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酶心肌组织Ca^(2+)水平和超微结构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戚伟伟 徐庆连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2期1416-1418,共3页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酶、心肌组织Ca2+水平和超微结构变化及川芎嗪的调节作用。方法清洁级成年SD大鼠104只,随机分成正常组(n=8),烫伤组(n=48),川芎嗪治疗组(n=48),观察检测伤后1、3、6、12、24、48 h 6个时相点心肌酶(AST、L...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酶、心肌组织Ca2+水平和超微结构变化及川芎嗪的调节作用。方法清洁级成年SD大鼠104只,随机分成正常组(n=8),烫伤组(n=48),川芎嗪治疗组(n=48),观察检测伤后1、3、6、12、24、48 h 6个时相点心肌酶(AST、LDH)的变化,以及心肌组织Ca2+水平和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烫伤组和川芎嗪治疗组的心肌酶在烧伤12 h后达顶峰(P<0.01),以后心肌酶逐渐下降;心肌组织Ca2+水平在伤后12 h达最高(P<0.01),以后逐渐下降,到48 h接近正常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最明显也是在伤后12 h出现的。而川芎嗪治疗组的上述指标要比烫伤组明显减轻。结论烧伤早期血中心肌酶活性升高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与心肌组织Ca2+水平升高呈现大致的时间一致性,认为心肌损害可能与心肌组织Ca2+水平有一定联系。川芎嗪能减轻严重烧伤后心肌组织Ca2+浓度,及其心肌损害,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心肌组织 AST LDH CA2+ 超微结构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烧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宏 蔡晨 +1 位作者 徐庆连 戚伟伟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2期1437-1439,共3页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28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按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方式给药,对照组采用中长链脂肪乳剂,治疗组采用中长链脂肪乳剂加鱼...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28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按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方式给药,对照组采用中长链脂肪乳剂,治疗组采用中长链脂肪乳剂加鱼油脂肪乳,均连续使用7 d。分别于伤后及用药后第4 d、第8 d抽取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烧伤后血清LPS水平,减轻炎症介质的释放,对改善严重烧伤患者的炎症反应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烧伤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面积烧伤早期伴有严重低氧血症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夏正国 徐庆连 +2 位作者 唐益忠 蔡晨 戚伟伟 《安徽医学》 2012年第4期509-510,共2页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36岁,系“全身多处导热油烫伤80h伴呼吸困难6h”入住我院。因在检修导热泵时,其内高温导热油喷出烫伤全身多处(温度约300℃),伤后在当地医院立即给予清创包扎、补液抗休克治疗(具体不详),同...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36岁,系“全身多处导热油烫伤80h伴呼吸困难6h”入住我院。因在检修导热泵时,其内高温导热油喷出烫伤全身多处(温度约300℃),伤后在当地医院立即给予清创包扎、补液抗休克治疗(具体不详),同时行气管切开术,其间小便量保持在60~80ml/h,尿色较深。80h后转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低氧血症 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烧伤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夏正国 戚伟伟 +3 位作者 李兴照 蔡晨 唐益忠 章杰 《安徽医学》 2015年第8期934-937,共4页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严重烧伤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20%中长链脂肪...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严重烧伤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20%中长链脂肪乳治疗,治疗组12例为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ω-3 PUFA,均持续使用7 d。留取治疗前及治疗后1、4、7 d静脉血,并检测TNF-α、IL-6、c Tn I、NF-κBp65值。对统计资料进行析因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标本中TNF-α、IL-6、c Tn I、NF-κBp65值水平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TNF-α、IL-6、c Tn I、NF-κBp65值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ω-3 PUFA可改善严重烧伤患者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 心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D在儿童躯干及四肢关节处创面植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戚伟伟 徐庆连 徐飞 《安徽医学》 2021年第8期880-882,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技术(VSD)在儿童躯干及四肢关节处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9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躯干及四肢关节处有皮肤缺损创面且行植皮手术的患儿41例临床资料,依距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技术(VSD)在儿童躯干及四肢关节处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9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躯干及四肢关节处有皮肤缺损创面且行植皮手术的患儿41例临床资料,依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采用创面植皮+VSD治疗,对照组采用创面传统植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片成活率、术后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皮片成活率(95%)高于对照组(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换药次数[(2.16±0.45)次]少于对照组[(3.65±0.9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8.80±1.52)天]短于对照组[(10.40±1.8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应用于儿童躯干及四肢关节处皮肤缺损可提高皮片存活率,减少术后换药次数,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皮肤缺损 负压吸引技术 皮片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