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旧小区自主更新的权利构建与规划机制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邵永威 戚冬瑾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8,共10页
政府可持续投入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有限,居民对自主更新呼声渐长。当前城市更新制度对自主更新定位模糊,已成为制约更新项目推进的重要因素。基于国内案例研究发现,主体权责不清是当前自主更新的困境之一,其本质是对更新改造权利界定不足... 政府可持续投入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有限,居民对自主更新呼声渐长。当前城市更新制度对自主更新定位模糊,已成为制约更新项目推进的重要因素。基于国内案例研究发现,主体权责不清是当前自主更新的困境之一,其本质是对更新改造权利界定不足引起的。探讨建设开发权和规划编制权的内涵、赋权对象、具体形态和效力,参照英国和日本居民自主更新的制度经验,提出通过法律或政策明确自主更新权利主体和组织实施主体的相关权益;规划制度上明晰各类更新改造规划(计划)与法定规划和规划许可的关系;建议政府针对不同类型老旧小区因地施策,激励社会资本投入,调动居民和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改造 自主更新 开发权 邻里规划 市街地再开发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中的规划得益制度与实践--以英国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地区更新为例
2
作者 贺璟寰 陈思楠 +2 位作者 戚冬瑾 陈博敏 朱伟鹏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5,共13页
英国自1909年开始探索规划得益机制,深刻影响1947年土地开发权国有化,为后续的涨价归公奠定了法理基础。介绍英国规划得益制度的历史发展以及现行制度工具,回顾英国伦敦国王十字地区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的片区更新实践,分析其多元发展... 英国自1909年开始探索规划得益机制,深刻影响1947年土地开发权国有化,为后续的涨价归公奠定了法理基础。介绍英国规划得益制度的历史发展以及现行制度工具,回顾英国伦敦国王十字地区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的片区更新实践,分析其多元发展目标的实施情况,重点是土地增值收益在社区层面的公共还原机制。总结规划得益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还原对象(公共利益)的识别、基于目标而非指标的公共还原内容的界定及落实规划义务的重要工具“开发协议”等,为我国城市更新实践与规划得益制度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得益 规划义务 基础设施税 国王十字 公共利益代言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从两个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案例谈起 被引量:34
3
作者 戚冬瑾 周剑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56,共5页
发生在内地和香港的两个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案例,由于两地不同的规划体系,公众参与出现了迥然的结果。为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本文深入地分析了两地有关公众参与的体制差异,并从差异探讨其背后的规划理念和权力制约。通过认清本质冀望能促... 发生在内地和香港的两个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案例,由于两地不同的规划体系,公众参与出现了迥然的结果。为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本文深入地分析了两地有关公众参与的体制差异,并从差异探讨其背后的规划理念和权力制约。通过认清本质冀望能促进规划观念的进步,让公众参与不再是一种形式,它更应由始至终贯彻在规划当中。毕竟,市民才是这城市中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公共利益 制度 法律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分区用途管制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戚冬瑾 周剑云 +1 位作者 李贤 陈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95,共9页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详细规划具有实施性和管控性双重功能。详细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底线管控”和“分区引导”的管制工具,迫切需要探索详细规划用途管制的技术路线。本文辨析管制工具“分区”“分组”“分类”的差异和关系,参照国...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详细规划具有实施性和管控性双重功能。详细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底线管控”和“分区引导”的管制工具,迫切需要探索详细规划用途管制的技术路线。本文辨析管制工具“分区”“分组”“分类”的差异和关系,参照国外城市的分区管制技术经验,构建基于“用途分区-用地性质-建筑用途”的管制规则,强调管制目标与管制要素内在的关联性,完善从规划编制到建成环境管理的全流程用途管制。分区管制可适用于现行单层控规编制,也可结合“单元-地块”的分层编制体系,建立“市-区”两级的分级管理机制,优化详细规划事权划分与管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详细规划 分区 用途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用地分类思考 被引量:20
5
作者 戚冬瑾 周剑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66,共7页
从规划管理的角度讨论新版用地分类标准的适用性,提出其在我国土地和规划制度背景下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美国从功能分区的传统区划向基于形态的区划转变的过程以及英国开发控制中通过判例法界定用途属性的经验。提出建立用地分类的... 从规划管理的角度讨论新版用地分类标准的适用性,提出其在我国土地和规划制度背景下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美国从功能分区的传统区划向基于形态的区划转变的过程以及英国开发控制中通过判例法界定用途属性的经验。提出建立用地分类的标准需要结合规划体系的特点;由于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应正视混合用途的出现;加强与规划管制制度和土地供应制度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分类 规划管理 混合用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的条例——美国区划改革新趋势的启示 被引量:15
6
作者 戚冬瑾 周剑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7-75,共9页
美国区划条例正逐步被形态条例取代。介绍美国形态条例产生的背景、条例的具体内容和制定过程,指出形态条例是通过类型学的方法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转化为形态设计再通过公众参与形成社会共识,使城市设计以法规形态落实。形态条例的方... 美国区划条例正逐步被形态条例取代。介绍美国形态条例产生的背景、条例的具体内容和制定过程,指出形态条例是通过类型学的方法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转化为形态设计再通过公众参与形成社会共识,使城市设计以法规形态落实。形态条例的方法超越了早期区划狭隘的控制目的和形态控制手段,也颠覆了后期区划功能分区的方法和抽象的控制指标,指向以物质空间类型为控制手段,实现理想空间形态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条例 类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改商”与“住禁商”——对土地和建筑物用途转变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21
7
作者 戚冬瑾 周剑云 《规划师》 2006年第2期66-68,共3页
广州市住宅的全面“禁商”行动,使深入探讨政府规划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法规的制定与衔接问题成为必要。我国应借鉴英国的开发控制和香港的混合用途控制,使土地和建筑物用途转变管理既坚守规划控制的专业标准,又不破坏市场发展的活力和... 广州市住宅的全面“禁商”行动,使深入探讨政府规划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法规的制定与衔接问题成为必要。我国应借鉴英国的开发控制和香港的混合用途控制,使土地和建筑物用途转变管理既坚守规划控制的专业标准,又不破坏市场发展的活力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改商” 用途转变 开发控制 混合用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英土地利用分类理论与实践的演进 被引量:9
8
作者 戚冬瑾 周剑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86,共7页
从历史的角度梳理美英两国土地利用分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揭示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的演进趋向,指出对土地利用分类的研究应超越经验层面,借鉴规划语言学的方法构建一个多维土地利用分类理论框架。适应现实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应创设可扩充... 从历史的角度梳理美英两国土地利用分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揭示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的演进趋向,指出对土地利用分类的研究应超越经验层面,借鉴规划语言学的方法构建一个多维土地利用分类理论框架。适应现实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应创设可扩充的平行维度的分类体系,或为规划实践留有创设土地利用新类型的弹性空间。而在应对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中所出现的城乡空间失衡、城市特色丧失等一系列问题时,基于横断面分区的形态准则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分类 多维 城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断面规划思想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以广州新中轴南段城市更新方案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戚冬瑾 周剑云 赵睿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7-79,共13页
分析传统规划方法在城市更新中所面临的困境.应用横断面规划的方法分析广州新中轴南段城市更新地区的形态特征,拟定各分区的发展愿景和规划策略.城市设计方案通过控制性规划定义为7种形态区划类型,编制形态条例作为城市更新的指引.强调... 分析传统规划方法在城市更新中所面临的困境.应用横断面规划的方法分析广州新中轴南段城市更新地区的形态特征,拟定各分区的发展愿景和规划策略.城市设计方案通过控制性规划定义为7种形态区划类型,编制形态条例作为城市更新的指引.强调横断面规划以形态分区为基础,提供了从现状形态分析到规划愿景设计再到形态条例的连贯性工作方法,把城市(社区)发展愿景转译为强制性的形态条例关键是要形成社会共识,该方法可适用于城市更新或“微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规划 形态条例 城市更新 存量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用地分类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7
10
作者 戚冬瑾 周剑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6,共8页
文章指出分类结构是用地分类研究的基础,传统等级性结构存在单一性和封闭性的局限,借鉴语言学的方法采用多维结构可为解释土地利用的复杂性提供方法论的基础。多维用地分类体系理论包含指示、评价和规定三种模式。规划过程的三个关键环... 文章指出分类结构是用地分类研究的基础,传统等级性结构存在单一性和封闭性的局限,借鉴语言学的方法采用多维结构可为解释土地利用的复杂性提供方法论的基础。多维用地分类体系理论包含指示、评价和规定三种模式。规划过程的三个关键环节"调查—分析—规划"为语言学的三种模式提供了逻辑性的对应关系。在三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用地分类的多重维度及分类体系的平行结构和空间等级,可构建出一个系统完整且具开放性的多维用地分类体系。通过探讨多维理论在用地分类标准及城乡规划各个阶段的应用前景,可为未来用地分类体系和城乡规划制度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 用地分类 城乡规划 分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规划的范式转变——基于生态伦理的横断面规划思想的引介 被引量:9
11
作者 戚冬瑾 周剑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9-144,共6页
横断面规划的思想源于广阔的区域性议题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规划方法。横断面规划的基础是地理景观,地理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城乡横断面表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梯度。基于横断面的形态分类体现了人... 横断面规划的思想源于广阔的区域性议题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规划方法。横断面规划的基础是地理景观,地理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城乡横断面表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梯度。基于横断面的形态分类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刻度,将发展目标转译为某一种形态实质是规定某一种具体的人地关系,是生态伦理价值的具体表现。以横断面分区取代功能分区,把规划调查、分析、设计和开发控制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土地利用规划的范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规划 生态伦理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用地分类的地方性探索 被引量:6
12
作者 戚冬瑾 周剑云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68,共10页
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广东省21个地级市在2008-10年间所编制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一些代表性城市在2005-14年间出台的规划标准,指出地方开展多样化的用地分类探索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方法需要转变... 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广东省21个地级市在2008-10年间所编制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一些代表性城市在2005-14年间出台的规划标准,指出地方开展多样化的用地分类探索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方法需要转变传统执行指令的思路,采取多维综合的手段来协调利益,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一些地方性的创新经验将成为未来国家用地分类制度改革的"试验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分类 地方性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法与私法配合视角下的城市更新制度——荷兰乌特勒支中央火车站地区更新过程的启示 被引量:4
13
作者 戚冬瑾 弗雷德·霍马 +2 位作者 熊亮 周剑云 萧靖童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102,共11页
分析荷兰乌特勒支中央火车站地区公私合作的更新改造历程,指出公法建立了弹性动态的规划管控模式;私法通过开发协议促进政企合作。公法与私法并行运作推动规划主动实施,公私合作的开发协议贯穿项目开发全过程管理,提升了项目的创造力和... 分析荷兰乌特勒支中央火车站地区公私合作的更新改造历程,指出公法建立了弹性动态的规划管控模式;私法通过开发协议促进政企合作。公法与私法并行运作推动规划主动实施,公私合作的开发协议贯穿项目开发全过程管理,提升了项目的创造力和可持续性。公私法的相互融合是现代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推动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的重要制度背景。建议在公法角度建立具有适应性和弹性的详细规划制度,完善规划许可的类型与程序;在私法角度重视各类协议的作用和地位,发挥公私合作的潜力,保障土地增值的公共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法 私法 公私合作 城市更新 乌特勒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用地分类体系构建思考 被引量:8
14
作者 戚冬瑾 周剑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2,共5页
研究分析了我国现行用地分类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美国用地分类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提出了构建我国多维用地分类体系的思路。"多维"包含了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狭义角度是从描述的角度对土地利用属性进行细分,从而构建逻... 研究分析了我国现行用地分类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美国用地分类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提出了构建我国多维用地分类体系的思路。"多维"包含了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狭义角度是从描述的角度对土地利用属性进行细分,从而构建逻辑清晰的平行结构的用地分类标准;广义角度是把土地利用模式分为经验的模式、评价的模式和规范的模式,根据不同模式的特点,把用地分类可能出现的各种形态与城乡规划运行的各个阶段相结合,梳理出城乡规划的基本方法。该多维用地分类体系的构建将为我国规划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分类 多维 规划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详细规划教学的探索性改革——以《广州人民南城市更新片区形态条例》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戚冬瑾 卢培骏 曾天然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8-107,共10页
反思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在城市更新地段面临的挑战,提出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教学的困惑。探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教学的改革方向,在借鉴美国、日本、新加坡的经验基础上,指导学生编制《广州人民南城市更新片区形态条例》,其特点包括:采... 反思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在城市更新地段面临的挑战,提出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教学的困惑。探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教学的改革方向,在借鉴美国、日本、新加坡的经验基础上,指导学生编制《广州人民南城市更新片区形态条例》,其特点包括:采用面向开发者使用的文本形式;强调面向实施的土地开发指引;采取形态分区主导的形态条例,以取代传统基于功能分区和指标管控为手段的控规编制方法。形态条例是适应城市更新地区规划编制的积极探索,未来落实还需要结合规划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条例 城市更新 控制性详细规划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网模式的理论与应用——一次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戚冬瑾 邝晓雯 张黎明 《华中建筑》 2012年第9期99-104,共6页
借鉴StephenMarshall的理论,在城市设计方案的教学辅导中检讨过于工程化的规划路网对城市空间丰富性的影响,利用拓扑学等知识,用量化和客观的方法对街网结构进行分类,探寻理想街网模式的特征。在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引入场所功能对街道进... 借鉴StephenMarshall的理论,在城市设计方案的教学辅导中检讨过于工程化的规划路网对城市空间丰富性的影响,利用拓扑学等知识,用量化和客观的方法对街网结构进行分类,探寻理想街网模式的特征。在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引入场所功能对街道进行重新分级,为城市设计中的街道设计提供新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网 模式 场所功能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二沙岛中心绿地的公平与效率
17
作者 戚冬瑾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68,共3页
从多方面分析广州二沙岛中心绿地因性质转换而带来的公平与效率的思考。在中国社会的转型阶段,政府的角色也应有所转变。在处理公共利益与私人财产的矛盾时,应遵循合理公平的程序维护各方利益,并力取共赢局面。唯有如此,社会才能公正、... 从多方面分析广州二沙岛中心绿地因性质转换而带来的公平与效率的思考。在中国社会的转型阶段,政府的角色也应有所转变。在处理公共利益与私人财产的矛盾时,应遵循合理公平的程序维护各方利益,并力取共赢局面。唯有如此,社会才能公正、稳定、持续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公共利益 二沙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纽约区划则例》立法目的及其实施路线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剑云 黎淑翎 +2 位作者 戚冬瑾 庞晓媚 陈璐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2-113,共12页
《1961纽约区划则例》的总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共健康、安全和福祉"。区划是立法目的的载体,是立法目的的分解、深化与空间化,区划也是实现立法目的的手段。早期区划的目的是"排除那些不受欢迎的土地类型,从而对现状加以保... 《1961纽约区划则例》的总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共健康、安全和福祉"。区划是立法目的的载体,是立法目的的分解、深化与空间化,区划也是实现立法目的的手段。早期区划的目的是"排除那些不受欢迎的土地类型,从而对现状加以保护",这就使得排他性成为区划的基本原则。《1961纽约区划则例》的"一张图"分区体系是综合分区的一种类型,这种基于用途的分区体系和指标化的体位规则更符合城市管理的规律与需求,并且在复杂的大都市管理实践中取得了相当的效果,显示出较广泛的适应性与生命力。本文简要地回溯美国及纽约的区划历史,系统分析1916和1961两个区划则例文本,探索区划管制的基本逻辑与核心技术工具,试图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法治化管理提供案例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 区划 实施 则例 纽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规划语言学层面再认识城市用地分类体系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剑云 戚冬瑾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4-41,共8页
加顿伯格的规划语言学是将"规划"术语的理解还原为语言中的言语,并且"规划"一词作为言语符号具有莫里斯阐述的三种功能:指代、评价和规定。规划的核心仍然是格迪斯的"调查-分析-规划"行为秩序,规划行为... 加顿伯格的规划语言学是将"规划"术语的理解还原为语言中的言语,并且"规划"一词作为言语符号具有莫里斯阐述的三种功能:指代、评价和规定。规划的核心仍然是格迪斯的"调查-分析-规划"行为秩序,规划行为与语言行为的功能一致。第一,规划行为作为"调查"实质是实现语言的指代功能,规划调查工作是客观现象或主观意愿的符号化;第二,规划作为"分析"实质是实现语言的评价功能,规划分析工作及其目的是对调查资料进行鉴定与判断;第三,规划作为"规划"的实质是实现语言的命令和规范功能,批准之后的"规划"就具体规定了土地用途及空间形态,就成为开发行为准则与开发控制的依据。因此,规划语言学成为关于规划的基础理论。城市用地作为规划的对象、意愿的载体、公共参与的平台以及管治的工具,在规划过程中具有多面属性。其中,土地用途分类是认识和描述城市客观现象的专业工具,也是综合表达城市居民主观意愿的专业语言。但是,"用途分类"作为规划管理的工具,与城市发展特征及规划的目的悖谬,应以"用途分组"作为规划管治工具。"用途分类"是遵循土地使用的差异化原则,"用途分组"是遵循土地使用的相容性原则,"用途分组"是基于规划管理目标对"用途分类"重新组合。针对我国城市用地分类规范及实践问题,本文建议构建具有统一分类规则的、多维开放的用途分类体系,以及建立明确的、刚性的、包容性的用途分组体系。用途分类适用于城市规划调查和研究,用途分组适用于法定规划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分类 用途分类 用途分组 划语言学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及审批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庞晓媚 周剑云 戚冬瑾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4-58,共5页
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行政许可与每一个建设项目的进度息息相关,行政效率在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研究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上追溯行政许可的概念与分类,厘清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其次结合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分析现行行政许... 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行政许可与每一个建设项目的进度息息相关,行政效率在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研究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上追溯行政许可的概念与分类,厘清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其次结合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分析现行行政许可及审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明确城市规划行政许可范围、细分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分类和优化城市规划行政许可程序的策略,以提高行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行政许可 行政审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