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学数据模型及数据融合技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戴塔根 邱冬生 +2 位作者 鲍光淑 姚锐 谢文兵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1-223,共3页
描述了地学数据的基本概念、主要数据来源以及地学数据的主要特征 ,讨论了地学数据模型的建立过程 .地学数据模型主要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2种模型 ,而矢量数据模型主要由点要素、线要素和面要素组成 .此外 ,针对地学数据模型 ,探讨... 描述了地学数据的基本概念、主要数据来源以及地学数据的主要特征 ,讨论了地学数据模型的建立过程 .地学数据模型主要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2种模型 ,而矢量数据模型主要由点要素、线要素和面要素组成 .此外 ,针对地学数据模型 ,探讨了数据融合技术的特点和它在地学数据中常用的方法 .数据的融合主要表现在 :互补信息和协同信息的融合、熵结构下的融合以及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 3个方面 .在地学数据融合处理中使用的方法有 :图像处理 ,专家系统 ,地质统计学与多元统计 ,人工神经网络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拓扑关系 专家系统 GIS 地学数据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的成矿模式 被引量:14
2
作者 戴塔根 尹学朗 张德贤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93-2700,共8页
大宝山多金属矿床是南岭中段粤北中部多金属成矿区带上的重要矿床,对其次英安斑岩体和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地层围岩中矿化元素进行研究,并研究其微量和稀土元素、硫同位素、铅同位素、O和H和同位素、大宝山多金属矿床可能的形成过程,建立... 大宝山多金属矿床是南岭中段粤北中部多金属成矿区带上的重要矿床,对其次英安斑岩体和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地层围岩中矿化元素进行研究,并研究其微量和稀土元素、硫同位素、铅同位素、O和H和同位素、大宝山多金属矿床可能的形成过程,建立该矿床的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次英安斑岩体和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地层围岩中矿化元素均为矿化元素的来源;矽卡岩矿体的形成受花岗闪长斑岩体岩浆作用的影响较大,似层状铜铅锌矿体主要源于当时的海底喷流热液,薄层状菱铁矿体与东岗岭组地层有成因上的联系,亦受斑岩体岩浆活动改造的影响;似层状铜铅锌矿体的形成与海底火山-热液活动有关;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体的硫主要来自与斑岩体相关的深部岩浆;铅的来源较复杂,但主要源于上地壳,少量铅具深源特性;斑岩型钨钼矿体和矽卡岩型钨钼矿体的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水与少量大气降水混合源;似层状铜矿体与铅锌矿体的成矿流体来源不同,薄层状菱铁矿体的成矿流体以海底喷气作用形成的热卤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宝山多金属矿床 成矿物质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矿化元素 流体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区生态恢复制度几个问题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9
3
作者 戴塔根 刘星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8,共5页
分析了我国矿区生态恢复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恢复生态学的观点重新阐述了矿区复垦和生态恢复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指出我国矿区复垦土地应从优先用于农业转变为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与农业并重 ,在管理上应从部门交叉管理、重复收费... 分析了我国矿区生态恢复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恢复生态学的观点重新阐述了矿区复垦和生态恢复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指出我国矿区复垦土地应从优先用于农业转变为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与农业并重 ,在管理上应从部门交叉管理、重复收费、政府组织复垦的模式转变为政府协调、监督下的企业自行恢复的抵押金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企业 中国 政府协调 部门 问题 改进建议 矿区复垦 生态恢复 恢复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浏阳七宝山矿区宝山河不同时期环境污染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戴塔根 刘星辉 童潜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3,共5页
对湖南浏阳七宝山矿区宝山河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比较了1985年与2003年该区域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各类样品中有害元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宝山河底泥中Cu,Zn,Pb,Cd,As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宝山河两侧稻土污染严重,应是宝山河水灌... 对湖南浏阳七宝山矿区宝山河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比较了1985年与2003年该区域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各类样品中有害元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宝山河底泥中Cu,Zn,Pb,Cd,As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宝山河两侧稻土污染严重,应是宝山河水灌溉所致;宝山河流域稻米Cd,F污染十分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环境污染 七宝山 不同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矿山锑矿控矿构造——“三层楼”模式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戴塔根 陈国达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2-344,共3页
锡矿山矿区内不同地段或不同深度,由于构造作用力的差异,导致形成的控矿构造亦有差异.在深部,主要是断裂及附近的微角砾岩化带和裂隙带控制矿体;在中部,主要是背斜和断层综合控矿;而浅部主要是背斜构造控矿.这种控矿构造的类型... 锡矿山矿区内不同地段或不同深度,由于构造作用力的差异,导致形成的控矿构造亦有差异.在深部,主要是断裂及附近的微角砾岩化带和裂隙带控制矿体;在中部,主要是背斜和断层综合控矿;而浅部主要是背斜构造控矿.这种控矿构造的类型随深度的变化可分为3层,概括成“三层楼”控矿模式,以此模式为指导,对矿区内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得出北部区的背斜分布区和北矿深部等是有望找矿区段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 三层楼模式 成矿预测 锡矿山 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枝花铁矿地测自动成图系统(GDPS)的研究和开发 被引量:3
6
作者 戴塔根 毛先成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565-569,共5页
通过对自动成图数学模型“挂接模拟实验”、“空白区”数据自动插补等研究,研制出了一套完整的地测图件的自动生成、切割、修绘及CAD处理系统,该系统首次实现了计算机对地测图件的自动生成与处理。
关键词 自动生成 自动绘图 CAD 铁矿 地质测量 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质体几何造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戴塔根 毛先成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5-208,共4页
首次提出了地质体几何造型的概念及地质体建模的几何造型方法.运用几何造型技术和方法,导出了各种地质体(点状、线状、面状和复杂)的几何造型模型,这些模型包括地质体的几何、属性和拓扑3个方面的信息,可完整地实现地质体的信息... 首次提出了地质体几何造型的概念及地质体建模的几何造型方法.运用几何造型技术和方法,导出了各种地质体(点状、线状、面状和复杂)的几何造型模型,这些模型包括地质体的几何、属性和拓扑3个方面的信息,可完整地实现地质体的信息存储、模型构造、几何分析、图形表达与构型运算.地质体几何造型从理论上和方法上解决了地学各领域中的基础性问题──地质体的模型构造和表示.长期以来未取得任何进展的地测图件自动生成难题的解决即是其实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体 几何造型 CAD 矿体几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县式三水铝土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戴塔根 周芳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448-453,共6页
本文应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理论,通过研究区内地层、红土剖面及矿物相中微量元素含量分配特点,结合野外观察结果,得出了本区三水铝土矿的成矿源岩是郁江组地层的结论,为本区找矿提供了新的线索。
关键词 微量元素 三水铝石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应力与元素迁移关系初探 被引量:11
9
作者 戴塔根 刘成湛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247-250,共4页
根据晶体缺陷理论及构造应力实验结果认为,造岩矿物内部和岩石孔隙中的成矿元素在构造应力,特别是剪力作用下可以发生迁移与分异,并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关键词 构造作用力 成矿元素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上新发现的金矿类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塔根 刘成湛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268-268,282,298,共3页
近年来,世界上新发现的金矿类型除了绿岩带型以外,还有以前鲜为人知的矽卡岩型、风化红土型和火山热液型等。这些矿床的产出地质背景在我国境内也广泛存在,因此,很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1.新发现的主要金矿类型 矽卡岩型金矿 近年来在... 近年来,世界上新发现的金矿类型除了绿岩带型以外,还有以前鲜为人知的矽卡岩型、风化红土型和火山热液型等。这些矿床的产出地质背景在我国境内也广泛存在,因此,很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1.新发现的主要金矿类型 矽卡岩型金矿 近年来在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津巴布韦等地都有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砾岩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11
作者 戴塔根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5期500-505,共6页
牡丹江地区分布的晚侏罗世穆棱组地层的底部砾岩普遍含金,并常常构成工业矿体。矿体的规模、形态和分布范围严格受底砾岩的控制。底砾岩为河流冲积相的产物,而古河道则发育于地洼盆地内。因此,地洼构造活动对底砾岩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 牡丹江地区分布的晚侏罗世穆棱组地层的底部砾岩普遍含金,并常常构成工业矿体。矿体的规模、形态和分布范围严格受底砾岩的控制。底砾岩为河流冲积相的产物,而古河道则发育于地洼盆地内。因此,地洼构造活动对底砾岩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盆地内不同地段的底砾岩在砾石成分、砾径大小、磨圆度和重矿物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表明从小金山—西楼—平岗到二站可能为同一水系。据此,对未知地段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 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砂胶结充填体损伤模型及与岩体的匹配分析 被引量:100
12
作者 刘志祥 李夕兵 +1 位作者 戴塔根 曹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42-1446,共5页
分别对灰砂配比为1:4,1:8,1:10和1:12的4种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了力学试验,得出了其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不同配比充填体变形与破坏特征,用损伤力学建立了4种不同配比充填体损伤本构方程。经验算对比,所建立的损伤本构方程与试验结果吻... 分别对灰砂配比为1:4,1:8,1:10和1:12的4种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了力学试验,得出了其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不同配比充填体变形与破坏特征,用损伤力学建立了4种不同配比充填体损伤本构方程。经验算对比,所建立的损伤本构方程与试验结果吻合。尾砂胶结充填体损伤研究表明,不同配比的充填体表现出不同的损伤特性,充填体配比越低,达到峰值应力时的损伤值越小;峰值应力后,损伤增长越快,破坏过程越突然。根据岩体开挖释放能量与充填体蓄积应变能相近的原则,探讨了充填体与岩体的合理匹配。充填体与岩体的匹配系数与原岩应力、岩体弹性模量、充填体弹性模量及充填体损伤参数相关。为了便于工程实际应用,对充填体力学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充填体强度设计公式,并研究了深部矿床不同开采深度所要求的充填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胶结充填体 损伤力学 充填体与岩体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ac-12提高德兴铜矿铜金钼回收率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广义 钟宏 +7 位作者 戴塔根 李海普 刘建国 罗时军 洪建华 熊新海 赵桂洪 周玲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3-36,共4页
对新型选铜捕收剂M ac-12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密度泛函计算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Cu2+和Cu+离子与M ac-12能发生化学作用而生成新物质,而M ac-12与Fe2+或Fe3+离子之间不存在化学作用;新药剂M ac-12的反应中心硫原子给电... 对新型选铜捕收剂M ac-12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密度泛函计算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Cu2+和Cu+离子与M ac-12能发生化学作用而生成新物质,而M ac-12与Fe2+或Fe3+离子之间不存在化学作用;新药剂M ac-12的反应中心硫原子给电子的能力较弱,而接受反馈电子的能力很强,其对提供反馈电子能力较弱的硬酸黄铁矿的捕收能力弱,而对易提供反馈电子的软酸黄铜矿的捕收能力强;与传统黄药工艺(70 g/t)相比,M ac-12+少量丁黄药(25 g/t)工艺可降低铜硫浮选分离的石灰用量,提高铜精矿中铜品位0.93个百分点、铜回收率1.03个百分点,金品位1.29 g/t、金回收率7.16个百分点,钼品位0.029 3个百分点、钼回收率3.90个百分点。M ac-12捕收剂已工业应用于德兴铜矿,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12捕收剂 黄铜矿 浮选 回收率 铜回收率 德兴铜矿 铜金 Fe^3+离子 捕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K捕收剂优先浮选永平铜矿石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广义 戴塔根 +1 位作者 钟宏 王晖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4,共3页
将T -2K捕收剂用于永平铜矿石优先浮选工艺 ,进行了开路试验研究 ,并对丁黄药 丁铵黑药混合浮选工艺及T -2K全优先浮选工艺进行了比较 ,证实了T -2K捕收剂对铜矿物具有优异的选择性 ,能在弱碱性介质中实现铜的优先浮选。用硬软酸碱理... 将T -2K捕收剂用于永平铜矿石优先浮选工艺 ,进行了开路试验研究 ,并对丁黄药 丁铵黑药混合浮选工艺及T -2K全优先浮选工艺进行了比较 ,证实了T -2K捕收剂对铜矿物具有优异的选择性 ,能在弱碱性介质中实现铜的优先浮选。用硬软酸碱理论和前线轨道理论解释了T -2K的高捕收能力和强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石 捕收剂 浮选 选择性 优先浮选 捕收能力 选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K捕收剂优先浮选硫化铜矿石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广义 钟宏 +1 位作者 王晖 戴塔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根据Pearson硬软酸碱理论和前线轨道的研究 ,设计了一种高捕收能力、高选择性的T - 2K捕收剂。经工业试验表明 ,与黄药混浮 -分选工艺相比较 ,T - 2K捕收剂优先浮选硫化铜矿 ,铜精矿品位提高了 0 5 6个百分点 ,铜回收率提高了 2 3 1... 根据Pearson硬软酸碱理论和前线轨道的研究 ,设计了一种高捕收能力、高选择性的T - 2K捕收剂。经工业试验表明 ,与黄药混浮 -分选工艺相比较 ,T - 2K捕收剂优先浮选硫化铜矿 ,铜精矿品位提高了 0 5 6个百分点 ,铜回收率提高了 2 3 1个百分点 ,铜精矿中金、铜回收率也分别提高 7 0 3个百分点和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K捕收剂 硫化铜 浮选 回收率 黄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长株潭段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被引量:28
16
作者 朱余银 戴塔根 吴堑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710-3717,共8页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从不同角度对湘江长株潭段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照全国土壤环境Ⅲ级质量标准和长株潭地区土壤背景值,重金属超标情况类似,Cd,As,Zn,Pb和Cu的含量峰值均在霞湾江段;各...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从不同角度对湘江长株潭段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照全国土壤环境Ⅲ级质量标准和长株潭地区土壤背景值,重金属超标情况类似,Cd,As,Zn,Pb和Cu的含量峰值均在霞湾江段;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Cd,Zn,As,Pb,Ni,Cu和Cr;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d,As,Pb,Zn,Cu和Cr(Pb与Zn的相当),其中,Cd的影响起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重金属污染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 湘江长株潭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辛庄金矿床成矿模式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晓霞 刘忠法 +2 位作者 戴塔根 刘清泉 张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48-1954,共7页
对辛庄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及矿化富集标志进行研究;结合本区地质特征,总结辛庄金矿床的主要成矿要素,建立辛庄金矿床的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五台群金刚库组地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北西向区域性张性大断裂... 对辛庄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及矿化富集标志进行研究;结合本区地质特征,总结辛庄金矿床的主要成矿要素,建立辛庄金矿床的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五台群金刚库组地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北西向区域性张性大断裂(龙山断裂和义兴寨断裂)及其强烈挤压下形成的北西向次级断裂是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为成矿物质的就位提供了有利的空间;燕山期的岩浆侵入活动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和热能,是成矿的首要因素;五台群金刚库组地层、北西向区域性张性大断裂、燕山期岩浆岩、以硅化、黄铁矿化以及绢云母化为主的围岩蚀变及主脉带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带是本区的关键控制因素;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及热液蚀变的广泛发育是其矿化富集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条件 控矿因素 矿化富集标志 成矿模式 辛庄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市区近地表灰尘中重金属分布污染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龙永珍 邹海洋 戴塔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33-1638,共6页
在长沙、株洲、湘潭(即长株潭)地区系统采集近地表灰尘样品155件,用ICP-MS法、聚类分析、相关分析、X线衍射法及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等方法对其重金属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污染物来源及污染程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灰尘... 在长沙、株洲、湘潭(即长株潭)地区系统采集近地表灰尘样品155件,用ICP-MS法、聚类分析、相关分析、X线衍射法及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等方法对其重金属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污染物来源及污染程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灰尘中Cd,Cu,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93,149.10,926.40和1759.00 mg/kg,分别是长株潭土壤背景值的57.56,1.57,24.31和19.19倍;Cd,Cu,Pb和Zn污染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在株洲、湘潭工业区、长沙及湘潭内环交通繁忙区严重,尤其是与有色金属生产有关的工业区最为突出;灰尘中较高的Cu,Cd,Pb和Zn主要源于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及交通工具的应用;Cd,Pb和Zn平均污染水平达到严重污染级别,总体污染程度由大至小为Cd,Pb,Zn和Cu;灰尘中的Cu,Cd,Pb和Zn污染以重度污染和极度污染为主,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时,应注意住宅区远离工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尘 重金属 污染评价 长株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反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广义 卢毅屏 戴塔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1,共4页
在分析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晶体结构以及表面性质差异的基础上 ,通过单矿物实验、人工混合矿实验、ζ-电位和吸附量研究 ,找到了一水硬铝石的有效抑制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pH为 5 .5~ 8.5的范围内 ,实验了以十二胺醋酸盐为捕收剂时... 在分析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晶体结构以及表面性质差异的基础上 ,通过单矿物实验、人工混合矿实验、ζ-电位和吸附量研究 ,找到了一水硬铝石的有效抑制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pH为 5 .5~ 8.5的范围内 ,实验了以十二胺醋酸盐为捕收剂时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的反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表面活性Al原子数量多 ,易与酰胺基团结合 ,导致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中的季铵基团定向排列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外面 ,阻止大部分十二胺阳离子吸附在其表面 ,并增大一水硬铝石的亲水性 ,抑制了一水硬铝石的上浮。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十二胺浮选高岭石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一水硬铝石 高岭石 十二胺 反浮洗分离 铝土矿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德兴铜矿高氧化率矿石铜金钼回收率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广义 钟宏 +7 位作者 戴塔根 王晖 刘建国 罗时军 洪建华 熊新海 赵桂洪 周玲萍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3-26,共4页
对新型Mac-12进行了普遍化微扰理论研究,结果表明,Mac-12中反应中心硫原子给电子的能力较弱,而接受反馈电子的能力很强,其对提供反馈电子能力较弱的黄铁矿的捕收能力弱,而对易提供反馈电子的黄铜矿的捕收能力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Mac-1... 对新型Mac-12进行了普遍化微扰理论研究,结果表明,Mac-12中反应中心硫原子给电子的能力较弱,而接受反馈电子的能力很强,其对提供反馈电子能力较弱的黄铁矿的捕收能力弱,而对易提供反馈电子的黄铜矿的捕收能力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Mac-12对硫化铜矿物和氧化铜矿物具有强亲固能力,与传统黄药工艺相比,Mac-12与少量丁黄药工艺混用可降低铜硫浮选分离中的石灰用量,铜精矿中铜品位提高0.93个百分点,铜回收率提高1.03个百分点;金品位提高1.29 g/t,金回收率提高7.16个百分点;钼品位提高0.0293个百分点,钼回收率提高3.90个百分点。Mac-12已工业应用于德兴铜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12捕收剂 德兴铜矿 回收率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