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土壤中铊的时空分布、存在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23
1
作者 颜文 成杭新 刘孝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26-535,共10页
本文立足于“化学定时炸弹(CTB)”的新概念及其基本研究思想,利用超低密度采样方法,研究了辽宁省泛滥平原沉积物(土壤)中铊的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以及铊的存在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自工业化以来(1943~1993年)的大约50年时间里... 本文立足于“化学定时炸弹(CTB)”的新概念及其基本研究思想,利用超低密度采样方法,研究了辽宁省泛滥平原沉积物(土壤)中铊的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以及铊的存在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自工业化以来(1943~1993年)的大约50年时间里,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辽宁省土壤中的铊有明显的累积,部分地区如辽西南的大凌河流域和辽中的太子河流域已遭受到铊的轻度污染,预测再过50年(即2043年),全省受铊污染的面积将进一步扩大;铊在土壤中主要以硅酸盐结合态和水溶态存在,另有少量以硫化物和有机质结合态存在;铊的累积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累积的速率与铊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存在形态密切相关,表现出以硅酸盐结合态存在的铊含量比例越高其累积速率也越大,而以水溶态存在的铊含量比例越高其累积速率越小甚至出现负累积;铊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存在形态与土壤和沉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如土壤类型、pH值、有机质含量等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 存在形态 环境意义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柯 成杭新 +6 位作者 刘飞 赵传冬 李玥 彭敏 李括 刘应汉 薄玮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72,共8页
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源,从论文年度变化趋势、研究国家和机构、期刊分布、研究人员、论文影响力和研究内容六个方面对1982~2013年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文献进行发文量和引证分析。结果共检索出中国、美... 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源,从论文年度变化趋势、研究国家和机构、期刊分布、研究人员、论文影响力和研究内容六个方面对1982~2013年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文献进行发文量和引证分析。结果共检索出中国、美国、英国等104个国家和地区1633个研究机构的4760名作者在1077种刊物上发表的1745篇文献。分析表明,近32年来国际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年发文量符合线性增长规律,美国在此领域论文综合影响力较高,中国科学院是在此领域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荷兰的《Ecological Engineering》是刊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论文质量较高的期刊,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土壤质量、土地管理、水土保持、植被生长、生态系统演替及动力学机制、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建模等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生态重建 文献计量学 Web of Science S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年来长江源区河幔滩沉积柱土壤碳含量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3
作者 李玥 成杭新 杨柯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36-640,644,共6页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源区,是长江的发源地,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长江源区内五个气象台站50年来的连续监测数据,进行逐年平均温度及距平序列处理,分析了源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在源区内长江主要支流处采集河幔滩...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源区,是长江的发源地,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长江源区内五个气象台站50年来的连续监测数据,进行逐年平均温度及距平序列处理,分析了源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在源区内长江主要支流处采集河幔滩沉积柱样品,采用同位素测年技术来探讨长江源区河幔滩沉积柱土壤碳含量的时间变化;并将河幔滩沉积柱土壤碳含量与气温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河幔滩沉积柱土壤全碳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并随着气温的升降相应增减;五十年以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土壤碳含量不断增加,这将对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长江源区 河幔滩沉积柱 土壤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滥平原沉积物的超低密度采样代表性研究(二):统计学检验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成杭新 谢学锦 《矿产勘查》 1997年第4期47-51,共5页
设计了1个采样点/1km2、1个组合样/4km2,1个采样点/100~1000km2和1个采样点/1000~10000km23个层次的采样密度,系统研究了泛滥平原沉积物的超低密度采样代表性。运用统计学原理对泛滥平原沉... 设计了1个采样点/1km2、1个组合样/4km2,1个采样点/100~1000km2和1个采样点/1000~10000km23个层次的采样密度,系统研究了泛滥平原沉积物的超低密度采样代表性。运用统计学原理对泛滥平原沉积物中30~40余种元素进行正态母体显著性检验、t检验及对多元素总体的灰关联分析,表明用1个采样点/1000~10000km2的采样密度采集的泛滥平原沉积物具有代表性。因此建议在国际地球化学填图中用泛滥平原沉积物作为全球超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的采样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滥平原沉积物 超低密度采样 统计学检验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