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维CT血管造影评估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陶景山 臧晓进 +1 位作者 戴益盛 刘斌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443-448,共6页
目的应用动态四维CT血管造影(4D-CTA)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并分析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9月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最终纳入研究的47例AIS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影像学变量资料。所... 目的应用动态四维CT血管造影(4D-CTA)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并分析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9月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最终纳入研究的47例AIS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影像学变量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发病4.5h内接受4D-CTA检查,应用多时相CTA(mCTA)脑侧支循环评分与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rLMC)评分对AIS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进行评估,并采用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其神经功能预后。根据mR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19例)与侧支循环良好组(28例)。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指标,并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与侧支循环良好组相比,侧支循环不良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高,半影体积(Tmax>6 s)及梗死核心体积(rCBF<30%)更大,错配比更小,mCTA评分、rLMC评分及90d mRS评分更低(P<0.05)。mCTA评分与基线NIHSS评分、半影体积(Tmax>6 s)、梗死核心体积(rCBF<30%)、错配比呈负相关;与rLMC评分、90 d mRS评分呈正相关。rLMC评分与基线NIHSS评分、半影体积(Tmax>6s)、梗死核心体积(rCBF<30%)、错配比、90 d mRS评分均呈负相关;与mCTA评分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CTA评分、基线NIHSS评分均是预测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指标。ROC结果显示,mCTA评分+基线NIHSS评分联合预测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价值较单一指标更佳,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92.4%。结论mCTA评分+基线NIHSS评分预测AIS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具有更好的价值,当mCTA脑侧支循环评分≤3分、基线NIHSS评分>5分时,预示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侧支循环状态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变性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多模态CT评估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戴益盛 苗重昌 顾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726-730,共5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变性(WML)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多模态CT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58例单侧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于发病16h内行多模态CT检查。利用后处理工作站获得CTP灌注参数及4D-CTA图像,用AST... 目的探讨脑白质变性(WML)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多模态CT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58例单侧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于发病16h内行多模态CT检查。利用后处理工作站获得CTP灌注参数及4D-CTA图像,用ASTIN/SIR评分量表评估侧支循环。依据Fazekas量表评估患者WML的严重程度。动脉机械取栓术后48 h内行MRI检查,评估最终梗死体积。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WML与侧支循环及CTP灌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Wilcoxon对符号秩检验及Bland-Altman分析进行WML轻重组间预估梗死核心体积和最终梗死体积的差异性及一致性检验。结果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与室周脑白质变性(pWML)的严重程度无关,而与深部脑白质变性(dWML)的严重程度负相关。预估梗死核心体积和最终梗死体积在WML轻度组无明显差异,而在重度组有明显差异。结论pWML、dWML与侧支循环的相关性存在差异;WML的严重程度会影响多模态CT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能否受益于机械取栓术的评估,影响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脑白质变性 侧支循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