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桔果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的LC-APCI-MS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淑芬 马炳伦 +1 位作者 郑大威 戴乾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10-111,115,共3页
  黄酮化合物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单纯为甲氧基取代的多甲氧基黄酮PMF是芸香科多种桔类所特有的,特别是在其果皮中有较高的含量.近年来有关桔皮PMF抗癌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PMF作为桔皮中的抗癌活性成分,...   黄酮化合物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单纯为甲氧基取代的多甲氧基黄酮PMF是芸香科多种桔类所特有的,特别是在其果皮中有较高的含量.近年来有关桔皮PMF抗癌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PMF作为桔皮中的抗癌活性成分,对多种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APCI-MS Polymethoxylated flavones Citrus pe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亚硝胺非α-位代谢产物反应活性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丽娇 钟儒刚 +1 位作者 佘远斌 戴乾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83-887,共5页
甲基正烷基亚硝胺通过非α-位代谢产生的亲电活性中心在化学致癌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从头计算方法比较了甲基乙基亚硝胺和甲基丙基亚硝胺β-位或γ-位代谢形成的硫酸酯、磷酸酯和葡萄糖醛酸酯在亚硝基的邻基参与作用下的反应活化能... 甲基正烷基亚硝胺通过非α-位代谢产生的亲电活性中心在化学致癌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从头计算方法比较了甲基乙基亚硝胺和甲基丙基亚硝胺β-位或γ-位代谢形成的硫酸酯、磷酸酯和葡萄糖醛酸酯在亚硝基的邻基参与作用下的反应活化能以及过渡态和中间体的分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硫酸酯的反应活性明显高于磷酸酯和葡萄糖醛酸酯,而β-位代谢物受邻基参与的促进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亚硝胺 非α-位代谢物 邻基参与作用 反应活性 从头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甲基亚硝基哌嗪致癌剂第二亲电中心邻基参与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丽娇 钟儒刚 戴乾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86-2389,共4页
用从头计算Hartree-Fork方法和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d)水平上对β-甲基亚硝基哌嗪类化合物代谢活化后的邻基参与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哌嗪环上N′原子和N′-取代基上氧原子的邻基参与作用明显提高了β-甲基亚硝基哌... 用从头计算Hartree-Fork方法和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d)水平上对β-甲基亚硝基哌嗪类化合物代谢活化后的邻基参与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哌嗪环上N′原子和N′-取代基上氧原子的邻基参与作用明显提高了β-甲基亚硝基哌嗪代谢物的亲电反应活性,促进了对DNA的烷化作用.解释了甲基取代的N-亚硝基哌嗪较其母体化合物的致癌性具有显著增强的现象,为N-亚硝基哌嗪在其γ-位形成第二亲电活性中心的致癌代谢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亚硝基哌嗪 邻基参与作用 双区理论 从头算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酰化丝氨酸形成六配位磷中间体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谭波 钟儒刚 +2 位作者 万荣 赵玉芬 戴乾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用 MNDO方法对磷酰化丝氨酸仿生化反应机理中六配位磷中间体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 .磷酰化丝氨酸 (1 )形成分子内磷酸 -羧酸分子内混酐的五配位磷中间体 (2 )后 ,其酸性质子解离 ,分子经过具有氢桥键结构的过渡态 ,使氨基酸侧链羟基上... 用 MNDO方法对磷酰化丝氨酸仿生化反应机理中六配位磷中间体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 .磷酰化丝氨酸 (1 )形成分子内磷酸 -羧酸分子内混酐的五配位磷中间体 (2 )后 ,其酸性质子解离 ,分子经过具有氢桥键结构的过渡态 ,使氨基酸侧链羟基上的氢通过氢键作用向磷上的 O1进行转移 ,然后再经过构型由三角双锥向八面体的转变 ,形成六配位磷中间体 (3) .氢桥键的存在使反应过渡态能量降低 ,其相对能量为 1 4 8.5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配位磷 MNDO 磷酰化丝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酰化丝氨酸六配位磷中间体的结构及其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谭波 钟儒刚 +2 位作者 万荣 赵玉芬 戴乾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47-551,共5页
用 MNDO方法对磷酰化丝氨酸仿生化反应机理中所形成的六配位磷中间体 ( 3 )可能的 3个异构体的结构及其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 .在六配位磷中间体 3的 6根键中 ,丝氨酸的羧基氧 O3与磷之间的键最弱 ,最易断裂生成新的五配位磷中间体 4 ,4的... 用 MNDO方法对磷酰化丝氨酸仿生化反应机理中所形成的六配位磷中间体 ( 3 )可能的 3个异构体的结构及其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 .在六配位磷中间体 3的 6根键中 ,丝氨酸的羧基氧 O3与磷之间的键最弱 ,最易断裂生成新的五配位磷中间体 4 ,4的 P_ N键断裂得到磷酰基的 N→ O转位反应产物 5.对于六配位磷中间体 3中的两个异丙氧基 ,位于丝氨酸侧链羟基 O6对面的异丙氧基较另一个易于离去 (约低 3 7k J/mol)并得到中间体 6,接着甲醇从 O6对面新产生的空隙进攻中间体 6中的磷 ,生成磷上酯交换产物 9.六配位磷中间体机理比较好地解释了实验中所发现的磷酰化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配位磷中间体 MNDO 磷酰化丝氨酸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烃亲电加成反应机理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志刚 戴乾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00-505,共6页
采用PM3方法计算了不同亲电试剂与乙烯生成的中间体正离子的势能曲线.结果显示,当亲电中心原子为价电子层没有d轨道的第一、二周期元素时,开放型中间体正离子的能量比桥型中间体正离子的能量低;此类加成经历开放中间体离子机制进行... 采用PM3方法计算了不同亲电试剂与乙烯生成的中间体正离子的势能曲线.结果显示,当亲电中心原子为价电子层没有d轨道的第一、二周期元素时,开放型中间体正离子的能量比桥型中间体正离子的能量低;此类加成经历开放中间体离子机制进行更为有利,表现出立体非专一性和区域选择性;当亲电中心原子为价电子层有d轨道的第三、四、五周期的元素时,桥型中间体正离子的能量比开放型中间体正离子的能量低;此类加成经历桥型中间体离子机制进行更为有利,表现出立体专一性和区域非专一性.以d-π和s-p-π配位键轨道模型,尝试阐述其内在的轨道控制机制,较好地解释了实验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亲电加成 反应机理 立体化学 区域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