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共常委会体制与执政架构的制度运作 被引量:6
1
作者 戴辉礼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4,共6页
作为当代中国的核心权力体制,常委会体制是理解中国模式的一把钥匙。党正是通过常委会体制来引领归口管理制、党管干部制以及党组制的运作,从而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归口管理是党介入国家公共权力系统,实施对国家事务的全面领导的... 作为当代中国的核心权力体制,常委会体制是理解中国模式的一把钥匙。党正是通过常委会体制来引领归口管理制、党管干部制以及党组制的运作,从而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归口管理是党介入国家公共权力系统,实施对国家事务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各级党委常委会通过常委分工领导制、对口设部以及领导小组制来具体实现归口管理。正是通过各级党委常委会事实上的干部任免与监督权,中国共产党最终掌控和驱动着整个国家政治权力体系的运行。党组源于其所属党委的直接授权而产生,其所属党委的常委会是党组的直接支配主体。正是通过这一权力结构关系,通过党组实现党对该部门的实际领导。归口管理制和党管干部制也正是通过党组制来具体实施和发挥作用。中共常委会体制尽管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制度优势,但对于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大目标来说,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委会体制 执政架构 归口管理制 党管干部制 党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从严治党的治理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8
2
作者 戴辉礼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7,共6页
全面从严治党是政党治理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治理理论是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全面从严治党内含着丰富的治理要义。在治党主体上,强调自我主导、人民群众参与,体现主导性和合作性;在治党对象上,强调全体纳入... 全面从严治党是政党治理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治理理论是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全面从严治党内含着丰富的治理要义。在治党主体上,强调自我主导、人民群众参与,体现主导性和合作性;在治党对象上,强调全体纳入、拒绝例外,体现全员性;在治党内容上,强调全面覆盖、不留空白,体现整体性;在治党方式上,强调多管齐下、从严治理,体现综合性;在治党目标上,强调提升执政能力,体现先进性和合法性。在坚持思想建党的前提下,立足于国情和党情实际,全面从严治党在实践中需要坚持领导带头,构建责任机制;坚持发扬民主,构建动力机制;坚持制度治理,构建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政党治理 治理现代化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亨廷顿政治秩序模型的逻辑、内在困境及其启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戴辉礼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1,共4页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模型构建的逻辑基础可以概括为三句话,那就是:社会变迁是根源,稳定政治秩序是目标,权威与制度化是保障。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深入分析他的政治秩序理论模型,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与内在困境,主要体现在...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模型构建的逻辑基础可以概括为三句话,那就是:社会变迁是根源,稳定政治秩序是目标,权威与制度化是保障。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深入分析他的政治秩序理论模型,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与内在困境,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社会变迁与政治动乱之间的关系、秩序与自由之间的选择、政体形式与国家能力的关系。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模型存在的内在困境,本质上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困境。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模型及其困境对中国的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启示在于:实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平衡与良性互动,是中国政治稳定和顺利实现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条件,"强国家—强社会"的模式是中国政治发展的理想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 政治秩序模型 逻辑困境 国家与社会关系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委制优势形成的历史逻辑与内在机理论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戴辉礼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28,共6页
党委制是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的关键制度安排,是认识和理解现当代中国政治不可或缺的政治概念。深刻把握党的领导制度优势,首先要从党委制着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委制都发挥着政治领导、组织权力、社会动员、协调... 党委制是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的关键制度安排,是认识和理解现当代中国政治不可或缺的政治概念。深刻把握党的领导制度优势,首先要从党委制着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委制都发挥着政治领导、组织权力、社会动员、协调关系等重大政治功能,体现出显著的制度优势。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选择和确立党委制,契合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使命要求。其优势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中国共产党党委制选择与优势形成的内在机理,就在于其本质是民主集中制的制度载体。党委制优势在根本上源于民主集中制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委制 制度优势 历史逻辑 内在机理 民主集中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国家构建与民主化浅析——欧洲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戴辉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9-66,共8页
欧洲的经验表明,构建现代国家与民主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从过程的角度来说,欧洲现代国家构建内在包含着民族-国家构建和民主-国家构建的双重要素。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基本制度框架的形成在时间上早于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在逻辑... 欧洲的经验表明,构建现代国家与民主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从过程的角度来说,欧洲现代国家构建内在包含着民族-国家构建和民主-国家构建的双重要素。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基本制度框架的形成在时间上早于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在逻辑上优先于公共权力的民主化。从国家构建动力的角度来看,民主化抗争是现代国家构建的重要推动力,其不仅推动了欧洲国家的民主转型,而且促进了众多的民生制度建设。从国家能力与民主化的关系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强国家能力是公共权力民主化的前提与基础,另一方面,公共权力民主化是增强国家能力的重要条件。欧洲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经验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的启示在于,现代国家构建与公共权力民主化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能够达到辩证统一,因此,中国应该把现代国家建设和发展民主政治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构建 民主化 民族-国家 国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党体制影响国家能力的机制论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戴辉礼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7,共6页
政党体制作为连接国家和社会的关键性机制,是解释国家能力强弱问题的重要变量,但在"国家中心主义""社会中的国家"等主流解释路径中却未受到重视。政党体制实际上深深影响和制约着现代国家政治运行的全过程。政党体... 政党体制作为连接国家和社会的关键性机制,是解释国家能力强弱问题的重要变量,但在"国家中心主义""社会中的国家"等主流解释路径中却未受到重视。政党体制实际上深深影响和制约着现代国家政治运行的全过程。政党体制通过政治权力构建、社会整合以及政策供给三个重要机制对国家能力产生影响。政党体制通过主导政治权力构建为国家能力奠定结构—制度基础;通过社会整合提高国家制度体系有效克服社会性约束的能力;通过政策供给,在综合社会意愿基础上促进国家意志的贯彻。在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政党体制的完善和执政党自身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体制 国家能力 机制 国家建构 社会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有效集中到权威丧失——苏联共产党领导核心制的历史轨迹及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戴辉礼 《湖湘论坛》 CSSCI 2017年第4期61-67,共7页
政党的领导核心是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自列宁时期始,苏共领导核心的制度安排曾对前苏联有效集中权力进行现代国家建构起到过巨大作用。但斯大林时期领导核心制逐步异化为个人集权和专制,从根本上背离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基本精... 政党的领导核心是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自列宁时期始,苏共领导核心的制度安排曾对前苏联有效集中权力进行现代国家建构起到过巨大作用。但斯大林时期领导核心制逐步异化为个人集权和专制,从根本上背离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基本精神。从1953年斯大林逝世直至苏联解体的30多年里,要么重复斯大林的覆辙,要么陷入极端民主化和抛弃民主集中制的另一极端,领导核心制实际上处于虚化状态,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贯彻,最终导致苏共权威丧失,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苏共领导核心制从有效集中到权威丧失的历史给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以深刻启示,那就是必须高度重视领导核心问题,必须正确处理领导核心和集体领导的关系,必须建立和完善制度化的权力交接机制,必须重视政治领袖的成长和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共产党 领导核心制 民主集中制 有效集中 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国家构建与民主化中的欧洲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戴辉礼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49-56,共8页
欧洲的经验表明,构建现代国家与民主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从过程的角度来说,欧洲现代国家构建内在包含着民族-国家构建和民主-国家构建的双重要素。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基本制度框架的形成在时间上早于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在逻辑... 欧洲的经验表明,构建现代国家与民主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从过程的角度来说,欧洲现代国家构建内在包含着民族-国家构建和民主-国家构建的双重要素。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基本制度框架的形成在时间上早于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在逻辑上优先于公共权力的民主化。从国家构建动力的角度来看,民主化抗争是现代国家构建的重要推动力,它不仅推动了欧洲国家的民主转型,而且促进了众多的民生制度建设。从国家能力与民主化的关系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强国家能力是公共权力民主化的前提与基础,另一方面,公共权力民主化是增强国家能力的重要条件。欧洲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经验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的启示在于:现代国家构建与公共权力民主化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能够达到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构建 民主化 民族-国家 国家能力 欧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向实践转化的党校路径论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戴辉礼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29,共5页
作为当代中国政治体系中的特色制度安排,党校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转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孵化器"作用,是观念力量推动实践创新的必要中介环节。党校担负着党政精英"再政治化"、理论研究、政治宣传以及决策咨询... 作为当代中国政治体系中的特色制度安排,党校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转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孵化器"作用,是观念力量推动实践创新的必要中介环节。党校担负着党政精英"再政治化"、理论研究、政治宣传以及决策咨询的重要功能,这决定其必然成为科学发展观向实践转化的重要场域。党校主要通过两种具体路径来推进科学发展观向实践转化:一是干部培训路径,即通过理论教育、能力培养和党性教育来达到参训干部的"再政治化"目标,使其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动主体;二是决策咨询路径,即通过专题调查、课题研究、提供决策参考建议来推动科学决策。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要充分发挥党校在科学发展观向实践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增强重视程度、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优化培训资源、推进内部管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校 科学发展观 实践转化 “再政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全委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逻辑、障碍及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辉礼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48,共6页
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强化全委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实际上是基于两种内在逻辑——委托代理和党内民主逻辑。全委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根源于三方面的结构性障碍,即非常设的功能性会议定位障碍、内部结构障碍以及微... 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强化全委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实际上是基于两种内在逻辑——委托代理和党内民主逻辑。全委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根源于三方面的结构性障碍,即非常设的功能性会议定位障碍、内部结构障碍以及微观机制障碍。因此,要真正发挥全委会的功能,必须对党组织权力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结构性调整。通过权力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使得全委会成为真正兼具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委员会式的制度结构。其具体推进路径可尝试将全委会调整为制度化的常设性会议,然后从规模、成员结构以及建立内设工作委员会等方面来调整其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全委会决策机制和创新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委会 决策和监督 委托代理 结构性障碍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支配与国家利益:韦伯政治思想中的逻辑关联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辉礼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9年第6期57-64,共8页
韦伯的政治思想涉及到国家、权力、支配、合法性、官僚制、议会制和民主等众多概念,体现着复杂性。实际上,韦伯构建的以权力支配为核心的政治理论体系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即政治的终极价值(表现为国家利益)具有绝对优先性,权力及支配... 韦伯的政治思想涉及到国家、权力、支配、合法性、官僚制、议会制和民主等众多概念,体现着复杂性。实际上,韦伯构建的以权力支配为核心的政治理论体系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即政治的终极价值(表现为国家利益)具有绝对优先性,权力及支配结构(表现为官僚制)只是达致国家利益的手段而已,而国家利益的实现需要善于运用权力进行支配活动的政治家,政治家的产生和培养需要良好的政治教育,特别是需要一个强大的议会制。弄清这一内在的逻辑关联是深入理解韦伯政治思想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 权力 支配 国家利益 政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
12
作者 戴辉礼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5,共6页
就政治学角度而言,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核心目标就是构建现代国家。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进程看,邓小平面临着解构全能主义政治结构和构建现代国家制度的双重任务和使命。邓小平将其思想理念转化为现实力量,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消... 就政治学角度而言,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核心目标就是构建现代国家。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进程看,邓小平面临着解构全能主义政治结构和构建现代国家制度的双重任务和使命。邓小平将其思想理念转化为现实力量,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消解全能主义,促进了现代国家构建的社会基础的形成,初步奠定和塑造了国家治理理性化的基本框架,并推进了统一的主权国家建构,从而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大转型,在构建现代国家进程中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邓小平关于现代国家构建的理念及贡献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历史遗产,为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现代国家 制度构建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力提升的历程与经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同昌 戴辉礼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30,共7页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通过提升基层组织力来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基层组织力提升可以分为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开创、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尤其是新时代的飞跃几个大的历史阶段。基层组织力提升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必须加...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通过提升基层组织力来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基层组织力提升可以分为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开创、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尤其是新时代的飞跃几个大的历史阶段。基层组织力提升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党员质量,必须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必须以实现群众利益为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珍 戴辉礼 葛湘群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4期48-49,共2页
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互联网的严重问题。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安全问题成为构建数字化校园的重点考虑问题。本文阐述了数字化校园中的安全隐患,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 网络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