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例小儿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临床分析
1
作者 成怡冰 刘宝琴 +1 位作者 宋春兰 金志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183-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5例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最小7d,最大11岁,<5岁者占93.33%;13例患儿均无明确甲流病人接触史;3例有基础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 目的:探讨儿童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5例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最小7d,最大11岁,<5岁者占93.33%;13例患儿均无明确甲流病人接触史;3例有基础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呼吸音均有异常,胸片主要为肺炎或ARDS改变;治疗以奥司他韦抗病毒、呼吸支持等为主。死亡1例,放弃治疗2例,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12例。结论:儿童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无明确甲流病人接触史;<5岁、有基础疾病者易进展为危重型;危重病人呼吸困难显著;应用奥司他韦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有效,治疗过晚、免疫功能低下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危重型 甲型H1N1流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重症患儿转运网络转运2031例患儿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薛莹莹 银羽 +2 位作者 成怡冰 王海军 孙瑞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0期66-67,共2页
院前急救是儿科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现场急救和重症患儿院际间转运两部分。现场急救是重症患儿入院前的紧急救助,重症患儿院际间转运依赖于区域性重症患儿转运网络通畅。危重患儿转运网络是以三级医院为中心向周围辐射,集转... 院前急救是儿科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现场急救和重症患儿院际间转运两部分。现场急救是重症患儿入院前的紧急救助,重症患儿院际间转运依赖于区域性重症患儿转运网络通畅。危重患儿转运网络是以三级医院为中心向周围辐射,集转运、通讯联络和培训为一整体的特殊医疗系统…。提高院前急救和重症患儿的转运水平对提高重症患儿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我院是郑州市唯一一家儿童急救站,同时也是郑州危重儿童特勤转运中队,以我院为网络中心面向河南省及周边省份急救并转运重症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转运 重症患儿 区域性 疾病谱分析 院前急救 儿科急诊医学 现场急救 危重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3
作者 崔利丹 宋春兰 +1 位作者 金志鹏 成怡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6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对52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对感染病因辅助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对52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对感染病因辅助诊断的价值。结果 24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28例病毒性脑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仅轻度升高(P<0.05)。而血清C反应蛋白、脑脊液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在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中有重叠。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对鉴别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症 被引量:5
4
作者 康文清 熊虹 +1 位作者 焦敏 成怡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2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溶血症的 3 1例患儿采用留置针穿刺 ,外周静脉输血 ,桡动脉抽血 ,同步进出速度 90~ 15 0ml/h ,配血量 160~ 180ml/kg(其中 10~ 15ml/kg为换血后输血用 ) ,...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溶血症的 3 1例患儿采用留置针穿刺 ,外周静脉输血 ,桡动脉抽血 ,同步进出速度 90~ 15 0ml/h ,配血量 160~ 180ml/kg(其中 10~ 15ml/kg为换血后输血用 ) ,换血前后监测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结果 :换血前总胆红素 44 8 86± 5 7.5 8μmol/L、间接胆红素 412 46± 15 6.3 8μmol,换血后分别为 2 0 7 5 4± 2 1 87μmol/L、183 72± 65 2 4μmol/L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红蛋白换血后较换血前显著升高 (P <0 .0 1) ,电解质钾、钠、氯、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溶血症 ,简单、易行、疗效可靠 ,无明显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新生儿 治疗 重症溶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和血糖监测对手足口病病情判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崔利丹 成怡冰 +1 位作者 宋春兰 金志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和血糖监测对手足口病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了11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患者47例,Ⅱ期患者34例,Ⅲ期患者34例。分析不同病期患儿白细胞、血糖检测结果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III期病例在入院初期白细胞和血糖明显高于Ⅰ... 目的探讨白细胞和血糖监测对手足口病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了11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患者47例,Ⅱ期患者34例,Ⅲ期患者34例。分析不同病期患儿白细胞、血糖检测结果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III期病例在入院初期白细胞和血糖明显高于Ⅰ期和II期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和II期病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白细胞、血糖监测在判断手足口病病情判断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白细胞和血糖明显升高者应严密观察,及早进行干预,可部分阻止病情的进行性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手足口病 病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血浆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及纳洛酮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宝琴 成怡冰 +1 位作者 熊虹 王群思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2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了解窒息新生儿血浆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变化 ,探讨VIP与窒息脑损伤的关系及纳洛酮对VIP的影响。方法 :窒息新生儿 68例 ,随机分为窒息治疗组 (A组 ) 3 2例 ,窒息对照组 (B组 ) 3 6例。正常对照组 (C组 ) 2 0例。于入院时和入院... 目的 :了解窒息新生儿血浆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变化 ,探讨VIP与窒息脑损伤的关系及纳洛酮对VIP的影响。方法 :窒息新生儿 68例 ,随机分为窒息治疗组 (A组 ) 3 2例 ,窒息对照组 (B组 ) 3 6例。正常对照组 (C组 ) 2 0例。于入院时和入院 72小时用放免方法测定三组病人血浆VIP浓度。A组于第一次采血后给纳洛酮三天 ,余治疗与B组基本相同。结果 :①A组和B组入院时VI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治疗 72小时后A组VIP明显下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B组虽有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②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血浆VIP比较 ,前者高于后者 (入院时P <0 0 1,入院 72小时P <0 0 5 ) ;③A组和B组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发生率比较 ,前者低于后者 (P <0 0 5 ) ;④发生HIE组与未发生HIE组血浆VIP比较 ,前者高于后者 (P <0 0 5 )。结论 :VIP参与窒息新生儿的病理生理变化 ,且与HIE的发生密切相关 ;纳洛酮可降低HIE的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纳洛酮 新生儿窒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智月丽 成怡冰 +3 位作者 宋春兰 崔亚杰 任一凡 顾雪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1期189-190,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4年6月在河南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80例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po,tid;重组人干扰素凝胶2 b外用... 目的观察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4年6月在河南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80例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po,tid;重组人干扰素凝胶2 b外用;口腔炎喷剂喷口腔1喷tid;体温〉38.5℃时给予布洛芬口服及物理降温对症处理。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感冒退热糖浆口服,疗程5-7 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疹消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感冒退热糖浆 手足口病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U危重患儿高钠血症诱发因素及治疗策略分析
8
作者 金志鹏 成怡冰 +2 位作者 王群思 王琪 宋春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763-765,共3页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危重患儿高钠血症的诱发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0郑州市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2 819例危重患儿资料,就103例出现高钠血症患儿的发病原因、治疗策略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本组危重患儿高...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危重患儿高钠血症的诱发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0郑州市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2 819例危重患儿资料,就103例出现高钠血症患儿的发病原因、治疗策略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本组危重患儿高钠血症发生率为3.65%(103/2 819),原发病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3.0%),心肺复苏术后(16.5%),捂热综合征(13.6%),重症肺炎并脓毒症(11.7%)等。高钠血症与小儿危重症评分呈负相关性,血钠越高危重症评分越低。高钠血症患儿的死亡与多脏器功能障碍有关,与高钠血症程度无关。结论 PICU危重患儿高钠血症主要诱发因素为中枢障碍性疾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高钠血症时死亡危险性增高;根据诱发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控制血钠下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U 高钠血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立康唑预防和治疗儿童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9
作者 郭亚琳 李婉婉 +2 位作者 赵少聪 成怡冰 李远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2期4051-405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伏立康唑(VRC)在预防和治疗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预防性及治疗性应用VRC提供证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纳入有关儿童应用VRC预防和治疗儿童IFI... 目的系统评价伏立康唑(VRC)在预防和治疗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预防性及治疗性应用VRC提供证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纳入有关儿童应用VRC预防和治疗儿童IFI的所有相关临床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3年5月。采用Stata 14.0软件对给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相关研究,其中10项为治疗性给药,5项为预防性给药。meta分析结果显示:VRC治疗IFI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2.05,95%CI:1.10~3.82,P=0.003),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两性霉素B,高于卡泊芬净,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C预防给药未与患儿IFI发病率的降低相关(OR=0.57,95%CI:0.19~1.71,P=0.083),且未增加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OR=0.70,95%CI:0.16~3.09,P=0.015)。结论与其他抗真菌剂相比,VRC治疗儿童IFI是有效且相对安全的;预防性应用VRC并未显著降低儿童IFI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侵袭性真菌感染 儿童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9例重度贫血患儿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檬 郭明发 +2 位作者 王海军 成怡冰 刘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746-1749,共4页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重度贫血的病因及年龄构成比,为重度贫血患儿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369例重度贫血患儿分别按病因、年龄阶段进行分析。结果贫血病因构成中,以急性白血病最常见,占19.2%;营养性贫血次之,占15.9%;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维...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重度贫血的病因及年龄构成比,为重度贫血患儿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369例重度贫血患儿分别按病因、年龄阶段进行分析。结果贫血病因构成中,以急性白血病最常见,占19.2%;营养性贫血次之,占15.9%;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性岀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鼠药中毒)位居第3位,占12.2%;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疾病继之。医源性失血、消化道失血(消化道溃疡、膈疝、美克尔憩室、黑斑息肉综合征)、结缔组织病、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溶血尿毒综合征、戈谢病、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肾性失血、噬血细胞综合征、范可尼综合征等也参与了重度贫血的病因构成。年龄构成中,以婴儿期最常见,占38.8%;幼儿期次之,占36.3%。婴儿期以营养性贫血常见,幼儿期以后以急性白血病常见。结论婴幼儿是最易发生重度贫血的人群,急性白血病及营养性贫血是造成重度贫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儿童 病因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