WSSV在患病对虾体内增殖速率和对虾主要免疫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实验设置氨氮(NH+4)和亚硝基氮(NO-2)的共同胁迫浓度均为20 mg·L-1,分别注射10-4和10-5稀释度的WSSV提取液。结果显示,胁迫下感染10-4WSSV的凡纳滨对虾144 h死亡率达到100%,显著高于无胁迫组(76.67%),相同实验条件下高浓度病毒感染组死亡率高于低浓度组。对虾鳃组织WSSV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氨氮和亚硝基氮共同胁迫下凡纳滨对虾体内WSSV的增殖加快,感染48 h后胁迫组病毒量是无胁迫组的1.6倍,72 h时病毒量达到无胁迫组的2.0~3.7倍。此外,免疫相关酶活性结果显示,氨氮和亚硝基氮浓度突变会促使对虾血清中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先短暂升高然后降低。由此可见,氨氮和亚硝基氮共同胁迫会加快WSSV在患病凡纳滨对虾体内的增殖,导致更高死亡率,这可能是因为胁迫造成了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的降低和抗病原感染能力下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氨氮 亚硝基氮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源哈维氏弧菌的致病性与生物学特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迪 房文红 +4 位作者 周红霞 王元 陈甜甜 李健 周俊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7-205,共9页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导致养殖对虾暴发弧菌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从我国南方养殖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分离、鉴定了10株哈维氏弧菌(Vh00947、Vh00949、Vh11011、Vh11014、Vh21217、Vh21218、Vh21220、Vh21229、Vh21231和V...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导致养殖对虾暴发弧菌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从我国南方养殖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分离、鉴定了10株哈维氏弧菌(Vh00947、Vh00949、Vh11011、Vh11014、Vh21217、Vh21218、Vh21220、Vh21229、Vh21231和Vh31487),分别肌注感染健康凡纳滨对虾后发现,菌株Vh21229致病性很弱,Vh00949其次,其它菌株毒力较强;对8种哈维氏弧菌常见毒力基因(Vh1、Vh2、Vh3、Vh4、tox S、hcp、zot和pap6)的检测显示,南方虾源哈维氏弧菌无论强弱毒株都很少携带zot、pap6、toxs和4种Vh基因(≤10%),表明这10个菌株的致病性与这7种常见毒力因子的相关度很低;hcp基因在所有菌株中均有检出,其中强毒株中检出率较高(50%),在较弱毒株(Vh00949)中也存在,表明hcp基因与这些菌株的致病性密切相关,但不是决定性因子。因此,这10株南方虾源哈维氏弧菌菌株的致病性差异应由这8种常见毒力因子以外的未知或未检测到的因子所决定。生化特征分析显示,所有菌株中只有弱毒株Vh21229不能利用D-甘露糖、蔗糖、D-海藻糖,而且只有其赖氨酸脱羧酶反应至阳性,而其它菌株均为阴性,推测导致哈维氏弧菌菌株生化特性改变的某种因子可能对菌株的致病性也产生了影响。药敏实验表明,10株哈维氏弧菌均对环丙沙星、氯霉素、恩诺沙星、美罗培南、头孢曲松、多西环素、头孢吡肟、诺氟沙星敏感,而对氨苄西林耐受性强,表明在虾类养殖过程中应当严格规范和控制抗菌药物尤其是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致病性 毒力基因 药敏实验 生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在拟穴青蟹体内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俊芳 房文红 +3 位作者 胡琳琳 周帅 李新苍 朱磊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5,共5页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因肉质鲜美、生长快速而成为我国主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蟹类,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问题也越发严重。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定量PCR跟踪检测的方法,研究了拟穴青蟹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易...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因肉质鲜美、生长快速而成为我国主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蟹类,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问题也越发严重。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定量PCR跟踪检测的方法,研究了拟穴青蟹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易感性和WSSV在拟穴青蟹体内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拟穴青蟹是WSSV的自然宿主,自然携带率为8.47%。WSSV可通过口服途径感染拟穴青蟹,并在拟穴青蟹体内快速增殖,注射感染5 d后,病毒量达到感染1d时的1.1×109倍,当病毒累积到一定量后即可致死拟穴青蟹。研究表明,拟穴青蟹是WSSV的天然宿主,在虾蟹混养过程中可以通过摄食WSSV感染虾而带毒或发病,并因此成为WSSV传播媒介,从而对虾蟹混养条件下WSSV的防治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拟穴青蟹 感染 体内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