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天童受损常绿阔叶林实验生态学研究(Ⅴ):不同干扰下植被恢复初期主要树种五年的恢复和更新 被引量:6
1
作者 戚裕锋 杨徐烽 +3 位作者 张奇平 宋坤 康敏明 达良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25,共16页
为了解常绿阔叶林在遭受不同采伐干扰后的恢复和更新。于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浙江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中对5个不同采伐处理下的样地进行了5年的秋季植被跟踪调查,样地处理分别是:(Ⅰ)去除大树保留萌枝,(Ⅱ)去除地表植物保留枯枝落叶... 为了解常绿阔叶林在遭受不同采伐干扰后的恢复和更新。于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浙江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中对5个不同采伐处理下的样地进行了5年的秋季植被跟踪调查,样地处理分别是:(Ⅰ)去除大树保留萌枝,(Ⅱ)去除地表植物保留枯枝落叶层,(Ⅲ)去除地表植物和10 cm的表土,(Ⅳ)清除下木层保留大树,以及(Ⅴ)对照.结果显示:①样地Ⅰ和Ⅱ的胸高断面积(BA)增长量最高,分别为1631.8 cm^2和1 619.4 cm^2;而样地Ⅳ的BA值增长量最少,为43.4 cm^2.②样地Ⅰ的BA值增加以常绿阔叶乔木的BA增量为主,主要通过残留植株的生长而恢复;样地Ⅱ的BA值在5年中的恢复速度最快,主要以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和落叶阔叶乔木的BA增量为主;样地Ⅲ的BA值恢复主要以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和常绿阔叶乔木的BA增量为主;样地Ⅳ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都非常少,BA值都小于10cm^2.③各样地中幼苗的补充有一个波动的过程,恢复第1年最多,恢复第2年则发生锐减.样地Ⅰ中幼苗主要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样地Ⅱ中幼苗也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但相对样地Ⅰ有较多的落叶树种.样地Ⅲ中幼苗主要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样地Ⅳ中幼苗主要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结果表明采伐模式对常绿阔叶林的恢复和更新有着深远的影响.择伐上木层后,常绿阔叶树种能得到较快的恢复;清除下木层,保留大树后,主要树种恢复缓慢;在皆伐下,落叶树种侵入,形成落叶树种为优势种或者常绿和落叶混交的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人为干扰 主要树种 更新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上海植被的多样性、空间格局和动态响应(Ⅳ):人工植物群落景观与生态协调性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艳艳 商侃侃 +2 位作者 达良俊 王娟 戚裕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共11页
针对目前生态与景观效果并重,绿化建设与管护并重,以及节约型的城市绿地建设要求,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植物群落构建、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所制定的原则,通过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 针对目前生态与景观效果并重,绿化建设与管护并重,以及节约型的城市绿地建设要求,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植物群落构建、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所制定的原则,通过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一个4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市外环以内的中心城区绿地植物群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1.4%的植物群落没有达到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协调,主要表现为近自然度不高以及高额的绿地养护成本.为此,应倡导乡土物种的广泛应用,体现乡土特色,构建"地标性"近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近自然型养护与管理模式,降低群落的养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地 植物群落 评价指标体系 景观与生态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天童7种优势乔木的种子形态特征和萌发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永川 戚裕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50,共5页
以浙江天童地区雷公鹅耳枥等7种常见优势乔木种子为材料,对其形态特征和近自然条件下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体积最大的是长叶石栎(6 370.54mm3),最小的为雷公鹅耳枥(17.72mm3);千粒重最大的是长叶石栎(3 580.868g),最小的... 以浙江天童地区雷公鹅耳枥等7种常见优势乔木种子为材料,对其形态特征和近自然条件下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体积最大的是长叶石栎(6 370.54mm3),最小的为雷公鹅耳枥(17.72mm3);千粒重最大的是长叶石栎(3 580.868g),最小的为木荷(5.148g);含水量最高的是长叶石栎(43.72%),最低的为西川朴(11.78%).在光/暗期温度25℃/15℃,光照强度1 402lx(14h/d)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木荷、云山青冈较高,分别达55.5%和56.5%,栲树、西川朴和长叶石栎较低,分别为20%、10.5%和6%,雷公鹅耳枥和南酸枣没有萌发;开始萌发时间木荷最早(6d),云山青冈最迟(35d),萌发持续时间西川朴、木荷和云山青冈均超过50d,并依次延长;木荷和云山青冈的种子萌发格局为缓萌型,而栲树、西川朴、长叶石栎、雷公鹅耳枥和南酸枣为低萌型.天童地区7种常见优势乔木采取了不同的萌发策略来适应当地外界环境,可能是其成为不同微地形中优势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优势乔木 种子萌发 萌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大果青扦地理分布和群落特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明亮 张德顺 +1 位作者 马其侠 戚裕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040-12043,12075,共5页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对大果青扦残存群落的地理分布、群落特性、种群年龄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大果青扦群落现仅岛屿化分布于秦岭山区及其余脉地区。群落中共包含种子植物51科97属126种,可划分成12个植物属的地理区系成分...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对大果青扦残存群落的地理分布、群落特性、种群年龄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大果青扦群落现仅岛屿化分布于秦岭山区及其余脉地区。群落中共包含种子植物51科97属126种,可划分成12个植物属的地理区系成分,其中温带分布型属占65.88%,大果青扦在整个群落中占绝对优势。根据群落中物种重要值聚类分析可以将大果青扦群落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大果青扦种群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极少见幼树幼苗,濒危情况严重,亟待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青扦 岛屿化分布 群落特性 聚类分析 年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调控对香樟人工林林木生长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胡凌 商侃侃 +2 位作者 张庆费 戚裕锋 郑思俊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5,共6页
上海城郊人工林普遍存在林分密度高、林相结构简单、个体生长分化严重等现象,合理调控森林的密度结构成为城市森林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宝山区建植于2001年、初植密度为4600株·hm^-2的香樟人工林为对象,在生长3... 上海城郊人工林普遍存在林分密度高、林相结构简单、个体生长分化严重等现象,合理调控森林的密度结构成为城市森林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宝山区建植于2001年、初植密度为4600株·hm^-2的香樟人工林为对象,在生长3a后将林分密度分别调控为1000株·hm^-2(P1)、1300株·hm^-2(P2)和1600株·hm^-2(P3)的3个不同样地,于2012年各设置1个50mX50m典型样地,细分成4个25m×25m样方,调查测定林木的测树因子、空间结构和树芯结构,分析林木生长过程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林木枯死率升高,林木分化程度增强;P1、P2、P3样方个体最大径级分别达25.7、28.6cm和23.9cm,变异系数分别为0.11、0.13和0.17。在4~25m空间尺度上,P1、P2样方个体呈随机分布,P3样方个体呈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交替现象。各龄级林木胸径生长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密度越高林木径向生长量越小,而现存生物量以P2样方最高,达17392.21kg·hm^-2。因此,上海地区10a左右的香樟幼林合理密度约为1300株·hm^-2,采用动态密度管理机制,使林分达到最佳生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人工林 密度调控 林木分化 空间格局 生长过程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戚裕锋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97-99,124,共4页
星天牛是城市行道树悬铃木属植物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为了探讨星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对上海市松江区城区6个路段的二球悬铃木进行了抽样调查,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模型法对星天牛幼虫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星天... 星天牛是城市行道树悬铃木属植物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为了探讨星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对上海市松江区城区6个路段的二球悬铃木进行了抽样调查,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模型法对星天牛幼虫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星天牛幼虫在悬铃木上具有聚集分布的特点,以个体群为基本的组成成分,环境因素是导致其聚集的原因。建立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可为星天牛幼虫抽样调查、预测预报和防治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天牛 幼虫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二球悬铃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