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套油轻型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戴伟峰 王建芬 郑淑萍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1年第11期17-18,共2页
我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常年油菜种植面积8万亩左右.1995年以前,我市油菜栽培以育苗移栽方式为主,与小麦生产相比,用工较多,效益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油莱的发展.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小麦价格的进一步下挫,油莱种植面积明显扩大,稻... 我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常年油菜种植面积8万亩左右.1995年以前,我市油菜栽培以育苗移栽方式为主,与小麦生产相比,用工较多,效益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油莱的发展.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小麦价格的进一步下挫,油莱种植面积明显扩大,稻田套播油菜栽培应孕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栽培技术 水稻 油菜 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酚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程礼芝 郭平霞 +4 位作者 戴伟峰 晏永明 刘宝华 王淑美 程永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2期159-162,178,共5页
目的:研究黑果枸杞酚性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法分离纯化其化合物,并借助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榕醛(1)、4,6-二羟基苯甲酸甲酯-2-O-β-D-葡萄糖苷(2)、马栗树皮素(3)、对羟基肉桂酸葡萄糖... 目的:研究黑果枸杞酚性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法分离纯化其化合物,并借助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榕醛(1)、4,6-二羟基苯甲酸甲酯-2-O-β-D-葡萄糖苷(2)、马栗树皮素(3)、对羟基肉桂酸葡萄糖酯(4)、反式阿魏酸(5)、反式咖啡酸(6)、对甲氧基肉桂酸(7)、对羟基肉桂酸(8)、二氢阿魏酸甲酯(9)、香草酸(10)、原儿茶酸(11)、对羟基苯甲酸(12)、原儿茶醛(13)和(E)-2-丁烯二酸单甲酯(14)。结论:化合物1~4、7、9和14为首次从黑果枸杞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和2测试了Sirtuin 1(SIRT1)和Sirtuin 6(SIRT6)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酚性成分 SIRT1 SIRT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镇麦12号小麦平衡增产的障碍因素及应对措施
3
作者 戴伟峰 赵燕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5期48-49,共2页
为了更好地挖掘优质强筋专用小麦新品种镇麦12号的增产潜力,对苏州地区当前大面积小麦生产上较突出的茬口矛盾、耕整地质量不高、播种量不合理、病虫草害风险、气象风险等主要障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安排茬... 为了更好地挖掘优质强筋专用小麦新品种镇麦12号的增产潜力,对苏州地区当前大面积小麦生产上较突出的茬口矛盾、耕整地质量不高、播种量不合理、病虫草害风险、气象风险等主要障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安排茬口、适墒精细耕整、适期适量种播、加强田间管理、防控好病虫草害、及时抢收归仓等保障镇麦12号平衡增产的关键性应对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镇麦12号 平衡增产 障碍因素 应对措施 江苏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花凤梨组培快繁及配套移栽管理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淑萍 戴伟峰 +2 位作者 黄海良 顾敏燕 陆建琴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3期121-121,共1页
星花类观赏凤梨是凤梨科多年生单子叶常绿植物,品种繁多,株型独特,叶型优美,花型花色丰富漂亮,是既可观花、又可观叶的盆栽花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通过连续几年的试验研究,我们掌握了星花类优质观赏凤梨组织培... 星花类观赏凤梨是凤梨科多年生单子叶常绿植物,品种繁多,株型独特,叶型优美,花型花色丰富漂亮,是既可观花、又可观叶的盆栽花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通过连续几年的试验研究,我们掌握了星花类优质观赏凤梨组织培养及其配套移栽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套移栽技术 凤梨科 管理技术 组培快繁 观赏凤梨 常绿植物 盆栽花卉 观赏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萍与稻糠控制稻田杂草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可懿 戴伟峰 +2 位作者 翟春花 殷茵 朱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97-98,共2页
防治稻田杂草过分依赖除草剂,使杂草抗药性增强,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而开展了浮萍与稻糠控制稻田杂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植早期撒施浮萍、稻糠对稻田单子叶、双子叶杂草有较明显的生态控制作用。稻糠对杂草的株防效和总鲜重防... 防治稻田杂草过分依赖除草剂,使杂草抗药性增强,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而开展了浮萍与稻糠控制稻田杂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植早期撒施浮萍、稻糠对稻田单子叶、双子叶杂草有较明显的生态控制作用。稻糠对杂草的株防效和总鲜重防效可达50%以上,但控制时间较短,对晚发双子叶杂草的抑制作用有限。相较之下,浮萍持效期更长,对单子叶、双子叶杂草株防效和总鲜重防效在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萍 稻糠 稻田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