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宁河断裂带应力集中与发震机制的数值模拟分析
1
作者 房冬恒 王运生 乔国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安宁河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的多发地带。通过对安宁河断裂带构造格架的研究,对发震机制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概念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证实了在现今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在5~10km深度范围内于断层交汇部位应力高度集中,因此,安... 安宁河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的多发地带。通过对安宁河断裂带构造格架的研究,对发震机制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概念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证实了在现今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在5~10km深度范围内于断层交汇部位应力高度集中,因此,安宁河断裂带强震主要局限在于其它方向断层的交汇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断裂带 应力集中 发震机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某水电站深风化现象及其机理浅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和忠 王运生 +2 位作者 房冬恒 邓明森 杜其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对西南某电站坝区谷底存在的深风化现象,通过系统的地质测绘、钻孔资料及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勘探结果与室内测试分析,分析深风化现象特征与分布,并对这种深风化、软化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坝区谷底为多期侵... 对西南某电站坝区谷底存在的深风化现象,通过系统的地质测绘、钻孔资料及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勘探结果与室内测试分析,分析深风化现象特征与分布,并对这种深风化、软化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坝区谷底为多期侵入活动改造的古老岩体,不同期次岩体接触面因结合力较弱成为挤压破碎带,后期的构造活动使该破碎带岩体在中等围压下进一步破碎,并经中更新世以来的长期风化与软化形成现今的深风化囊。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并不妨碍该坝作为低堆石坝的坝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风化 EH-4 挤压破碎带 形成机制 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