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强制性内部控制能抑制企业资金脱实向虚吗?——基于多期DID模型的经验分析
1
作者
成晓婧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3-87,共5页
文章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形,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强制性内部控制对企业资金脱实向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强制性内部控制能显著抑制企业资金脱实向虚的程度,降低企业金融化...
文章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形,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强制性内部控制对企业资金脱实向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强制性内部控制能显著抑制企业资金脱实向虚的程度,降低企业金融化程度。第二,机制检验发现,强制性内部控制通过抑制股东掏空、增加实体投资收益这两种中介渠道降低企业的过度金融化水平。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强制性内部控制在外部监督不足、内部控制较差的情况下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内部控制
脱实向虚
过度金融化
代理问题
挤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税收规避、代理成本与企业信息披露
2
作者
成晓婧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2-96,共5页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民营中小规模的上市企业,分析了企业避税强度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和代理成本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避税程度越高的企业,企业信息披露数量越多,但信息披露质量越低,说明避税企业有意...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民营中小规模的上市企业,分析了企业避税强度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和代理成本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避税程度越高的企业,企业信息披露数量越多,但信息披露质量越低,说明避税企业有意通过增加信息披露频次同时降低信息披露质量以掩饰税收规避行为。企业高管在实施税收规避的同时,往往增加盈余管理,而盈余管理会显著降低企业信息披露数量和信息披露质量。此外代理成本越低的企业,税收规避对企业信息披露数量的正效应越弱,税收规避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负效应越弱,由此表明减轻代理成本能抑制中小企业借助信息披露实施税收规避的行为,减少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规避
信息披露
代理成本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制性内部控制能抑制企业资金脱实向虚吗?——基于多期DID模型的经验分析
1
作者
成晓婧
机构
无锡太湖学院
出处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3-87,共5页
基金
202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强制性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4SJYB0673)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周期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9BJL020)
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苏南资本市场研究中心(项目编号:2017ZSJD020)资助。
文摘
文章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形,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强制性内部控制对企业资金脱实向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强制性内部控制能显著抑制企业资金脱实向虚的程度,降低企业金融化程度。第二,机制检验发现,强制性内部控制通过抑制股东掏空、增加实体投资收益这两种中介渠道降低企业的过度金融化水平。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强制性内部控制在外部监督不足、内部控制较差的情况下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
强制性内部控制
脱实向虚
过度金融化
代理问题
挤占效应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税收规避、代理成本与企业信息披露
2
作者
成晓婧
机构
无锡太湖学院
出处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2-96,共5页
基金
江苏省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基于双循环背景的中国半导体产业转型路径、方法及政策研究”(项目编号:BR2021030)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S/2019/GH03011-00720)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民营中小规模的上市企业,分析了企业避税强度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和代理成本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避税程度越高的企业,企业信息披露数量越多,但信息披露质量越低,说明避税企业有意通过增加信息披露频次同时降低信息披露质量以掩饰税收规避行为。企业高管在实施税收规避的同时,往往增加盈余管理,而盈余管理会显著降低企业信息披露数量和信息披露质量。此外代理成本越低的企业,税收规避对企业信息披露数量的正效应越弱,税收规避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负效应越弱,由此表明减轻代理成本能抑制中小企业借助信息披露实施税收规避的行为,减少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税收规避
信息披露
代理成本
盈余管理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强制性内部控制能抑制企业资金脱实向虚吗?——基于多期DID模型的经验分析
成晓婧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税收规避、代理成本与企业信息披露
成晓婧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