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Cl胁迫下氯化钙对芥蓝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建英 李素亚 +3 位作者 孙笑寒 董雪霏 戴希尧 任喜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7期48-51,共4页
以芥蓝R22为材料,采用培养皿发芽法,探究280 mmol/L 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CaCl_(2)溶液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CK1)相比,280 mmol/L NaCl胁迫显著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 以芥蓝R22为材料,采用培养皿发芽法,探究280 mmol/L 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CaCl_(2)溶液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CK1)相比,280 mmol/L NaCl胁迫显著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鲜重依次为54.5%、68.3%、10.89、1.01和0.09 g。在NaCl胁迫下,添加外源CaCl_(2)的缓解效应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16 mmol/L CaCl_(2)处理效果最佳,其发芽势(57.8%)、发芽率(64.5%)、发芽指数(10.88)和幼苗鲜重(0.13 g)均略高于对照组CK2,活力指数明显提升。然而,当浓度升至28 mmol/L时,各项指标(分别为19.5%、28.9%、4.36和0.26)均显著低于CK2,表明高浓度CaCl_(2)反而加剧了盐害的抑制效应。综上,适宜浓度(16 mmol/L)的CaCl_(2)可缓解NaCl胁迫并促进萌发,而浓度过高或过低均无缓解作用,甚至加重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氯化钙 芥蓝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雄性不育转育进度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戴希尧 任喜波 +1 位作者 许明 魏毓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1,共4页
以灯笼红萝卜雄性不育系为母本,美浓萝卜为转育父本,获得的不同回交转育世代(F1、BC1、BC2、BC3和BC4)分别与美浓萝卜之间对主要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转育差异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选育出全不育世代以后的各个回... 以灯笼红萝卜雄性不育系为母本,美浓萝卜为转育父本,获得的不同回交转育世代(F1、BC1、BC2、BC3和BC4)分别与美浓萝卜之间对主要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转育差异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选育出全不育世代以后的各个回交世代均表现为全不育。株态、叶型、叶片色、叶脉色、根形和皮色在BC3代已经接近轮回亲本;单根重、外露长、根长、根粗和根形指数符合理论的转育趋势,至BC4代单根重的转育差异度仅为-3.49%;株高、展开度、叶重、根叶比、叶片长、叶片宽及叶片数等虽然在个别转育世代偏离了理论的变化趋势,但至BC4代时均已接近轮回亲本;Vc、蛋白质、可溶性糖、干物质和纤维素含量的转育差异度在不同转育世代波动幅度较大,但至BC4代时也已与轮回亲本相近。可见,在萝卜雄性不育转育过程中,至BC4代时与轮回亲本的主要性状已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转育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戴希尧 任喜波 魏毓棠 《辽宁农业科学》 2006年第6期1-4,共4页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新转育成的5个雄性不育系和6个自交系的5个主要品质性状Vc、干物质、蛋白质、总糖和纤维素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13、P14和P22的Vc、干物质、蛋白质、总糖和纤维素5个品质性...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新转育成的5个雄性不育系和6个自交系的5个主要品质性状Vc、干物质、蛋白质、总糖和纤维素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13、P14和P22的Vc、干物质、蛋白质、总糖和纤维素5个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是杂交育种的理想亲本,而其他亲本则一般配合力较低;组合P21×P16、P22×P11、P22×P13、P22×P14、P23×P15、P24×P15和P25×P12等7个组合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除了个别性状外均为正值,说明其用于杂种优势育种的可行性比较大。遗传力分析表明,5个品质性状均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能真实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品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不完全双列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转萝卜雄性不育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戴希尧 任喜波 田莲 《长江蔬菜》 2009年第03X期8-10,共3页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新转育成的5个雄性不育系和3个测验种的5个主要性状根质量、根长、株高、叶片质量、开展度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系A1,A3和测验种S1的根质量、根长、株高、叶片质量、...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新转育成的5个雄性不育系和3个测验种的5个主要性状根质量、根长、株高、叶片质量、开展度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系A1,A3和测验种S1的根质量、根长、株高、叶片质量、开展度5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是杂交育种的理想亲本,而其他亲本则一般配合力较低;A1×S1,A1×S2,A2×S2,A3×S2,A3×S3,A4×S1和A5×S1等7个组合主要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除了个别性状外均为正值,说明其用于杂种优势育种的可行性比较大。遗传力分析表明,除开展度外,其余主要性状均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能真实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雄性不育系 配合力 遗传力 不完全双列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薹萝卜雄性不育细胞质主要品质性状的胞质效应研究
5
作者 戴希尧 任喜波 魏毓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68-1969,共2页
[目的]研究萝卜雄性不育系细胞质的胞质效应。[方法]将不育系与恢复系配制成A系杂种,保持系与恢复系配制为B系杂种,测定其主要品质性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确定其不育胞质效应。[结果]不育细胞质与可育细胞质在辣味素性状上存在着极显... [目的]研究萝卜雄性不育系细胞质的胞质效应。[方法]将不育系与恢复系配制成A系杂种,保持系与恢复系配制为B系杂种,测定其主要品质性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确定其不育胞质效应。[结果]不育细胞质与可育细胞质在辣味素性状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细胞质效应来源于细胞质和核质间互作。金花薹不育细胞质除了纤维素和辣味素性状外,其余品质性状均表现为负效应,其中Vc表现为较强的负效应。不育细胞质的不利效应可以通过不育细胞质与恢复系之间的互作效应来降低。[结论]该研究为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正确评价和合理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雄性不育系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植物系统中氟的迁移转化规律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社平 王激清 +1 位作者 戴希尧 任喜波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氟不仅以气体的形态存在于大气中,而且还以水溶性化合物形态存在于土壤和地下水。氟污染的地区,作物因土壤中氟过量而出现生长异常,人和动物通过饮水和食物摄取过多的氟而使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从氟在土壤中的地球化学特征、作物对... 氟不仅以气体的形态存在于大气中,而且还以水溶性化合物形态存在于土壤和地下水。氟污染的地区,作物因土壤中氟过量而出现生长异常,人和动物通过饮水和食物摄取过多的氟而使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从氟在土壤中的地球化学特征、作物对氟的吸收富集、氟污染对人体和动物健康的危害等几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出发,就氟对土壤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综述,同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迁移转化 生态效应 毒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核背景的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任喜波 戴希尧 魏毓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萝卜金花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A和87A及其保持系75B和87B在花蕾中内源激素含量及激素之间平衡与不同核背景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核背景的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不育系之间及保持系之间内源激素含量均有差...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萝卜金花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A和87A及其保持系75B和87B在花蕾中内源激素含量及激素之间平衡与不同核背景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核背景的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不育系之间及保持系之间内源激素含量均有差异,除个别时期外,IAA和ZR含量为75B>75A、87A>87B、87A>75A和75B>87B;ABA和GA含量为75A>75B、87A>87B、75A>87A和75B>87B;此外IAA、ABA、ZR和GA之间的平衡也受到破坏。可见,萝卜雄性不育系内源激素的含量高低受核基因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内源激素 小孢子败育 激素平衡 酶联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硝酸盐含量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喜波 戴希尧 +4 位作者 高金远 姚太梅 刘敬美 孙淑利 韩佩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3-767,共5页
以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的品系L0908和L0915为材料,对P1、F1、P2、B1、B2和F2,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硝酸盐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硝酸盐含量最适遗传模型为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 以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的品系L0908和L0915为材料,对P1、F1、P2、B1、B2和F2,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硝酸盐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硝酸盐含量最适遗传模型为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E-0)模型,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分别为-682.293和-27.938,两对显性效应分别为-424.058和-428.376,皆具有负向效应。B1、B2和F2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6%、37.5%和46.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2%、11.7%和0%,环境遗传率分别为60.8%、50.8%和53.9%。上述结果说明,萝卜硝酸盐含量的遗传受到2对主效基因控制,但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硝酸盐 主基因 多基因 遗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平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任喜波 戴希尧 +2 位作者 魏毓棠 许明 司龙亭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6,共3页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萝卜金花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A及其保持系75B幼根、叶和花蕾中内源激素之间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保持系相比,不育系IAA/ABA、IAA/ZR和IAA/GA值大幅度降低,而GA/ZR和GA/ABA值除个别时期外均高于保持系。可...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萝卜金花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A及其保持系75B幼根、叶和花蕾中内源激素之间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保持系相比,不育系IAA/ABA、IAA/ZR和IAA/GA值大幅度降低,而GA/ZR和GA/ABA值除个别时期外均高于保持系。可见,萝卜小孢子的败育与内源激素平衡的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细胞质雄性不育 激素平衡 小孢子败育 酶联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淀粉酶活性的配合力分析及遗传参数的估计
10
作者 任喜波 戴希尧 +2 位作者 司峻宇 姚太梅 刘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3,共4页
以大青皮萝卜(P1)、青萝卜(P2)、灯笼红(P3)、满堂红(P4)和浙大长(P5)为杂交亲本,按5×5完全双列交配设计,对萝卜淀粉酶活性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的估算。结果表明:亲本P3和P5的淀粉酶总活性一般配合力较高,分别为9.243和0.8... 以大青皮萝卜(P1)、青萝卜(P2)、灯笼红(P3)、满堂红(P4)和浙大长(P5)为杂交亲本,按5×5完全双列交配设计,对萝卜淀粉酶活性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的估算。结果表明:亲本P3和P5的淀粉酶总活性一般配合力较高,分别为9.243和0.829,为优良亲本可直接利用;杂交组合P2×P4、P5×P3、P1×P2和P4×P5的总酶活性特殊配合力较高,分别为11.983,7.250,3.983和1.343,有增加淀粉酶活性的潜力。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和总酶活性狭义遗传力分别为23.85%、44.27%和38.47%,β-淀粉酶活性和总酶活性遗传力较高,可在早代开始选择;而α-淀粉酶活性遗传力较低,受周围环境影响大,可于晚期世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完全双列杂交 淀粉酶 配合力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芥蓝发芽期和苗期耐盐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欢欢 孙亚楠 +4 位作者 魏世锦 盛明磊 王建英 戴希尧 任喜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5期47-50,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芥蓝品种发芽期和苗期耐盐性差异。[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品种芥蓝耐盐性的差异,选出耐盐材料。以J05和J08为试验材料,设置0~360 mmol/L 10个NaCl处理浓度进行适宜盐浓度的筛选,并对10个芥蓝品种在适宜处理浓度下进行耐... [目的]了解不同芥蓝品种发芽期和苗期耐盐性差异。[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品种芥蓝耐盐性的差异,选出耐盐材料。以J05和J08为试验材料,设置0~360 mmol/L 10个NaCl处理浓度进行适宜盐浓度的筛选,并对10个芥蓝品种在适宜处理浓度下进行耐盐性的比较。[结果]发芽期各项指标及拟合曲线的综合分析表明,芥蓝适宜处理盐浓度范围为160~240 mmol/L。发芽期各项指标均呈现S曲线的变化特点,即先缓慢下降,后急速下降,再缓慢下降。在200 mmol/L NaCl溶液处理下,对各个品种发芽期和苗期的各项指标进行K-均值聚类法分类,将耐盐性分为5级。其中,发芽期高耐的品种为J10,苗期高耐品种为J02;发芽期和苗期均属耐盐的品种为J06、J08和J09,均属盐敏感品种为J04。同一品种在发芽期和苗期中的耐盐性分类可能不同,J05品种在发芽期属于高感品种,在苗期属于耐盐品种。[结论]该研究可为芥蓝的耐盐品种选育和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耐盐 NACL 发芽期 苗期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