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窟野河水沙特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戴明英 陈发中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22-24,共3页
80年代以来窟野河水沙明显减少。经对降雨、径流、输沙及其组成特性的分析看出,水沙变化主要来自降雨量的减少和雨量分配的调整,场次暴雨减少了。从目前看,暴雨过程中的水沙关系基本未变,一旦遭遇暴雨,仍可能形成大水大沙;当降... 80年代以来窟野河水沙明显减少。经对降雨、径流、输沙及其组成特性的分析看出,水沙变化主要来自降雨量的减少和雨量分配的调整,场次暴雨减少了。从目前看,暴雨过程中的水沙关系基本未变,一旦遭遇暴雨,仍可能形成大水大沙;当降雨较小时,水沙有减少的迹象,反映了水保设施的作用和局限性。泥沙组成与洪水有关,粗粒径泥沙来自较大的洪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径流 输沙 暴雨 洪水 窟野河 水沙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康玲玲 董飞飞 +4 位作者 王云璋 陈江南 鲍宏 戴明英 曾茂林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33,共4页
根据归纳出的建立蓄水拦沙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结合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二副区的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经济情况,分别建立了丘一区和丘二区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拦沙指标体系,其中淤地坝的拦泥指标与坝地面积建立了指数函数关系。将... 根据归纳出的建立蓄水拦沙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结合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二副区的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经济情况,分别建立了丘一区和丘二区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拦沙指标体系,其中淤地坝的拦泥指标与坝地面积建立了指数函数关系。将所建蓄水拦沙指标体系应用于属于丘一区的三川河流域,计算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三川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效益较为显著,尤其是80年代和90年代,其拦沙效益和蓄水效益大幅度提高,这与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的增长幅度基本一致,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但所建指标体系的适用性还需作进一步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拦沙 指标体系 水土保持措施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水沙变化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发中 戴明英 吴卿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6-18,共3页
由于受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以及下垫面的不同,渭河流域水沙异源,西北多沙,东南多水。70年代以来,渭河水沙发生了较大变化,水沙量不断减少,但水量减少幅度大于沙量,而且较小流量级输沙百分比增加。1986~1996年,渭河... 由于受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以及下垫面的不同,渭河流域水沙异源,西北多沙,东南多水。70年代以来,渭河水沙发生了较大变化,水沙量不断减少,但水量减少幅度大于沙量,而且较小流量级输沙百分比增加。1986~1996年,渭河发生大洪水较少,洪水量也较小,但高含沙洪水仍然存在,而且含沙量增加,输沙量也很大,特别是以泾河来水为主时,常出现高含沙水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 沙量 水沙异源 渭河 水沙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指标在三川河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康玲玲 李莉 +4 位作者 刘立斌 王云璋 陈江南 戴明英 曾茂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6-88,214,共4页
应用三川河流域所对应的不同降水条件、不同措施质量等级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指标,计算分析了流域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结果表明,70年代以来三川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效益较为显著。尤其是80、90年代,其拦沙效益平均较70年代提... 应用三川河流域所对应的不同降水条件、不同措施质量等级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指标,计算分析了流域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结果表明,70年代以来三川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效益较为显著。尤其是80、90年代,其拦沙效益平均较70年代提高20%以上,而80、90年代的蓄水效益分别较70年代增大1倍和3倍左右。并且与以往研究成果相比,本次计算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结果还是相对比较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拦沙指标 水土保持措施 蓄水拦沙效益 三川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泾河“2003·08”大暴雨看水保措施的蓄水保土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江南 左仲国 +2 位作者 王国庆 曾茂林 戴明英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22,共2页
据对泾河流域“2003·08”暴雨进行的调查,在此次暴雨中,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重要的蓄水保土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修建的梯田,其蓄水、保土效益分别是80年代以前梯田的1.63倍和1.40倍;人工林草当覆盖度大于40%时即有明显的蓄水保土... 据对泾河流域“2003·08”暴雨进行的调查,在此次暴雨中,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重要的蓄水保土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修建的梯田,其蓄水、保土效益分别是80年代以前梯田的1.63倍和1.40倍;人工林草当覆盖度大于40%时即有明显的蓄水保土效益,且效益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淤地坝的蓄水拦沙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水土保持措施 蓄水保土 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保措施蓄水拦沙指标体系的建立
6
作者 康玲玲 孙晓泉 +4 位作者 鲍宏喆 陈江南 王云璋 戴明英 曾茂林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7-29,共3页
根据以往研究成果归纳出建立水保措施蓄水拦沙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揭示差异性、遵循综合性、注重准确性、立足于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黄土高原沟壑区的自然情况,建立了该区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拦沙指标体系。黄土高原沟壑区梯田、造林、... 根据以往研究成果归纳出建立水保措施蓄水拦沙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揭示差异性、遵循综合性、注重准确性、立足于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黄土高原沟壑区的自然情况,建立了该区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拦沙指标体系。黄土高原沟壑区梯田、造林、种草的拦沙指标多小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相应措施的指标值,梯田的蓄水指标值大部分介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第二副区与第五副区之间,提出了应用该指标体系的主要工作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蓄水效益 拦沙效益 指标体系 黄土高原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支流基流的分割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戴明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40-43,共4页
黄河中游支流基流的分割及特性分析戴明英(黄委会水科院郑州450003)1降雨、径流与泥沙我们知道,下雨后河中会有水,但也有很多支流长时段不下雨时,河中的水仍在常流不断。以黄河中游部分地区为例,从北到南雨量递增,一般年... 黄河中游支流基流的分割及特性分析戴明英(黄委会水科院郑州450003)1降雨、径流与泥沙我们知道,下雨后河中会有水,但也有很多支流长时段不下雨时,河中的水仍在常流不断。以黄河中游部分地区为例,从北到南雨量递增,一般年雨量为300~600mm。一年中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支流 地下基流 分割 泥沙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辟第二课堂 加强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3
8
作者 戴明英 《教育与职业》 1988年第2期35-36,共2页
从文书档案班来看,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书档案专业知识,培养管理文书档案的能力。但是,沙市是个中小城市,中小单位比较多。学生毕业后,做专职文书档案员的不会太多。大部分学生除了管理文书档案外,还有可能要兼任秘书工作或政宣工作... 从文书档案班来看,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书档案专业知识,培养管理文书档案的能力。但是,沙市是个中小城市,中小单位比较多。学生毕业后,做专职文书档案员的不会太多。大部分学生除了管理文书档案外,还有可能要兼任秘书工作或政宣工作或打字员工作。这样,我们的毕业生对社会的需要,必须有较强的适应性。考虑文书档案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把文书档案专业所需要培养的能力分解为五个部分:文书处理能力,档案管理能力,写作能力,书法能力,打字能力。前两项能力,通过专业见习与实习,可以初步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书法 第二渠道 文书档案 党政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泥沙的成因分割估算模式
9
作者 戴明英 张厚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4-16,共3页
从降雨对径流的形成、坡面的侵蚀和泥沙的输移过程出发,将径流分割为地表径流及地下径流;将泥沙的输移过程分成依赖于降雨及地表径流的坡面产沙、地下径流冲沙和依赖于河川径流的河道输沙。利用实测资料建立了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坡... 从降雨对径流的形成、坡面的侵蚀和泥沙的输移过程出发,将径流分割为地表径流及地下径流;将泥沙的输移过程分成依赖于降雨及地表径流的坡面产沙、地下径流冲沙和依赖于河川径流的河道输沙。利用实测资料建立了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坡面产沙、河道输沙等成因分割估算模式,并以实例估算和分析了影响水沙变化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坡面产沙 河道输沙 分割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小北干流汇流区输沙计算方法
10
作者 戴明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34-36,共3页
由于小北干流汇流区复杂多变,给汇流区的冲淤计算和模拟带来诸多困难。文中模型将汇流区分成两股主要输沙河道,虚设各河道出口站,从汛期入手考虑了不同含沙量、河槽过流能力(漫滩)、河道连续冲刷河床粗化等因素的影响,着重模拟了... 由于小北干流汇流区复杂多变,给汇流区的冲淤计算和模拟带来诸多困难。文中模型将汇流区分成两股主要输沙河道,虚设各河道出口站,从汛期入手考虑了不同含沙量、河槽过流能力(漫滩)、河道连续冲刷河床粗化等因素的影响,着重模拟了1975年三门峡水库正常运用以后的状况。按粗、中、细泥沙分别建立了北干流河道及渭河河道的分河道、分组粒径泥沙逐日计算的半经验泥沙冲淤计算模型。验算结果符合实际,计算的过程及趋势与实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汇流区 泥沙研究 输沙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家峡水库运用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影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业安 潘贤娣 +1 位作者 韩少发 戴明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3-27,共5页
刘家峡水库调节径流对黄河河道冲淤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下游。从1969~1986年资料分析看出。由于刘家峡水库对径流的调节,总的是增加了下游河道的淤积;遇多沙系列年组,其影响较大,比无水库调节时每年平均增加淤积O.6亿t,占下游淤积总量的1... 刘家峡水库调节径流对黄河河道冲淤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下游。从1969~1986年资料分析看出。由于刘家峡水库对径流的调节,总的是增加了下游河道的淤积;遇多沙系列年组,其影响较大,比无水库调节时每年平均增加淤积O.6亿t,占下游淤积总量的12%,遇少沙系列年组,其影响较小,比无水库调节时每年平均增加淤积0.23亿t,占下游淤积总量的19万,1969~1986年刘家峡水库运用平均每年增加下游淤积0.34亿t,占下游淤积总量的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积 黄河下游河道 水库调节 河道冲淤 径流 资料分析 刘家峡水库 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