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62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戚良燕 唐小飞 赵尔为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0期111-112,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2例COPD并发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8例经胸腔积液病理学确诊,2例经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2例经痰脱落细胞检查确诊。所有...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2例COPD并发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8例经胸腔积液病理学确诊,2例经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2例经痰脱落细胞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其中手术治疗6例,存活5例,化疗、放疗20例,存活5例,二者存活率有差异。结论 COPD并发肺癌诊断最重要的还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长期卧床后肺炎1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戚良燕 赵尔为 路宇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6期34-34,共1页
目的:提高对脑卒中长期卧床后肺炎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2004年7月~2006年7月收治的159例脑卒中长期卧床后肺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脑卒中 卧床后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肺炎73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戚良燕 刘晓辉 唐小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125-125,共1页
目的根据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咳嗽、咳痰症状91.8%,不同程度发热症状58.9%,白细胞计数≥10.0×109/L占38.4%,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占61.6%,合... 目的根据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咳嗽、咳痰症状91.8%,不同程度发热症状58.9%,白细胞计数≥10.0×109/L占38.4%,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占61.6%,合并呼吸衰竭17.8%,痰培养结果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治疗后好转58例、治愈18例、死亡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型肺疾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晓辉 戚良燕 邓淑仙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9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型肺疾病 多索茶碱 疗效分析 治疗 COPD患者 气道反应性增高 常见病多发病 气道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裴少伟 戚良燕 李琛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3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经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的肺炎病例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肺部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经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的肺炎病例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肺部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8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使用安全、简便,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红霉素 支原体肺炎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刘晓辉 赵洪茹 戚良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6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指标 肺心病患者 川芎嗪注射液 血脂水平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血液高凝状态 血液粘度增高 慢性肺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戚良燕 李婷 唐小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分别采用氨茶碱与多索茶碱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参照组接受氨茶碱治疗,研究组接受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通气功能... 目的探讨分析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分别采用氨茶碱与多索茶碱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参照组接受氨茶碱治疗,研究组接受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通气功能指标、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喘息、咳嗽、湿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3.5±0.3)、(5.1±0.5)、(4.5±0.4)、(4.3±0.4)d,均明显短于参照组的(5.3±0.5)、(6.9±0.6)、(6.9±0.7)、(6.5±0.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1.5±0.3)L、肺活量(2.9±0.3)L、用力肺活量(2.3±0.3)L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1.2±0.4)L、(2.5±0.3)L、(2.0±0.5)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还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够促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疗效 支气管哮喘 多索茶碱 氨茶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戚良燕 李婷 唐小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4期96-97,共2页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5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按挂号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5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按挂号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参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分别为(1.88±0.23)L、(2.59±0.54)L、(74.29±6.35)%,均高于参照组的(1.25±0.11)L、(2.03±0.44)L、(68.42±6.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沙美特罗替卡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戚良燕 李婷 唐小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7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应用效果。方法 9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参照组基础上行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第1... 目的分析研究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应用效果。方法 9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参照组基础上行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FEV1、FVC、PEFR水平分别为(2.81±0.41)L、(3.13±0.78)L、(6.83±0.46)L/s,均高于参照组的(1.81±0.45)L、(2.63±0.47)L、(5.15±0.34)L/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高于参照组的8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能够提升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老年支气管哮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单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婷 戚良燕 丛中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3期85-87,共3页
目的比较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单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方法 116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各58例。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单药治... 目的比较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单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方法 116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各58例。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单药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情况和呼吸困难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分压(PaO_2)及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较单药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MMRC评分为(1.42±0.31)分,低于单药治疗组的(1.78±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的疗效优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婷 戚良燕 丛中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6期132-133,共2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12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时送检的合格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12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时送检的合格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1835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格的下呼吸道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76株(56.8%),革兰阳性菌59株(19.0%),真菌75株(24.2%);分离出多药耐药菌35株(11.3%)。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对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T)、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5.5%、86.5%、91.3%;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真菌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现象严重,应引起临床人员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原菌 耐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小飞 戚良燕 王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3期58-59,共2页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进行分组治疗探讨,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试...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进行分组治疗探讨,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试验组在噻托溴铵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有效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改善或消除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进一步促进患者睡眠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