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成钢卫 李水彬 +1 位作者 罗丽敏 俞万香 《中国卫生产业》 2007年第07X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实际疗效。方法 将发病48h内的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人67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注射剂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21d,同时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作为基础治疗;治疗...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实际疗效。方法 将发病48h内的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人67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注射剂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21d,同时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除应用依达拉奉外尚应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21d。发病72h和治疗后定期对患者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治疗21dESS的评分和第90d的ADL评分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1d后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ESS评分分别为(68.12±17.58)、(51.29±15.36),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90d后治疗组、对照组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4.75±23.52)、(54.85±33,93),两组相比有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梗死 神经节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真菌培养结果分析及潜在意义
2
作者 成钢卫 罗丽敏 李水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2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真菌培养结果对隐球菌性脑膜炎诊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隐球菌患者的脑脊液培养结果及印度墨汁染色结果,将两者对照研究。结果 4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首次脑脊液培养结果43例阳性,虽然高于印度墨汁染色38例阳性的结果,但... 目的探讨真菌培养结果对隐球菌性脑膜炎诊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隐球菌患者的脑脊液培养结果及印度墨汁染色结果,将两者对照研究。结果 4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首次脑脊液培养结果43例阳性,虽然高于印度墨汁染色38例阳性的结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5,P=0.157);治疗中期脑脊液培养结果30例为阳性,和印度墨汁染色的结果比较未见差异(χ2=1.661,P=0.195);首次脑脊液培养结果显示26例患者对氟康唑耐药而未见对两性霉素B耐药者(χ2=33.804,P=0.000);治疗末期脑脊液培养的结果先于印度墨汁染色转阴,10例印度墨汁染色持续阳性患者,脑脊液培养转阴患者停药后未见复发[P(1≤X)=0.002]。结论脑脊液培养对指导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有重要的价值,需高度重视;培养结果可能更适合作为停药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坤元 李水彬 +1 位作者 成钢卫 朱钦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7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以及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4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设为实验组,54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比对两组患者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和发... 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以及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4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设为实验组,54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比对两组患者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和发生脑动脉狭窄情况以及发生部位。结果实验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35.19%)、脑干梗死发生率(31.48%)和分水岭梗死发生率(4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14.81%)、脑干梗死发生率(11.11%)和分水岭梗死发生率(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脑动脉狭窄发生率(92.59%)、大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发生率(84.00%)以及溃疡性斑块发生率(70.00%)与对照组患者的脑动脉狭窄发生率(59.26%)、大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发生率(56.25%)以及溃疡性斑块发生率(37.50%)相比明显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与脑动脉狭窄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临床早期给予针对性的检查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起到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检查 进展性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灵芝 成钢卫 李水彬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原位移植组,各43例。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两组发病10 d及3个月后的CT片进行ASPCTS评分及NIHSS评分。结果两组均无... 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原位移植组,各43例。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两组发病10 d及3个月后的CT片进行ASPCTS评分及NIHSS评分。结果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ASPCTS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SPCTS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能减少脑梗死体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自体干细胞 原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慢性闭塞的血管再通治疗
5
作者 李水彬 成钢卫 +3 位作者 朱钦辉 钟锐 周坤元 刘丽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1期80-81,共2页
目的总结动脉慢性闭塞的血管再通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行支架血管成形术的动脉慢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颈内动脉成功开通3例、1例未通,另1例椎动脉开通(2年后自通);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颈动脉窦综合征... 目的总结动脉慢性闭塞的血管再通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行支架血管成形术的动脉慢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颈内动脉成功开通3例、1例未通,另1例椎动脉开通(2年后自通);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颈动脉窦综合征,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无脑梗死、高灌注及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再通成功的3例患者出院前复查彩色B超,显示开通的动脉均通畅,支架无移位变形或塌陷,其术后动脉狭窄程度为(20.3±7.3)%,与术前的(10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再通成功的3例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2.19±1.06)分,较术前的(3.26±1.34)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再出现病变侧动脉供血区缺血事件。结论动脉慢性闭塞患者的血管再通治疗,再通率高、手术安全、短中期疗效确切,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慢性闭塞 支架血管成形术 血管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