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损伤控制急救严重腹部创伤192例 被引量:26
1
作者 戴睿武 汤礼军 +4 位作者 何发群 黎冬暄 赵铁军 邹树 马啸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217-219,230,共4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DC)急救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将损伤控制急救应用于19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192例患者均完成院前急救,186例完成损伤控制性手术(DCO)救治,184例进入外科重症监护病...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DC)急救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将损伤控制急救应用于19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192例患者均完成院前急救,186例完成损伤控制性手术(DCO)救治,184例进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复苏,177例接受不同方式的再次确定性手术治疗。急救过程中,各项异常指标在DCO后72h内逐渐恢复正常。治愈出院174例(90.6%),其中再次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2.3%),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12例(6.2%),死亡原因与损伤控制急救技术无关。结论:符合指征的严重腹部创伤的患者,应积极选择适宜的损伤控制急救方式,并应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和程度,分步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 损伤控制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头结核并发梗阻性黄疸的内镜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治疗
2
作者 戴睿武 张炳印 +4 位作者 黎冬暄 赵铁军 邹树 马啸 汤礼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7-719,72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治疗胰头结核并发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内镜置入胆道塑料支架的16例胰头结核并发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效果。结果所有患者(100%,16/16)均在内镜下成功安置胆道塑料支架,平...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治疗胰头结核并发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内镜置入胆道塑料支架的16例胰头结核并发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效果。结果所有患者(100%,16/16)均在内镜下成功安置胆道塑料支架,平均操作时间11.6min。术后腹痛缓解(中位时间4.6d),黄疸明显减轻(血清胆红素中位完全恢复时间28d),胰头包块缩小50%的中位时间65.8d;胰头形态完全恢复时间中位时间169.2d,塑料支架平均放置时间102.6d。抗结核药物治疗1年后随访,所有患者痊愈。并发症情况,1例(6.25%,1/16)安置胆道塑料支架后第2天出现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处出血,内镜下电凝止血后好转;3例(18.75%,3/16)分别在安置后26、61及69d发生塑料支架堵塞,对症治疗后恢复通畅引流。结论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胰头结核并发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伤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结核 梗阻性黄疸 内镜胆道引流 胆道塑料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法辅助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并狭窄 被引量:3
3
作者 骆助林 田伏洲 +4 位作者 汪涛 刘湘林 戴睿武 程龙 黄竹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法辅助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并狭窄的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1例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均采用手术切开狭窄部,术中视情况切除部分肝脏,经胆道镜...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法辅助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并狭窄的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1例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均采用手术切开狭窄部,术中视情况切除部分肝脏,经胆道镜取石后行肝管空肠吻合,并于吻合口内放置扩张球囊,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定期行球囊渐进性扩张,随访观察1~5年,治愈14例,好转6例,出现并发症1例。结论辅助球囊扩张法是一种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并狭窄较为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肝内 结石 狭窄 气囊扩张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面积控制大鼠胰腺创伤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海林 肖和达 +3 位作者 邓超 刘卫辉 汤礼军 戴睿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新型大鼠单纯胰腺创伤模型,并基于损伤面积评估其伤情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采用自主研发多功能撞击仪的3 cm^2(3 cm^2致伤面积组)和6 cm^2(6 cm^2致伤面积组)撞击头,分别挤压各组处于开腹状态的胰腺,使之在400 ...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新型大鼠单纯胰腺创伤模型,并基于损伤面积评估其伤情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采用自主研发多功能撞击仪的3 cm^2(3 cm^2致伤面积组)和6 cm^2(6 cm^2致伤面积组)撞击头,分别挤压各组处于开腹状态的胰腺,使之在400 k Pa的压强下形成不同面积的损伤,并设置对照组;建模24 h后观察各组大鼠存活率、一般情况、大体病理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检测血钾、血钙的浓度和血清、腹水中淀粉酶及脂肪酶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 cm^2和6 cm^2致伤面积组均能形成明显的损伤(P<0.05),其中,与3 cm^2致伤面积组比较,6 cm^2致伤面积组损伤更显著(P<0.05)。与3 cm^2致伤面积组相比,6 cm^2致伤面积组大鼠存活率、血钾及血钙水平更低(P均<0.05),一般情况更差,损伤性病理改变的范围及程度更大,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更高(P均<0.05)。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损伤面积控制的大鼠胰腺创伤模型。该模型简单、有效、可控性及可重复性好,适合用于伤情演化机制和创伤施救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创伤模型 损伤面积 伤情评估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干细胞组织来源与分子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海林 戴睿武 《肝胆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477-480,共4页
胰腺疾病如胰腺创伤、胰腺炎、胰腺肿瘤和糖尿病等所致的胰腺损伤可引发机体内外分泌的紊乱并危害人类健康,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胰腺疾病的治疗效果总体来讲不甚理想。即使当前移植领域的技术有了极大发展,然而由于胰腺移植供体不足和排... 胰腺疾病如胰腺创伤、胰腺炎、胰腺肿瘤和糖尿病等所致的胰腺损伤可引发机体内外分泌的紊乱并危害人类健康,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胰腺疾病的治疗效果总体来讲不甚理想。即使当前移植领域的技术有了极大发展,然而由于胰腺移植供体不足和排异反应等切实问题尚不能解决,故未在临床上开展。因此治疗手段的研究还需另辟蹊径,近年来随着胚胎发生学的研究和细胞工程、组织工程技术等再生医学领域的发展,各领域研究者都把干细胞视为组织器官损伤修复与功能恢复的最理想种子细胞。这为胰腺损伤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