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阴影下光伏阵列自适应MPPT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戚军 陈怡 周文委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82-1189,共8页
光伏阵列受局部阴影、个别光伏组件故障等影响,输出P-U特性呈多峰现象,此时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往往无法跟踪到真正的全局最大功率点(MPP)。为了避免由此导致的光伏阵列输出功率大幅度损失,在深入研究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多峰功率... 光伏阵列受局部阴影、个别光伏组件故障等影响,输出P-U特性呈多峰现象,此时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往往无法跟踪到真正的全局最大功率点(MPP)。为了避免由此导致的光伏阵列输出功率大幅度损失,在深入研究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多峰功率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自适应全局MPPT方法。当光伏阵列的输出P-U特性发生变化时,该方法能自适应调整跟踪策略寻找到全局MPP。20 k Wp光伏阵列仿真实验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超过90%的阴影案例中,能准确快速平稳地跟踪到真正的全局MPP,且对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估测误差具有鲁棒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MPPT方法能在局部阴影发生前后跟踪到光伏阵列的全局MPP。由于原理简单、所需传感器数量少、MPPT跟踪性能优异,自适应MPPT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局部阴影 全局最大功率点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影条件下BIPV发电系统功率损失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戚军 张有兵 翁国庆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2-1009,共8页
基于包含旁路二极管和防逆二极管的BIPV阵列,采用非线性电路理论中的作图法求解光伏阵列的I-V输出特性,并给出采用集中最大功率跟踪(CMPPT)控制和分散最大功率跟踪(DMPPT)控制的BIPV发电系统结构。通过对不同阴影条件下不同规模的光伏... 基于包含旁路二极管和防逆二极管的BIPV阵列,采用非线性电路理论中的作图法求解光伏阵列的I-V输出特性,并给出采用集中最大功率跟踪(CMPPT)控制和分散最大功率跟踪(DMPPT)控制的BIPV发电系统结构。通过对不同阴影条件下不同规模的光伏阵列进行仿真分析,揭示了CMPPT导致功率损失的原因;并用三维图和等高线图展示了功率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为BIPV的设计安装提供一些借鉴;最后评估了CMPPT对功率损失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即使跟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MPP),CMPPT控制在阴影时仍可能引起高达20%峰值功率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集成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阵列 功率损失 最大功率点跟踪 阴影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戚军 于克玲 +1 位作者 王翠 李洪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4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骨科病房收治的需行THA的患者85例,根据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院...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骨科病房收治的需行THA的患者85例,根据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疼痛、髋关节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试验组除畸形积分低于对照组外,功能、活动度、疼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肿胀发生率、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预防THA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效果明显,能减轻患者的焦虑、疼痛,且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及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系统 连续性干预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影识别的光伏阵列输出特性简化仿真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戚军 叶焙佳 +2 位作者 李袁超 翁国庆 周丹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5-195,共11页
准确绘制光伏(PV)阵列输出特性曲线在光伏发电应用中非常必要。然而,目前的输出特性曲线仿真方法通常将局部遮阴组件等效为整块遮阴并以等效辐照度近似。本文首先分析了辐照度等效对光伏阵列局部遮阴组件输出特性仿真引入的误差,提出了... 准确绘制光伏(PV)阵列输出特性曲线在光伏发电应用中非常必要。然而,目前的输出特性曲线仿真方法通常将局部遮阴组件等效为整块遮阴并以等效辐照度近似。本文首先分析了辐照度等效对光伏阵列局部遮阴组件输出特性仿真引入的误差,提出了一种考虑局部遮阴情况的光伏阵列输出特性简化仿真方法,然后根据光伏阴影图像特点,详细介绍了阴影识别算法的实现流程。针对实际光伏阵列图像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阴影识别的光伏阵列输出特性简化仿真方法可以准确且快速地绘制出局部遮阴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PV)阵列 输出特性 光伏发电 局部遮阴 阴影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企业通用报表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光增 曹一家 +3 位作者 戚军 姜新凡 周明远 谢培元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62-2066,共5页
基于.Net Remoting客户端/服务器构架,通过组件对象模型与Excel软件交互,以及使用开放式数据库互联连接数据源,设计并开发了电力企业通用报表综合管理系统.在系统设计中提出按照参数、提取集、计算集分类的数据定义方法和数据集作用域... 基于.Net Remoting客户端/服务器构架,通过组件对象模型与Excel软件交互,以及使用开放式数据库互联连接数据源,设计并开发了电力企业通用报表综合管理系统.在系统设计中提出按照参数、提取集、计算集分类的数据定义方法和数据集作用域概念以及数据定义与映射关系相结合的模板设计模式,设计了报表计算量平台.提出电力企业报表业务分层和报表审核的管理方法,设计了灵活的权限管理方案.该系统实现了基于多数据源的数据挖掘,解决了非技术人员定制报表的难题,实现了报表生产与报表管理的统一,保证了企业数据的安全和报表数据的质量.该系统具有通用、友好、灵活、安全等特点,已经在湖南省电力公司成功投入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报表系统 数据挖掘 综合管理系统 .NET REMO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禽生产中常用的预冷方式 被引量:7
6
作者 冯宪超 徐幸莲 +2 位作者 李虹敏 戚军 周光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3-365,369,共4页
预冷是生鲜禽生产中重要的工艺点,其主要目的是抑制病原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确保禽肉良好的风味、肉质等。浸没式冷却、风冷和喷雾冷却是三种生鲜禽生产中常用的预冷方式。目前,在欧盟和加拿大生鲜禽生产中普遍采用风冷,而在美国... 预冷是生鲜禽生产中重要的工艺点,其主要目的是抑制病原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确保禽肉良好的风味、肉质等。浸没式冷却、风冷和喷雾冷却是三种生鲜禽生产中常用的预冷方式。目前,在欧盟和加拿大生鲜禽生产中普遍采用风冷,而在美国和巴西则采用浸没式冷却,中国生鲜禽的生产中主要采用浸没式冷却。本文对这三种生鲜禽生产中常用的预冷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冷却 风冷 喷雾冷却 生鲜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提取对鸡肉糜冷藏过程中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贾娜 郭倩 +4 位作者 宋立 邵俊花 赵莹莹 戚军 刘登勇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4年第1期60-63,91,共5页
将不同浓度迷迭香提取物添加到鸡肉糜中(0.025%、0.05%和0.1%,W/W),通过测定鸡肉糜在冷藏(4℃)期间的pH、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值)和蒸煮损失,并对肉糜进行感官评定,研究迷迭香提取物对鸡肉糜冷藏过程中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将不同浓度迷迭香提取物添加到鸡肉糜中(0.025%、0.05%和0.1%,W/W),通过测定鸡肉糜在冷藏(4℃)期间的pH、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值)和蒸煮损失,并对肉糜进行感官评定,研究迷迭香提取物对鸡肉糜冷藏过程中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鸡肉糜脂肪氧化程度逐渐增加,而迷迭香提取物能够显著延缓脂肪氧化,并减小肉糜的蒸煮损失,防止pH过快升高,改善肉糜品质。迷迭香提取物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在肉及肉制品中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提取物 鸡肉糜 脂肪氧化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扒鸡卤汤基本营养成分在反复卤煮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登勇 刘欢 +4 位作者 戚军 张庆永 徐幸莲 杜昆 宋爱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76-180,192,共6页
本文通过对反复卤煮过程中扒鸡卤汤的p H、蛋白质、氯化钠、水分、总糖、粗脂肪及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以期为扒鸡老汤基本营养成分形成机制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卤煮次数的增加,新汤水分、氯化钠含量、p H显著降低(p<0.05),... 本文通过对反复卤煮过程中扒鸡卤汤的p H、蛋白质、氯化钠、水分、总糖、粗脂肪及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以期为扒鸡老汤基本营养成分形成机制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卤煮次数的增加,新汤水分、氯化钠含量、p H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总糖、粗脂肪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UFA/SFA)显著升高(p<0.05),老汤p H为6.20,蛋白质含量为5 g/100 g,氯化钠含量为3.61 g/100 g,水分含量为90.05 g/100 g,总糖含量为0.39 g/100 g,粗脂肪含量为0.06 g/100 g,UFA/SFA为1.34。综合分析,反复卤煮12次后,指标含量基本无显著差异(p>0.05)。反复卤煮后,扒鸡卤汤逐渐演化为一个成分较为稳定的复杂多组分分散体系;另外,至少卤煮12次后,扒鸡新汤体系与老汤体系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扒鸡 卤汤 营养成分 卤煮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卤煮过程扒鸡基本营养成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8
9
作者 刘登勇 刘欢 +4 位作者 戚军 张庆永 徐幸莲 董丽 吴金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3-197,共5页
通过分析反复卤煮过程扒鸡蛋白质、水分、pH、总糖、粗脂肪及脂肪酸含量,探析卤煮次数对扒鸡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卤煮次数的增加,扒鸡水分含量和pH值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总糖和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 通过分析反复卤煮过程扒鸡蛋白质、水分、pH、总糖、粗脂肪及脂肪酸含量,探析卤煮次数对扒鸡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卤煮次数的增加,扒鸡水分含量和pH值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总糖和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脂肪酸种类减少、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UFA/SFA)比例降低。反复卤煮16次后,扒鸡基本营养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扒鸡蛋白质含量为27.14g/100g,水分含量为65.54g/100g,pH值为6.45,总糖含量为0.23 g/100g,粗脂肪含量为6.66 g/100g,UFA/SFA为1.56。综合分析,反复卤煮16次后,扒鸡体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煮 扒鸡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柿叶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 被引量:9
10
作者 贾娜 李晓崴 +4 位作者 宋立 邵俊花 赵莹莹 戚军 刘登勇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利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柿叶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以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为试验因子,以柿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温... 利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柿叶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以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为试验因子,以柿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总黄酮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液固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柿叶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为:温度53℃、乙醇体积分数69%、液固比21∶1、提取时间32min。在此条件下,柿叶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的预测值为35.05mg/g,验证试验所得总黄酮的含量为35.36mg/g。回归方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差异不显著,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达到设计要求。因此,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能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和保护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 黄酮 超声波 提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纤维奶片配方的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丽 戚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以苹果皮渣中提取的膳食纤维、脱脂奶粉、葡萄糖、植脂末、蔗糖酯为原料制成奶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和感官评定的方法确定了奶片的最佳产品配方,测定了产品的各项理化指标,探讨了制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果表明:奶片的最佳产... 以苹果皮渣中提取的膳食纤维、脱脂奶粉、葡萄糖、植脂末、蔗糖酯为原料制成奶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和感官评定的方法确定了奶片的最佳产品配方,测定了产品的各项理化指标,探讨了制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果表明:奶片的最佳产品配方为膳食纤维含量10%、植脂末含量15%、葡萄糖含量15%、蔗糖酯含量7.7%。每片水分含量10.5mg、灰分含量71.4mg、蛋白质含量126.7mg、脂肪含量15.4mg、膳食纤维素含量68.6mg、钙含量4.2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 膳食纤维 奶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汁添加对乳化肠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邓亚敏 张立芳 +3 位作者 邵俊花 刘登勇 宋立 戚军 《肉类研究》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研究了胡萝卜汁添加对乳化肠色泽、质构特性、保水性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基于最优基础配方,实验通过控制胡萝卜汁的添加量(0%、5%、10%、15%),探索其对于乳化肠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胡萝卜汁组与对照组(胡萝卜汁添加量0%)的... 研究了胡萝卜汁添加对乳化肠色泽、质构特性、保水性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基于最优基础配方,实验通过控制胡萝卜汁的添加量(0%、5%、10%、15%),探索其对于乳化肠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胡萝卜汁组与对照组(胡萝卜汁添加量0%)的色差、质构以及感官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胡萝卜汁添加量的增加,红度值、硬度都呈显著下降趋势,而蒸煮损失、黏聚性和弹性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胡萝卜汁添加量为10%的样品组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最好,且通过感官评定得知该组各项指标综合评定结果最好,本实验得出10%是胡萝卜汁较优的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汁 乳化肠 食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滞影响的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控制设计
13
作者 白碧蓉 江全元 +1 位作者 戚军 曹一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84-1988,共5页
为了克服广域测量系统(WAMS)中延时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考虑时滞影响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控制设计方法.建立了装有UPFC的单机无穷大(SMIB)电力系统的时滞线性微分方程组,并通过时域仿真简单分析了时滞对UPFC控制性能的负面影响.基... 为了克服广域测量系统(WAMS)中延时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考虑时滞影响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控制设计方法.建立了装有UPFC的单机无穷大(SMIB)电力系统的时滞线性微分方程组,并通过时域仿真简单分析了时滞对UPFC控制性能的负面影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理论和Matlab中LMI工具箱,重新设计了UPFC,结合遗传算法优化得到了控制器参数.时域仿真结果表明,考虑时滞影响时设计的控制器能承受较长时间的控制信号延迟,有效改善了电力系统在不同时滞情况下的动态响应,增强了UPFC的时滞不敏感性和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力系统 广域测量系统 时滞 统一潮流控制器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建筑视角下的我国古建筑营造部分先进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戚军 《古建园林技术》 2016年第3期81-85,共5页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有许多优秀的建筑营造做法和技艺。笔者以现代建筑技术的认知视角,重点在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建筑技术角度,试总结提炼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部分先进理念、思想和技术,并与现代建筑相关技术相互比较印证...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有许多优秀的建筑营造做法和技艺。笔者以现代建筑技术的认知视角,重点在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建筑技术角度,试总结提炼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部分先进理念、思想和技术,并与现代建筑相关技术相互比较印证,从而揭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内涵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先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物权法草案论我国土地登记制度的发展
15
作者 冯秀峰 戚军 +1 位作者 常忠联 逄先跃 《山东国土资源》 2007年第2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登记制度 物权法 土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不动产 权利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帮子熏鸡主体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登勇 吴金城 +2 位作者 王继业 戚军 徐幸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7-242,共6页
为研究沟帮子熏鸡的主体风味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仪测定沟帮子熏鸡中挥发性物质,并优化其分析条件,同时借助相对气味活度值确定沟帮子熏鸡主体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最优条件分别为萃取针75μm CAR/PDMS,萃取温度55℃、萃取... 为研究沟帮子熏鸡的主体风味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仪测定沟帮子熏鸡中挥发性物质,并优化其分析条件,同时借助相对气味活度值确定沟帮子熏鸡主体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最优条件分别为萃取针75μm CAR/PDMS,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45 min、样品质量4.0 g/20 m L样品瓶;从沟帮子熏鸡样品中共鉴定出72种挥发性物质,分别为烃类26种、醇类7种、醛类8种、酮类3种、酸类7种、酯类5种、酚类5种、醚类4种及其它化合物7种。二甲基二硫醚、己醛、柠檬烯、壬醛、芳樟醇、糠醛、庚醛、2-戊基呋喃这8种为沟帮子熏鸡主体风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鸡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相对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耦合加热制备明胶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的研究
17
作者 胡恩民 姚秀宁 +9 位作者 许钰琴 方顺 李雪晴 严慧敏 樊智豪 叶敏 戚军 熊国远 李超 贾敬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3,共6页
热加工可导致水包油型乳液失稳,因此利用热加工制备乳液对拓展乳液在热加工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通过对乳液粒径、乳析指数、显微结构、Zeta电位和界面蛋白负载量等指标的测定,研究热超声时间(0、20、40、60 min)对乳液稳... 热加工可导致水包油型乳液失稳,因此利用热加工制备乳液对拓展乳液在热加工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通过对乳液粒径、乳析指数、显微结构、Zeta电位和界面蛋白负载量等指标的测定,研究热超声时间(0、20、40、60 min)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耦合加热可以形成对热稳定的明胶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随着超声时间延长到40 min,乳析指数降低到82.40%、乳液稳定系数增加至62.60%;随着热超声时间进一步延长,乳析指数增加,乳液稳定系数下降。这些结果表明热超声40 min可形成热稳定的乳液,此时乳液体积平均粒径最低,为1.00μm,油滴微观大小与粒径结果相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热超声40 min制备的乳液的界面蛋白负载量最高(7.35 mg/m^(2)),虽然此时Zeta电位的绝对值降低至16.69 mV,表明热超声40 min形成稳定乳液的关键因素是界面蛋白引起的空间位阻作用而非静电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乳液 界面结构 乳化性 热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展史视角的文化遗产保护属性刍议
18
作者 戚军 《古建园林技术》 2016年第2期81-84,共4页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历史悠久且综合多元的工作。本文作者根据西方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史的学习思考,总结归纳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几项属性,分析了这些属性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成因、表现和意义,并根据这些属性特征提出了实践运用的方...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历史悠久且综合多元的工作。本文作者根据西方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史的学习思考,总结归纳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几项属性,分析了这些属性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成因、表现和意义,并根据这些属性特征提出了实践运用的方向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属性 发展史 实践运用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炖制对黄羽鸡汤香味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戚军 陈亚 +2 位作者 徐颖 熊国远 梅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3-158,共6页
该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电子鼻等技术,揭示超声辅助炖制对黄羽鸡汤香味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功率增加,汤中醛类物质含量降低;醇类和酯类含量在采用750 W超声处理组中含量最高,其含量从1526.92 ng/mL增加到2073.29 ng/... 该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电子鼻等技术,揭示超声辅助炖制对黄羽鸡汤香味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功率增加,汤中醛类物质含量降低;醇类和酯类含量在采用750 W超声处理组中含量最高,其含量从1526.92 ng/mL增加到2073.29 ng/mL,此时汤中脂肪氧化程度最高。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采用500 W及以上功率的超声炖制显著影响鸡汤整体香气轮廓。综上所述,超声辅助炖制显著影响鸡汤风味物质含量,提高了鸡汤中醇类和酯类含量。研究结果可以为下一步的鸡汤乃至酱卤卤汤的风味调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汤 超声-炖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鼻 香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分析反复炖煮过程中鸡肉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1
20
作者 杜超 戚军 +3 位作者 姚文生 张浩 张庆永 刘登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5-271,共7页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评估反复炖煮过程中鸡肉的风味差异。取168只鸡,炖煮20次,分别取炖煮第1、3、5、7、10、15、20次的胸肉和腿肉样品进行GC-IMS测定。鸡肉样本中共检测鉴定出3...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评估反复炖煮过程中鸡肉的风味差异。取168只鸡,炖煮20次,分别取炖煮第1、3、5、7、10、15、20次的胸肉和腿肉样品进行GC-IMS测定。鸡肉样本中共检测鉴定出37种挥发性物质,包括一些物质的二聚体,主要有醇类、酮类、醛类、酯类、杂环类及烃类;随着鸡汤炖煮次数的增加,鸡肉样品检出的挥发性物质种类(酮类、醇类、醛类)和含量呈现增加趋势;炖煮15次后,鸡肉的挥发性物质含量趋于平稳,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基于鸡肉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构建了指纹图谱,可明显区分不同炖煮次数的鸡肉样品,以上结果表明GC-IMS可用于炖煮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可视化表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谱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