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环锭纱的发展方向 |
戴自怡(译)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0 |
|
2
|
应用于纺织业的共焦荧光显微镜术 |
M. Abu-Rous
K. Christian Schuster
W. Adlassnig
I. Lichtscheidl
戴自怡(译)
行兰(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8 |
2
|
|
3
|
从纺织废料中提取的长碳纤维 |
G.Ortlepp
R.Lützkendorf
戴自怡(译)
李毓陵(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7 |
2
|
|
4
|
纺粘和熔喷技术的未来 |
H.G.Geus
戴自怡(译)
行兰(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8 |
1
|
|
5
|
Autocoro的染色筒子 |
W.Jansen
戴自怡(译)
理敏(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7 |
1
|
|
6
|
纱罗织造——用新技术革新老工艺 |
R. Kleicke
H. Lotzmann
K. Metzkes
G. Hoffmann
C. Cherif
戴自怡(译)
理敏(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7 |
1
|
|
7
|
聚酰胺纤维的市场容量——循环与发展趋势 |
P. Driscoll
戴自怡(译)
李毓陵(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7 |
1
|
|
8
|
织造泡泡纱的剑杆织机 |
R.Vogel
戴自怡(译)
李毓陵(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7 |
0 |
|
9
|
PET和PPS纱的最新进展 |
J.Dortmans
戴自怡(译)
李毓陵(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8 |
0 |
|
10
|
COM4纱在织造和织物设计中的应用 |
H.Schwippl
U.Nick
戴自怡(译)
李毓陵(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9 |
0 |
|
11
|
精纺纱和粗纺纱冷上浆的实践经验 |
H.Bauer
Albon-Chemie
Ludwig-E
戴自怡(译)
李毓陵(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7 |
0 |
|
12
|
对工程专有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
F.Muzadique
戴自怡(译)
李毓陵(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8 |
0 |
|
13
|
莱卡/棉包芯纱的捻接技术 |
D.P.Gon
R.K.Nayak
戴自怡(译)
李毓陵(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8 |
0 |
|
14
|
ITMA 2007:纺纱工程的发展趋势 |
U.Heitmann
戴自怡(译)
李毓陵(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8 |
0 |
|
15
|
纤维基材料的仿生学研究动向 |
T. Stegmaier
V. von Arnim
M. Linke
M. Milwich
J. Sarsour
A. Scherrieble
P. Schneider
H. Planck
戴自怡(译)
李毓陵(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7 |
0 |
|
16
|
环锭纱的发展方向 |
H.Stahlecker
戴自怡(译)
李毓陵(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6 |
0 |
|
17
|
纺织业优化潜能 |
F.P.Tolksdorf
戴自怡(译)
李毓陵(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9 |
0 |
|
18
|
紧跟潮流的环锭纺纱系统 |
S. Rufo
戴自怡(译)
李毓陵(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9 |
0 |
|
19
|
创新的提花织造技术 |
R.Wilfert
戴自怡(译)
李毓陵(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7 |
0 |
|
20
|
金属过滤器的不完全清洁对聚合物生产厂操作成本的影响 |
R.Smith
戴自怡(译)
申熠(校)
|
《国际纺织导报》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