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献分析看浙江省竹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戚连忠 朱杭瑞 +3 位作者 蔡琳 罗华 奚金荣 吕国柱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8-72,共5页
对1995~1998年浙江省竹类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并从文献学角度概述了浙江省竹类研究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 文献分析 浙江 竹类研究 学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容器育苗研究综述 被引量:99
2
作者 戚连忠 汪传佳 《林业科技开发》 2004年第4期10-13,共4页
从容器苗的育苗容器、基质、培育技术、根系畸形及矫正方法、病虫害防治和苗木质量评价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林木容器育苗研究现状 ,并提出了应加强育苗容器和基质、工厂化和机械化育苗技术、苗木质量调控技术。
关键词 林木 容器育苗 基质 培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浙江省竹类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戚连忠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3-67,82,共6页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近年来浙江省竹类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展示浙江省竹类研究的面貌。
关键词 竹类研究 文献计量学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用材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建与立地评价应用——以富阳市富阳镇为例
4
作者 戚连忠 江波 +2 位作者 袁位高 朱锦茹 许利群 《浙江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1-4,14,共5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VB语言和Foxpro关系数据库软件,研建浙江省富阳市富阳镇富春江沿岸滩地多功能用材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基础数据库管理和立地评价应用模块相结合,具有数字化输入、图象处理、数据库管理、制图等功能,为林...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VB语言和Foxpro关系数据库软件,研建浙江省富阳市富阳镇富春江沿岸滩地多功能用材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基础数据库管理和立地评价应用模块相结合,具有数字化输入、图象处理、数据库管理、制图等功能,为林业资源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用材林 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立地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富阳市 富阳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地多功能用材林体系主要林种树种功能优化研究
5
作者 戚连忠 江波 +1 位作者 朱锦茹 袁位高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z1期7-12,25,共7页
运用解析分层结构处理方法--层次分析法,对富春江沿岸滩地多功能用材林体系主要林种树种功能优化的效益、结构、林种、树种分别构造判断矩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富春江沿岸滩地多功能用材林建设过程中,采用杨、银杏、桤木、枫香、... 运用解析分层结构处理方法--层次分析法,对富春江沿岸滩地多功能用材林体系主要林种树种功能优化的效益、结构、林种、树种分别构造判断矩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富春江沿岸滩地多功能用材林建设过程中,采用杨、银杏、桤木、枫香、湿地松、杜英等用材树种以混交方式配置为主,适当辅以经济林、竹林、灌木树种在各林种的营建中作为景观、防护的补充,才能充分发挥多功能用材林的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林种选择 树种选择 滩地 功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河滩地优质大径杨木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江波 袁位高 +1 位作者 戚连忠 朱锦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75,共8页
大径材的缺乏 ,已严重制约了我国胶合板等相关工业的持续发展 ,如何利用我国东南沿海丰富的江河滩地资源营建大面积杨树优质大径材基地 ?作者通过近 10a的研究 ,就充分利用江河荒滩等劣质土地培育优质大径杨木 ,在进行产业化培育过程中... 大径材的缺乏 ,已严重制约了我国胶合板等相关工业的持续发展 ,如何利用我国东南沿海丰富的江河滩地资源营建大面积杨树优质大径材基地 ?作者通过近 10a的研究 ,就充分利用江河荒滩等劣质土地培育优质大径杨木 ,在进行产业化培育过程中对新无性系引选、主要立地制约因子、密度与林分工艺成熟年限、边行“优势配置式”造林、复合轮伐期经营、节痕控制技术、合理轮伐期确定及配套优化栽培模式等技术关键进行研究总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滩地 大径材 杨树 造林技术 产业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合理轮伐期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江波 袁位高 +1 位作者 戚连忠 朱锦茹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31,共6页
根据对常规栽培模式的杨树人工林林分生产力分析 ,确定了各主要立地的培育目标 ,并计算数量成熟龄、经济成熟龄和工艺成熟龄。分析结果表明 :以净贴现值最大确定杨树最优轮伐期 ,1 2指数级培育小径材的轮伐期为 1 3~ 1 4a ,1 4指数级... 根据对常规栽培模式的杨树人工林林分生产力分析 ,确定了各主要立地的培育目标 ,并计算数量成熟龄、经济成熟龄和工艺成熟龄。分析结果表明 :以净贴现值最大确定杨树最优轮伐期 ,1 2指数级培育小径材的轮伐期为 1 3~ 1 4a ,1 4指数级培育中小径材的轮伐期为1 2~ 1 3a ,1 6指数级培育大中径材的轮伐期为 1 2~ 1 3a ,1 8指数级培育大径材的轮伐期为 1 1~ 1 2a。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人工林 轮伐期 成熟年龄 抚育间伐 立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干旱对浙江林业的影响和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许利群 蓝晓光 +3 位作者 高智慧 杜国坚 戚连忠 刘亚群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59-62,共4页
通过2003年夏季高温干旱时对浙江林业影响的调研,分析了高温干旱对森林、特别是经济林果的影响,表明森林在发挥生态屏障功能、降温增湿等方面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建议加强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提高林分的质量,提倡经济林的生态栽培... 通过2003年夏季高温干旱时对浙江林业影响的调研,分析了高温干旱对森林、特别是经济林果的影响,表明森林在发挥生态屏障功能、降温增湿等方面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建议加强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提高林分的质量,提倡经济林的生态栽培模式,因地制宜适度发展高山蔬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2003年 浙江 林业 温度 干旱 森林 生态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木节痕控制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朱锦茹 袁位高 +3 位作者 江波 戚连忠 吴发荣 申屠福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4,共3页
节痕是影响杨木质量的最主要因子。有效地控制杨木节痕和减少虫眼是提高杨木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表明 :整枝、控制虫眼和科学造林是提高杨木无节化程度的重要措施。可根据加工工艺要求 ,采用等高整枝或等径整枝。加强对天牛的预防... 节痕是影响杨木质量的最主要因子。有效地控制杨木节痕和减少虫眼是提高杨木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表明 :整枝、控制虫眼和科学造林是提高杨木无节化程度的重要措施。可根据加工工艺要求 ,采用等高整枝或等径整枝。加强对天牛的预防是减少杨木木材虫眼的重要手段。若发现天牛危害 ,采用甲胺磷原液注射或用 40 %氧化乐果药棉堵塞。引进抗虫能力强的杨树优良无性系 ,采用多无性系造林、萌蘖造林和 2根 1干苗造林 ,可以大大提高杨木自然无节的比例。图 1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质量 节痕 虫孔 整枝 虫眼控制 造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榉枝插苗苗期根系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位高 朱锦茹 +1 位作者 江波 戚连忠 《浙江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通过对大叶榉的插条年龄、ABT生根粉的不同浓度和浸泡时间的扦插成活率和根系生长情况的对比试验,认为大叶榉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经300倍与500倍的ABT液浸泡2min后扦插成活率可达到77.4%和73.3%;从扦插苗的发根数与根系生长速度来看,用50... 通过对大叶榉的插条年龄、ABT生根粉的不同浓度和浸泡时间的扦插成活率和根系生长情况的对比试验,认为大叶榉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经300倍与500倍的ABT液浸泡2min后扦插成活率可达到77.4%和73.3%;从扦插苗的发根数与根系生长速度来看,用50倍ABT液浸泡20s和300倍浸泡30s后扦插的大叶榉苗根系生长最好,既多又长;2年生硬枝扦插的与1年生嫩枝扦插对大叶榉扦插成活率和发根数影响不大,但前者的平均根长略低于后者,两者约相差10%~30%,因此,既可采用1年生嫩枝又可采用2年生硬枝进行大叶榉扦插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榉 枝插苗 苗期 根系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河滩地多功能用材林经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位高 江波 +3 位作者 戚连忠 朱锦茹 吴发荣 申屠福军 《浙江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1-6,共6页
通过滩地多功能用材林的树种选择、配置原则、配置方式、经营模式、采伐更新技术及其它相关经营技术等试验研究,集中分析了主要滩地树种的耐水性及选择原则,提出了长短轮伐周期结合、主导功能优先等配置原则和阶梯式带状混交、松阔复层... 通过滩地多功能用材林的树种选择、配置原则、配置方式、经营模式、采伐更新技术及其它相关经营技术等试验研究,集中分析了主要滩地树种的耐水性及选择原则,提出了长短轮伐周期结合、主导功能优先等配置原则和阶梯式带状混交、松阔复层混交等8种配置方式;总结出林农、林--游等6种经营模式;在对不同采伐方式、采伐强度、采伐作业技术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约束下的采伐更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用材林 经营模式 生态约束 采伐更新 江河滩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单板用材林的栽植密度与立地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位高 江波 +1 位作者 朱锦茹 戚连忠 《林业科技开发》 2004年第1期21-23,共3页
杨树单板用材林培育将更多地追求大径材比率 ,通过密度试验和大量典型样地调查 ,建立了出材率模型 ,揭示了林分密度、立地指数与大径材生产结构的效应规律。结果表明 :林木径阶 34cm时大径材出材率才能达到 5 0 %以上 ,林分密度越大、... 杨树单板用材林培育将更多地追求大径材比率 ,通过密度试验和大量典型样地调查 ,建立了出材率模型 ,揭示了林分密度、立地指数与大径材生产结构的效应规律。结果表明 :林木径阶 34cm时大径材出材率才能达到 5 0 %以上 ,林分密度越大、立地条件越差 ,培育单板材的周期就越长 ;2 0指数级、4m× 5m密度 9a生时林分平均胸径为 33 1cm ,大径材产量达 15 7 10m3 /hm2 。因此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 ,确定计划采伐周期至关重要。营造大径杨木的基地应在地位指数 16以上的滩涂地上发展较好 ,地位指数 16以下时以培育中小径材为主的高密度杨树林为主要目标。大径杨木的适宜密度应在 5 0 0株 /hm2 以下 (株行距不宜低于 4m× 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单板用材林 栽植密度 立地条件 出材率模型 采伐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地系统的景观格局分析及景观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
13
作者 朱锦茹 江波 +1 位作者 戚连忠 袁位高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z1期1-6,25,共7页
利用GIS手段和野外调查对富阳镇范围的滩地景观格局与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空间格局和基本构型以大斑块为主体,破碎化程度较低,基本呈聚集型分布,但斑块在大小上变异很大.斑块形状较为规则,同类型斑块间的差异较小,自我相似... 利用GIS手段和野外调查对富阳镇范围的滩地景观格局与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空间格局和基本构型以大斑块为主体,破碎化程度较低,基本呈聚集型分布,但斑块在大小上变异很大.斑块形状较为规则,同类型斑块间的差异较小,自我相似性较好,因此,研究区景观的总体构型为规整且有章可循.随着人类干扰强度增加,景观多样性下降,优势度增高,景观破碎度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地 植被类型 景观格局 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春江两岸江滩林带树木根系与土壤抗蚀性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发荣 袁位高 +4 位作者 徐卫南 申屠福军 黄开泽 江波 戚连忠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32,共5页
对富春江两岸滩地的主要造林树种进行根系调查和土壤抗蚀性、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地段土壤的抗蚀指数表土层大于底土层;抗蚀指数与根长、根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较之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而言相对较低,有机... 对富春江两岸滩地的主要造林树种进行根系调查和土壤抗蚀性、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地段土壤的抗蚀指数表土层大于底土层;抗蚀指数与根长、根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较之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而言相对较低,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抗蚀指数大、抗蚀能力强;在现有的造林树种中,桤木、枫杨、杨树和竹林地土壤的抗蚀能力最大;水杉、苏柳林地次之。造林密度也有较大的影响,以杨树的4种密度为例,土壤抗蚀力以3m×4m最强,3m×3m和2m×3m次之,2m×2m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滩地 林木根系 抗蚀性能 土壤抗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措施在杨树结构栽培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明 孙伟琴 +3 位作者 袁位高 江波 戚连忠 朱锦茹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据对35/66杨的对比试验表明,在初始密度较高时,资源紧缺地区,为提高木材产出,可以适当提高造林密度,以缩短杨木生产周期,初始造林密度在1 000株/hm2左右,为培育大径杨木可采用间伐措施,间伐强度要适中,在第4年间伐50%,使保留密度在500株... 据对35/66杨的对比试验表明,在初始密度较高时,资源紧缺地区,为提高木材产出,可以适当提高造林密度,以缩短杨木生产周期,初始造林密度在1 000株/hm2左右,为培育大径杨木可采用间伐措施,间伐强度要适中,在第4年间伐50%,使保留密度在500株/hm2左右;以培育大径材为目标时,为能获得最大量的大径杨木,一般不宜采用密植后再间伐的经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杨树 结构栽培 生产周期 造林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花木蚧虫名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庆荣 戚连忠 +4 位作者 周丽芳 徐华潮 陈秀龙 邵生富 张毅丰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5期64-73,共10页
在检索文献资料和调查的基础上,对浙江省花木蚧壳虫分布、种类和为害程度进行了补充整理,收录浙江省花木蚧虫 12 科 97 属 258 种。其中盾蚧科 47 属 149 种,仁蚧科 1 属 1 种,蚧科 15 属 36 种,球链蚧科 1 属 1种,壶蚧科 2 属 4 种,链... 在检索文献资料和调查的基础上,对浙江省花木蚧壳虫分布、种类和为害程度进行了补充整理,收录浙江省花木蚧虫 12 科 97 属 258 种。其中盾蚧科 47 属 149 种,仁蚧科 1 属 1 种,蚧科 15 属 36 种,球链蚧科 1 属 1种,壶蚧科 2 属 4 种,链蚧科 4 属 22 种,绛蚧科 1 属 3 种,胶蚧科 3 属 4 种,绒蚧科 1 属 7 种,粉蚧科 15 属 21种,珠蚧科 6 属 9 种,旌蚧科 1 属 1 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花木 蚧虫名录 文献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雪冰冻灾害对云和县主要森林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建灵 孙莉莉 +3 位作者 戚连忠 刘雄兰 吴涛 黄献章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1,共4页
通过对云和县2008年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林区的样地调查,研究了不同海拔、坡向、经营措施对主要森林群落受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在500 m以下的森林群落受灾率较低,其中针阔混交林和竹林几乎没有受到灾害影响;海拔500 m以上的森林群... 通过对云和县2008年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林区的样地调查,研究了不同海拔、坡向、经营措施对主要森林群落受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在500 m以下的森林群落受灾率较低,其中针阔混交林和竹林几乎没有受到灾害影响;海拔500 m以上的森林群落受灾率高,其中毛竹林的受灾率最大;不同坡向对森林群落的受灾率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位于北坡的受灾率最大;不同经营措施中抚育和间伐过的森林群落受灾率低,封山育林的最高。说明在未来云和林区森林保护和经营管理中,海拔500 m以上的毛竹林应特别加强防低温冻害的经营措施,其它森林群落应该以抚育为主,适当的间伐措施为辅,以促进森林群落良好生长,有效抵御和降低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冰冻 灾害 森林群落 海拔 坡向 经营措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地土壤养分与简13杨生长关系研究
18
作者 吴发荣 袁位高 +2 位作者 江波 魏君艳 戚连忠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2-74,83,共4页
对滩地土壤养分与简13杨生长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指出,制约简13杨生长的主要因子为土壤有机质和N素,P与K则对简13杨影响不显著,通过模拟回归,可看出土壤有机质和速效N与胸径、树高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为在滩地集约栽... 对滩地土壤养分与简13杨生长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指出,制约简13杨生长的主要因子为土壤有机质和N素,P与K则对简13杨影响不显著,通过模拟回归,可看出土壤有机质和速效N与胸径、树高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为在滩地集约栽培杨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营养元素 简13杨 滩地 土壤养分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pulus deltoides CL“SZ-2”等73个杨树无性系的引进与优选
19
作者 吴发荣 戚连忠 +4 位作者 雷静品 袁位高 江波 朱锦茹 沈爱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4,共4页
通过对Populus deltoidesCL"SZ-2"等73个杨树无性系的苗木培育和造林试验,比较分析其造林成活率、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初选出SZ-2杨、SZ-31杨、SZ-5杨3个优良无性系,其9年生林分生长量均高于目前浙江省... 通过对Populus deltoidesCL"SZ-2"等73个杨树无性系的苗木培育和造林试验,比较分析其造林成活率、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初选出SZ-2杨、SZ-31杨、SZ-5杨3个优良无性系,其9年生林分生长量均高于目前浙江省表现最好的35/66杨10%以上,其中SZ-2无性系9年生林分平均胸径达37.7cm、树高达24m、单株材积达1.2946m3/hm2,分别为35/66杨的118.93%、116.50和16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选优 聚类分析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杉木生态公益林碳储量效益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骏 葛滢 +4 位作者 江波 常杰 袁位高 朱锦茹 戚连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6,共5页
研究浙江省3个年龄级杉木优势林和含杉木混交林的生物量及其分布和碳储量。结果表明:杉木优势林依靠高密度种植和人工管理,在前10年乔木层生物量达到47t·hm-2以上,在中龄林(11~20年)及成熟林(21~30年)阶段杉木优势林乔木层生物... 研究浙江省3个年龄级杉木优势林和含杉木混交林的生物量及其分布和碳储量。结果表明:杉木优势林依靠高密度种植和人工管理,在前10年乔木层生物量达到47t·hm-2以上,在中龄林(11~20年)及成熟林(21~30年)阶段杉木优势林乔木层生物量增加很少,且都低于同龄级的含杉木混交林;含杉木混交林乔木层的生物量随着林龄增加明显增加,中龄林比幼龄林增长了147%,成熟林比中龄林增长了28.1%;若杉木优势林改造为含杉木的混交林,碳储量至少增加0.84t·hm-2a-1;若不改良,碳储量至多增加0.21t·h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生物量 碳积累 混交林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