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钠离子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进展与展望
- 1
-
-
作者
梁超
李婷(综述)
张冰
戚荣丰(审校)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科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影像科
-
出处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87-99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196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21554)
南京鼓楼医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RC2024-2025)。
-
文摘
钠离子磁共振成像(^(23)Na-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成像技术,能够定量、无创地检测活体组织中的钠离子(Na+)浓度,可以弥补常规氢质子磁共振成像(1H-MRI)在揭示细胞功能、代谢状态以及离子通道活动方面的不足。文章综述^(23)NaMRI的基本原理及技术进展,同时详细探讨了^(23)Na-MRI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脑肿瘤、缺血性脑卒中、阿尔兹海默症、多发性硬化症、癫痫等疾病中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23)Na-MRI有助于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并为评估CNS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患者的预后提供有力的影像学依据。
-
关键词
钠离子磁共振成像
钠离子浓度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Keywords
sodium 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odium ion concentrati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
-
分类号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骨肿瘤影像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杨震(综述)
杨明
戚荣丰(审校)
-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超声诊断科
南京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影像科
-
出处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8-542,共5页
-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21554)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3MHCSKF01)。
-
文摘
骨肿瘤种类繁多,分类复杂,且部分肿瘤影像学表现相似,如一些良性骨肿瘤可能表现出类似恶性骨肿瘤的侵袭性特征,使得基于传统影像学的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面临很大挑战。近年来,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病变图像识别能力,广泛用于各种肿瘤的分类和表征。文章主要就影像组学在骨肿瘤诊断、预后预测、基因分析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
关键词
骨肿瘤
影像组学
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
-
Keywords
bone tumor
radiomics
feature extraction
machine learning
-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心理韧性神经机制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想
夏卓漫(综述)
钟元
戚荣丰(审校)
-
机构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鼓楼医院医学影像科
-
出处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4-1407,共4页
-
基金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23MHCSKF0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20221554)。
-
文摘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积极适应以及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理韧性对促进不利环境下的心理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心理韧性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尤其是重大创伤应激经历者的心理韧性如何调节大脑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较为一致的结论包括心理韧性水平较高的个体,海马、前扣带回等脑区的体积增大,海马-腹侧被盖区功能连接增高,而杏仁核-默认模式网络、前扣带回-前脑岛以及岛叶-杏仁核的功能连接降低。神经影像学是脑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我们观察心理韧性与个体内部差异之间的联系,以及创伤后症状或其他压力相关疾病的生物学机制。本文综述神经影像技术(功能和结构磁共振成像)在心理韧性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方面的重要发现。
-
关键词
韧性
心理
应激障碍
创伤后
磁共振成像
-
分类号
R395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R749.7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母婴分离对子代行为及大脑影响的研究进展
- 4
-
-
作者
钱佳慧
刘月琴(综述)
卢光明
戚荣丰(审校)
-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南京鼓楼医院
-
出处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7,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21554)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3MHCSKF01)。
-
文摘
个体在生命早期遭遇不幸事件(虐待、忽视等),即生命早期应激(ELS),会导致其成年后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增加各类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等)的患病风险。为模拟人类幼年时期留守现象,啮齿动物的母婴分离(MS)模型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揭示ELS诱发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文章通过对大、小鼠MS模型的行为学及相关脑区改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关键词
母婴分离
行为学
生物学机制
-
Keywords
maternal separation
behavioristics
molecule mechanism
-
分类号
R74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夏菲(综述)
戚荣丰(审校)
-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0-193,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1672)
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项目(QNRC2016888)。
-
文摘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由临床症状定义的一组复杂疾病,没有任何器质性异常,其起病原因和临床症状表现差异大,发病机制仍未阐明,因此也缺乏很好的治疗策略。该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正常工作能力,占用了较多医疗资源,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功能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FD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文章主要就FD患者出现的前扣带回、岛叶及丘脑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进行综述。
-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神经影像
脑肠轴
-
Keywords
functional dyspepsia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the brain-gut axis
-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