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术前眼压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房城伯
周艳峰
廖荣丰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57-260,共4页
-
基金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研基金(2015xkj100)。
-
文摘
目的探讨术前眼压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4例(86只眼),其中高眼压组42例(43只眼)(术前经常规降眼压处理后眼压仍>40 mmHg;高眼压持续3 d以上),眼压控制组42例(43只眼)(术前眼压控制<40 mmHg)。两组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高眼压组术后3个月视力较术前提高、不变和下降的比例分别为72%、21%和7%,与眼压控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96,P=0.273);两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高眼压组高眼压发生率大于眼压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44);术后3个月两组眼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7,P=0.2163)。高眼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6%,眼压控制组并发症发生率9.3%,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7.026,P=0.008)。结论对术前眼压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眼压保留患者视功能,但在围手术期内要加强抗炎治疗,积极处理并发症。
-
关键词
眼压
青光眼
闭角型
急性
复合小梁切除术
治疗效果
-
Keywords
Intraocular pressure
Glaucoma
Gngle-closure
Acute
Compound trabeculectomy
Treatment effect
-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氧化剂对准分子激光兔角膜切削术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房城伯
陈逖
朱美玲
陶黎明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65-270,共6页
-
基金
卫生部科研中标课题基金资助(91309276)
-
文摘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凋亡机制介导的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的作用,以及局部应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Vit C)、维生素E(Vit E)对术后角膜的影响。方法将28只兔分成3组,其中4只为正常对照;其余24只实验兔分成2组,每组12只,行双眼-5.0 DPRK。一组术后左眼每日结膜下注射VitC 0.1g,右眼为对照;另一组术后左眼每日结膜下注射VitE 25mg,右眼为对照。于术后1、3、7、14d测定角膜组织超氧化物歧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变化,同时术后定期制作病理切片,检测角膜基质细胞数量,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角膜细胞凋亡,光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定量统计比较凋亡水平差别。结果(1)PRK术后1、3d角膜SOD、GPx活性小于对照组(P〈0.05),MDA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应用抗氧化剂组其角膜SOD、GPx活性高于单纯激光组(P〈0.05),MDA水平低于单纯激光组(P〈0.05)。(2)角膜基质细胞凋亡在1~14d均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别(P〈0.01),在应用抗氧化剂组角膜基质细胞凋亡较单纯激光组减少(P〈0.05)。(3)术后角膜基质细胞数增加,应用抗氧化剂组角膜基质细胞增生较单纯激光组减少(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早期,角膜存在着脂质过氧化形式介导的自由基性的组织损伤破坏,促进角膜细胞的凋亡;局部应用抗氧化剂VitC、VitE能早期减轻PRK术后炎性反应,降低角膜过氧化损伤,阻止术后细胞凋亡,减轻角膜基质反应性过度增生,降低术后屈光回退和haze形成。
-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角膜细胞凋亡
抗氧化剂
实验兔
角膜基质细胞凋亡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正常对照组
缺口末端标记法
-
Keywords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Free oxygen radical
Apoptosis
Antioxidant
-
分类号
R779.63
[医药卫生—眼科]
R779.65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目标导学模式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 3
-
-
作者
房城伯
李寿玲
龚健杨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
出处
《安徽医学》
2017年第3期372-374,共3页
-
基金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5xkj100)
-
文摘
目的探讨目标导学模式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4个班的126名学生为试验组,实施目标导学教学方法;另选取同级4个班128名学生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通过教学满意度调查和考试成绩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眼科学》理论考试平均分数为(87.13±5.8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P<0.05)。试验组教学对象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目标导学
教学模式
眼科学教学
-
Keywords
Target guidance
Teaching model
Ophthalmology teaching
-
分类号
R-4
[医药卫生]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Crawford三角互联额肌悬吊术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施凌平
徐勇玲
方文莉
房城伯
程翠国
-
机构
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眼科
-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6期392-392,共1页
-
-
关键词
Crawford三角
额肌悬吊术
先天性上睑下垂
-
分类号
R777.150.5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白色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术临床报告
- 5
-
-
作者
施凌平
方雯莉
徐勇玲
房城伯
李百林
-
机构
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眼科
安徽省岳西县店前中心医院
-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5期435-436,共2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白色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出方法。方法 采用“截囊—吸皮质—再截囊”完成此类病人的截囊 ,用“挖碗— 12点核下乳化 +削梨”的超声乳化方法吸出核。总结此类病例 17只眼 ,老年性白内障 16只眼 ,并发性白内障 1只眼 ;术前视力均为光感。结果 术后第 1天裸眼视力 >0 .5者 9只眼占 5 3% ,其中 1.0以上者 1只眼 ;术后 1周裸眼视力≥ 0 .5者 14只眼占 82 % ,其中 1.0以上者 2只眼。术中后囊膜破裂 1只眼 ,瞳孔轻度缺损 2只眼 ,前房积血 °2只眼 ,无 1例发生角膜失代偿。结论 超声乳化术是治疗白色白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
-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
超声乳化术
治疗
-
Keywords
Cataract extraction White Phacoemulsification
-
分类号
R779.66
[医药卫生—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