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撞击流法制备超细HMX炸药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潜 何得昌 +2 位作者 徐更光 谭珍 成日青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25,共3页
利用高速撞击流法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超细HMX颗粒,研究了分散剂和制备工艺条件对HMX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高速撞击流法可制备出纳米级超细HMX炸药颗粒。
关键词 超细炸药 HMX 高速撞击 分散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不同产地东北点地梅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齐和日玛 成日青 +4 位作者 那生桑 布仁 塔娜 高晶 萨仁高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88-90,共3页
目的测定内蒙不同产地东北点地梅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为制定蒙药点地梅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5个产地东北点地梅样品,色谱柱为COSMOSIL 5C18-MS-II(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40∶60),流速0.8 m L... 目的测定内蒙不同产地东北点地梅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为制定蒙药点地梅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5个产地东北点地梅样品,色谱柱为COSMOSIL 5C18-MS-II(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40∶60),流速0.8 m 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结果东北点地梅中槲皮素含量为3.58~10.51 mg/g,平均7.14 mg/g;山柰素含量为6.28~9.57 mg/g,平均8.15 mg/g。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于同时测定东北点地梅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含量,可为蒙药点地梅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点地梅 槲皮素 山柰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氨基-6-芳基偶氮-5-羟基吡唑[1,5-a]并嘧啶-3-甲酸乙酯的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姝燕 成日青 +1 位作者 鲁源 成学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146,共5页
以氰乙酸乙酯和原甲酸三乙酯为原料,经过缩合、肼解、关环、重氮化及偶合等反应合成了13个新型的嘌呤类似物7-氨基-6-芳基偶氮-5-羟基吡唑[1,5-a]并嘧啶-3-甲酸乙酯(5a-5m)。通过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定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
关键词 嘌呤类似物 7-氨基-6-芳基偶氮-5-羟基吡唑[1 5-a]并嘧啶-3-甲酸乙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5,1-c]并三嗪类CDC25B抑制剂的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娜 钞智锋 +1 位作者 成日青 鲁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0-1224,共5页
CDC25B(cell division cyclin 25B)的过度表达与许多肿瘤的发生有关,被认为是新的很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的靶点。为了寻找抑制CDC25B的抗肿瘤新药,以氰乙酸乙酯、苯肼及不同取代的芳香重氮盐为原料,经关环、重氮化、偶合和分子内环合等... CDC25B(cell division cyclin 25B)的过度表达与许多肿瘤的发生有关,被认为是新的很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的靶点。为了寻找抑制CDC25B的抗肿瘤新药,以氰乙酸乙酯、苯肼及不同取代的芳香重氮盐为原料,经关环、重氮化、偶合和分子内环合等反应设计并合成了8个含有吡唑[5,1-c]并三嗪母核的嘌呤生物碱类似物。所得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及质谱确定了其结构,其中化合物4e、4f、4g、4h对CDC25B的抑制率(%抑制率)分别为93.5,92.6,94.5和92.1,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25B 吡唑[5 1-c]并三嗪 合成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花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齐和日玛 布仁 +4 位作者 成日青 王帅 何琴芳 塔娜 萨仁高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建立玫瑰花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COSMOSIL 5C18-MS-Ⅱ(4.6 mm×250 mm,5μm),以2.5%乙腈+0.1%甲酸+水(A)-乙腈+0.1%甲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350 nm。... 目的建立玫瑰花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COSMOSIL 5C18-MS-Ⅱ(4.6 mm×250 mm,5μm),以2.5%乙腈+0.1%甲酸+水(A)-乙腈+0.1%甲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350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3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玫瑰花进行整体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玫瑰花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13批样品相似度较好,初步鉴定指认其中9个共有峰;化学模式识别将13批样品聚为3类。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玫瑰花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为制定玫瑰花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 指纹图谱 液相色谱-质谱法 相似度 化学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癌组织中耐药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尹卫东 张凡 +6 位作者 常永霞 张九鸿 张剑虹 刘军超 林媛媛 成日青 赵秀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癌组织中耐药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癌组织中耐药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上述基因的表达与预后关系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P-gp阳性45例,定位于肿瘤细胞膜和细胞质,与肿瘤组织类型、UICC分期有关(P<0.05);TOpoⅡ阳性20例,定位于细胞核,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GST-π阳性58例,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与各指标间均相关(P<0.05);TS阳性18例,定位于细胞质,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有关(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示TOPOⅡ、GST-π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耐药基因表达水平对化疗药物的选择有指导意义;TOpoⅡ、GST-π可作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多药耐药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碱微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7
作者 郭晔 陈建平 +7 位作者 成日青 徐长进 高鑫 齐和日玛 白文明 王来兵 于姝燕 郭慧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19-2126,共8页
为了提高辣椒碱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将其制备成微乳,经溶解度实验和伪三元相图确定微乳处方组成和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质量比(Km);以粒径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辣椒碱微乳处方;并对最优处方制备的辣... 为了提高辣椒碱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将其制备成微乳,经溶解度实验和伪三元相图确定微乳处方组成和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质量比(Km);以粒径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辣椒碱微乳处方;并对最优处方制备的辣椒碱微乳进行质量评价。辣椒碱微乳最优处方为辣椒碱5.12%,油酸乙酯5.82%,曲拉通X-100和无水乙醇(K_(m)=3∶1)28.54%,加纯化水至5.0 g;制得的微乳为O/W型澄清透明的均一液体,其形态为表面光滑的球形;CAP微乳粒径为16.5±0.17 nm,多分散指数为0.387±0.02,Zeta电位为-12.1±0.12 m V,粘度为33±1.73 m Pa·s;冻融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良好;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辣椒碱被包裹在微乳中。将辣椒碱制备成辣椒碱微乳,溶解度得以提高,解决了其水溶性低的问题,为辣椒碱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微乳 伪三元相图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点地梅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鑫晶 王建娜 +4 位作者 萨仁高娃 成日青 布仁 李书迪 齐和日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98-102,共5页
目的建立蒙药点地梅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OSMOSIL 5C_(18)-MS-Ⅱ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5%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60 nm... 目的建立蒙药点地梅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OSMOSIL 5C_(18)-MS-Ⅱ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5%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60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9批点地梅样品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整体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点地梅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9批样品相似度较好;初步鉴定指认了其中8个共有峰;化学模式识别可将9批样品聚为3类。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点地梅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为点地梅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地梅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相似度 化学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