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性分析及自交系基础群体筛选 |
戚存扣
陈玉卿
张洁夫
高冠军
博寿仲
惠飞虎
|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8
|
|
2
|
甘蓝型油菜二体附加系92Ⅰ 1096附加染色体的遗传研究 |
戚存扣
高冠军
浦惠明
傅寿仲
仲裕泉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3
|
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杂交F_1衍生后代的育性及性状变异 |
戚存扣
浦惠明
傅寿仲
|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4
|
|
4
|
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的遗传 |
戚存扣
傅寿仲
|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21
|
|
5
|
工业用油料植物脂肪酸及其改良 |
戚存扣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6
|
甘蓝型油蔬兼用油菜宁油16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
戚存扣
陈新军
张洁夫
浦惠明
高建芹
傅寿仲
|
《农业科技通讯》
|
2006 |
3
|
|
7
|
加拿大油菜子品质改良育种 |
戚存扣
|
《世界农业》
|
1988 |
1
|
|
8
|
澳大利亚双低杂交油菜育种 |
戚存扣
|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9
|
中国油菜栽培科学技术的发展 |
傅寿仲
戚存扣
浦惠明
张洁夫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12
|
|
10
|
甘蓝型油菜抗倒性评价及抗倒性与株型结构的关系 |
陈新军
戚存扣
浦惠明
张洁夫
高建芹
傅寿仲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9
|
|
11
|
甘蓝型油菜发芽期的耐盐性筛选 |
龙卫华
浦惠明
张洁夫
戚存扣
张学昆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2
|
|
12
|
油菜株型结构及其理想型研究 Ⅱ.无花瓣性状对构建理想株型的作用 |
张洁夫
傅寿仲
陈玉卿
戚存扣
严建民
朱献玳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3
|
|
13
|
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种质选育研究 |
傅寿仲
张洁夫
戚存扣
浦惠明
高建芹
陈新军
陈锋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3
|
|
14
|
高油酸甘蓝型油菜油酸积累动态 |
高建芹
浦惠明
龙卫华
胡茂龙
戚存扣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15
|
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的遗传研究 |
张洁夫
浦惠明
戚存扣
傅寿仲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31
|
|
16
|
花叶性状的遗传及其在杂交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
浦惠明
傅寿仲
戚存扣
张洁夫
伍贻美
高建芹
陈新军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2
|
|
17
|
高含油量油菜种子和果皮油份积累及主要脂肪酸的动态变化 |
高建芹
浦惠明
戚存扣
张洁夫
龙卫华
陈新军
傅寿仲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6
|
|
18
|
油菜株型结构及其理想型研究Ⅲ.若干高产品种的株型及冠层结构 |
张洁夫
傅寿仲
陈玉卿
戚存扣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1
|
|
19
|
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_1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陈新军
戚存扣
张洁夫
浦惠明
高建芹
傅寿仲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20
|
甘蓝型油菜花瓣缺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
张洁夫
戚存扣
浦惠明
陈松
陈锋
陈新军
高建芹
傅寿仲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