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固体生物质的热解液化 被引量:40
1
作者 戴先文 吴创之 +1 位作者 周肇秋 陈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介绍了以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为主体的固体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对气体产物的比较及油产物一般物性和油成分的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1)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停留时间会降低油的产率 ,生成过多的不凝气 ;过低的... 介绍了以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为主体的固体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对气体产物的比较及油产物一般物性和油成分的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1)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停留时间会降低油的产率 ,生成过多的不凝气 ;过低的温度和加热速率导致严重的碳化 ,同样会降低油产率 ,本实验的最高油产率可达 6 3%。2 )生物质热解油品的物性特点主要包括水分含量较高 ,pH值较低 ,粘度变化范围很大 ,热值与化石燃料相比为低 ,并且油品中因含氧量很高而极不稳定 ,油品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 ,烷烃和非烃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芳烃和沥青质含量相对较少。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生物质 循环流化床 热解液化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手术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戴先文 王全平 +2 位作者 欧阳均 王军 朱青安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1期650-651,共2页
目的 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不同的腰椎后路手术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鲜人体脊椎骨制作成双侧开窗、小关节内侧半切除、小关节全切、全椎板减压及全椎板减压合并小关节全切共 5种手术模型 ,利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系统进行稳定性... 目的 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不同的腰椎后路手术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鲜人体脊椎骨制作成双侧开窗、小关节内侧半切除、小关节全切、全椎板减压及全椎板减压合并小关节全切共 5种手术模型 ,利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系统进行稳定性的测试和分析 ,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 脊椎全椎板切除及双侧开窗对腰椎稳定性影响不显著 ,小关节部分或者全部切除则显著影响腰椎的侧弯、前屈和旋转活动度。结论 腰椎手术应尽量避免损伤小关节 ,以维护腰椎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手术 稳定性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隆德骨疣并发跟腱断裂
3
作者 戴先文 李明全 +3 位作者 雷伟 王海强 云少军 汪卓华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8期480-480,共1页
关键词 黑格隆德骨疣 跟腱断裂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W木粉气化发电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吴正舜 吴创之 +2 位作者 马隆隆 郑舜鹏 戴先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0-393,共4页
通过对海南三亚木粉发电系统的运行状况分析 ,结果发现 :气化过程中所夹带的飞灰以及所生成的焦油是影响发电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 ,显热损失和飞灰中没有完全气化的碳损失是导致气化发电系统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考查了气化过程... 通过对海南三亚木粉发电系统的运行状况分析 ,结果发现 :气化过程中所夹带的飞灰以及所生成的焦油是影响发电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 ,显热损失和飞灰中没有完全气化的碳损失是导致气化发电系统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考查了气化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添加焦油裂解催化剂对气体成份和焦油裂解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气化发电系统 运行特性分析 飞灰 焦油 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 效率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W木粉气化发电系统的运行测试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创之 吴正舜 +1 位作者 郑舜鹏 戴先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1-535,共5页
介绍了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制开发的1MW木粉气化发电系统的运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气化炉运行温度、空燃比对气化炉的气化效率、碳的转化率、产气率以及气体成份和其热值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测试,得出了针对本系统的一套... 介绍了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制开发的1MW木粉气化发电系统的运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气化炉运行温度、空燃比对气化炉的气化效率、碳的转化率、产气率以及气体成份和其热值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测试,得出了针对本系统的一套最佳工艺操作参数:气化温度沙光料(780℃),裁边料(800℃),空燃比10:9(m3/kg),气化效率可达67.96%,碳转化率可达80%,所产生的气体热值可达6.2M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气化发电 运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微循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梅江涛 戴先文 +1 位作者 尚辉辉 贾晓康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8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微循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两组均使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独活寄生汤,两组均连续治疗9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微循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两组均使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独活寄生汤,两组均连续治疗9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及腕关节滑膜内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血管阻力(resistance index,RI)、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论:DAS-28评分及PSV、EDV、RI、RF、IgA、IgG等指标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22.22%(12/54),对照组为20.37%(11/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RA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微循环状态及关节功能,提高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性 独活寄生汤 微循环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