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戴韶华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4-167,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需要全社会的认同,大学生对此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特别是理想信仰方面的塑造关系国家的未来,就须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需要一种有机的连接和层级的接续。在学校的管理和思政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的变化和高职学生思想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需要全社会的认同,大学生对此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特别是理想信仰方面的塑造关系国家的未来,就须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需要一种有机的连接和层级的接续。在学校的管理和思政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的变化和高职学生思想的实际,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理想信念 高职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色、地位与权威、责任——党的执政能力与社会矛盾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戴韶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43,共4页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它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 ,但这不仅是现实的需要 ,更是走出治乱循环周期律、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考虑。因此 ,在社会分化的背景下 ,调整党的角色和地位、权力和利益 ,维护不同...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它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 ,但这不仅是现实的需要 ,更是走出治乱循环周期律、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考虑。因此 ,在社会分化的背景下 ,调整党的角色和地位、权力和利益 ,维护不同阶层的利益 ,协调各阶层之间的矛盾 ,建立公平、合理的资源、机会配置制度以及不同阶层在表达、维护自身权益等方面的机制 ,显得尤为重要 ,这要求党增强自身权威的同时 ,整合不同阶层的利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能力 社会矛盾 利益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层分化与意识形态的发展
3
作者 戴韶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阶级、阶层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基于财产、地位等的区别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既具有客观基础,又由于作为一种理论分析方法而具有了主观性。正是由于这种主观认识、理解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在社会制度发展上的对立和冲突以及自身... 阶级、阶层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基于财产、地位等的区别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既具有客观基础,又由于作为一种理论分析方法而具有了主观性。正是由于这种主观认识、理解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在社会制度发展上的对立和冲突以及自身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没有或不愿反映社会分化的现实,统治者力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现实。事实上,只有使意识形态符合阶级、阶层发展的实际,才能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促进社会在稳定协调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社会阶层 生活方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