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探讨
1
作者
郑立明
刘津含
+3 位作者
李洪
柳龙根
郑国军
戴思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7-443,共7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IFN-α水平,以期为PBC致病机制的研...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IFN-α水平,以期为PBC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01-01/2024-06-30期间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初次诊断为PBC的住院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共收集到符合纳、排标准的152例PBC住院患者和9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病历资料。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检验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倾向性得分匹配平衡后,每组最终各纳入61例患者,确保了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在两组间均衡可比。结果分析显示,PBC患者外周血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31.9%vs 17.8%),以CD4^(+)T细胞升高为主(46.77%vs 41.19%),而CD8^(+)T细胞显著降低(19.73%vs 22.07%)。CD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T细胞和CD8^(+)PD-1^(+)T细胞明显升高,且CD8^(+)PD-1^(+)T细胞与PBC患者的肝脏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0.41)。CD4^(+)T细胞线粒体质量(MM)显著升高,而CD8^(+)T细胞MM及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未见异常改变。此外,PBC患者血浆中IL-4、IL-8、IL-10及IFN-α水平存在异常升高,IL-5和IL-1β与PBC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52)。结论PBC患者CD4^(+)T细胞过度活化和增殖,CD8^(+)T细胞受到抑制,PD-1的高表达导致T细胞耗竭,揭示了PBC患者的免疫状态发生显著改变,这种改变与疾病的进展相关。此外,细胞因子可能参与PBC的免疫调节过程,对疾病的致病机制产生影响。通过对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监测,有助于评估PBC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疾病活动性,从而指导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筋刺法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
被引量:
57
2
作者
刘未艾
岳增辉
+3 位作者
付磊
戴思佳
陈建宏
贺新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9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基础康复组(n=30)、巴氯芬组(n=30)和针药结合组(n=30)。三组均予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针药结合组加经筋...
目的观察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9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基础康复组(n=30)、巴氯芬组(n=30)和针药结合组(n=30)。三组均予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针药结合组加经筋针刺和加味芍药甘草汤口服,巴氯芬组加巴氯芬口服。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并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基础康复组总有效率53.3%,巴氯芬组66.7%,针药结合组86.7%。三组治疗后MAS、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6.500,P<0.001),针药结合组评分最优(F>12.332,P<0.001)。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结合中医针刺和中药能更好缓解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经筋刺法
加味芍药甘草汤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足下垂助行仪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18
3
作者
何可
艾坤
+7 位作者
谭洁
曾序求
刘小卫
李悦兵
邓石峰
朱诗林
戴思佳
张泓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观察足下垂助行仪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纳入观察的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踝关节的系列强化训练,观察组同时采用XFT-2001足下垂助行仪治疗,均...
目的:观察足下垂助行仪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纳入观察的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踝关节的系列强化训练,观察组同时采用XFT-2001足下垂助行仪治疗,均连续治疗6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下肢的简式Fugl-Meyer量表评分(FMA)、胫骨前肌的等长收缩的肌电积分(i EMG),并对能够步行的患者通过足印法收集患者的步态资料(步速、步宽、步幅)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期间两组各有1例患者退出研究,剩余的60例患者均恢复步行能力;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和i EMG评分均有明显提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FMA和i EM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和i EMG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观察组FMA和i EMG评分的前后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步态资料进行分析,治疗后步速和步幅均有明显提升,而步宽则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步速和步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步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项步态资料的差值进行比较,观察组步速、步宽、步幅三项指标的前后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足下垂助行仪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步态和平衡功能,疗效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下垂助行仪
脑卒中
踝关节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探讨
1
作者
郑立明
刘津含
李洪
柳龙根
郑国军
戴思佳
机构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
南京医科大学常州临床医学院
出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7-443,共7页
基金
常州市卫健委重大科技项目(ZD202119)。
文摘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IFN-α水平,以期为PBC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01-01/2024-06-30期间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初次诊断为PBC的住院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共收集到符合纳、排标准的152例PBC住院患者和9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病历资料。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检验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倾向性得分匹配平衡后,每组最终各纳入61例患者,确保了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在两组间均衡可比。结果分析显示,PBC患者外周血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31.9%vs 17.8%),以CD4^(+)T细胞升高为主(46.77%vs 41.19%),而CD8^(+)T细胞显著降低(19.73%vs 22.07%)。CD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T细胞和CD8^(+)PD-1^(+)T细胞明显升高,且CD8^(+)PD-1^(+)T细胞与PBC患者的肝脏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0.41)。CD4^(+)T细胞线粒体质量(MM)显著升高,而CD8^(+)T细胞MM及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未见异常改变。此外,PBC患者血浆中IL-4、IL-8、IL-10及IFN-α水平存在异常升高,IL-5和IL-1β与PBC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52)。结论PBC患者CD4^(+)T细胞过度活化和增殖,CD8^(+)T细胞受到抑制,PD-1的高表达导致T细胞耗竭,揭示了PBC患者的免疫状态发生显著改变,这种改变与疾病的进展相关。此外,细胞因子可能参与PBC的免疫调节过程,对疾病的致病机制产生影响。通过对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监测,有助于评估PBC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疾病活动性,从而指导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Keywords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
T lymphocytic subsets
cytokines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R657.45 [医药卫生—外科学]
R57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筋刺法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
被引量:
57
2
作者
刘未艾
岳增辉
付磊
戴思佳
陈建宏
贺新民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衡阳医院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32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673886)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No.201862)~~
文摘
目的观察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9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基础康复组(n=30)、巴氯芬组(n=30)和针药结合组(n=30)。三组均予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针药结合组加经筋针刺和加味芍药甘草汤口服,巴氯芬组加巴氯芬口服。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并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基础康复组总有效率53.3%,巴氯芬组66.7%,针药结合组86.7%。三组治疗后MAS、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6.500,P<0.001),针药结合组评分最优(F>12.332,P<0.001)。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结合中医针刺和中药能更好缓解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经筋刺法
加味芍药甘草汤
康复
Keywords
stroke
spasticity
acupuncture at muscle tendon
Supplemented Peony-Licorice Decoction
rehabilitation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足下垂助行仪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18
3
作者
何可
艾坤
谭洁
曾序求
刘小卫
李悦兵
邓石峰
朱诗林
戴思佳
张泓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2-475,共4页
基金
湖南中医药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12)
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发基金项目(13K079)
文摘
目的:观察足下垂助行仪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纳入观察的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踝关节的系列强化训练,观察组同时采用XFT-2001足下垂助行仪治疗,均连续治疗6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下肢的简式Fugl-Meyer量表评分(FMA)、胫骨前肌的等长收缩的肌电积分(i EMG),并对能够步行的患者通过足印法收集患者的步态资料(步速、步宽、步幅)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期间两组各有1例患者退出研究,剩余的60例患者均恢复步行能力;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和i EMG评分均有明显提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FMA和i EM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和i EMG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观察组FMA和i EMG评分的前后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步态资料进行分析,治疗后步速和步幅均有明显提升,而步宽则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步速和步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步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项步态资料的差值进行比较,观察组步速、步宽、步幅三项指标的前后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足下垂助行仪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步态和平衡功能,疗效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关键词
足下垂助行仪
脑卒中
踝关节
步态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探讨
郑立明
刘津含
李洪
柳龙根
郑国军
戴思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筋刺法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
刘未艾
岳增辉
付磊
戴思佳
陈建宏
贺新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足下垂助行仪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何可
艾坤
谭洁
曾序求
刘小卫
李悦兵
邓石峰
朱诗林
戴思佳
张泓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