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制性内部控制能抑制企业资金脱实向虚吗?——基于多期DID模型的经验分析
1
作者 成晓婧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3-87,共5页
文章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形,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强制性内部控制对企业资金脱实向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强制性内部控制能显著抑制企业资金脱实向虚的程度,降低企业金融化... 文章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形,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强制性内部控制对企业资金脱实向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强制性内部控制能显著抑制企业资金脱实向虚的程度,降低企业金融化程度。第二,机制检验发现,强制性内部控制通过抑制股东掏空、增加实体投资收益这两种中介渠道降低企业的过度金融化水平。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强制性内部控制在外部监督不足、内部控制较差的情况下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内部控制 脱实向虚 过度金融化 代理问题 挤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规避、代理成本与企业信息披露
2
作者 成晓婧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2-96,共5页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民营中小规模的上市企业,分析了企业避税强度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和代理成本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避税程度越高的企业,企业信息披露数量越多,但信息披露质量越低,说明避税企业有意...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民营中小规模的上市企业,分析了企业避税强度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和代理成本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避税程度越高的企业,企业信息披露数量越多,但信息披露质量越低,说明避税企业有意通过增加信息披露频次同时降低信息披露质量以掩饰税收规避行为。企业高管在实施税收规避的同时,往往增加盈余管理,而盈余管理会显著降低企业信息披露数量和信息披露质量。此外代理成本越低的企业,税收规避对企业信息披露数量的正效应越弱,税收规避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负效应越弱,由此表明减轻代理成本能抑制中小企业借助信息披露实施税收规避的行为,减少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规避 信息披露 代理成本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