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案例库的建设及案例教学在专硕研究生课程中的探索应用——以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成培芳 云雪艳 +3 位作者 额尔敦巴雅尔 马萨日娜 明亮 董同力嘎 《中国食品》 2024年第6期16-18,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逐渐从以学术型为主向以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转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在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逐渐从以学术型为主向以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转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在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的基础。然而,目前该课程教学仍以传统的“填鸭式”为主,没有配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案例,缺乏任务式、问题式和实践应用的引导型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有所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课程 实践应用能力 内蒙古农业大学 实践案例 引导型教学 学术型 案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包装工艺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7
2
作者 成培芳 张鹏 +2 位作者 云雪艳 王新亮 董同力嘎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73,96,共6页
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要求,高校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构建“包装工艺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四个维度对混... 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要求,高校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构建“包装工艺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四个维度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期为其他课程建设及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包装工艺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分制的“包装结构设计”课程教改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成培芳 李广平 任文明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43-46,121,共5页
制定并推行学分制教学计划,是新形势下深化包装工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针对目前"学分制"改革后包装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包装工程专业"包装结构设计"这门必修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 制定并推行学分制教学计划,是新形势下深化包装工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针对目前"学分制"改革后包装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包装工程专业"包装结构设计"这门必修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并提出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建立有专业特色的考核方式等具体教改措施,以期为包装工程专业学生进入职场迅速转换角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包装结构设计 专业特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自发气调包装薄膜对菠菜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成培芳 董同力嘎 +2 位作者 春艳 胡健 云雪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3-137,共5页
为了探究聚己内酯(PCL)自发气调薄膜对菠菜的保鲜效果。以大叶菠菜为研究对象,在4℃贮藏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无包装、常规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包装(对照组)和聚己内酯(PCL)薄膜包装3种不同贮藏方式对菠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聚己内酯(PCL)自发气调薄膜对菠菜的保鲜效果。以大叶菠菜为研究对象,在4℃贮藏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无包装、常规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包装(对照组)和聚己内酯(PCL)薄膜包装3种不同贮藏方式对菠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包装薄膜均可以改善菠菜的采后贮藏品质,其中聚己内酯(PCL)薄膜可以在包装内部形成更加适合菠菜贮藏保鲜的气氛环境,更好地延缓菠菜采后失重率的上升,并抑制叶绿素的降解,更好地抑制丙二醛含量的积累,延缓采后衰老,较好地保持菠菜的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 聚己内酯薄膜 感官品质 叶绿素 低温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L/PLLA共混体系的微相分离结构调控及力学性能和气体水蒸气阻隔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成培芳 马晓芳 +3 位作者 胡健 云雪艳 王莉梅 董同力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30,共8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聚乳酸(PLLA)组分的聚己内酯/聚乳酸(PCL/PLLA)非均相共混薄膜,研究了其力学性能、气体和水蒸气阻隔性能,并探讨了共混物相结构与各阻隔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PLLA共混比例的PCL/PLLA共混膜形成了具有...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聚乳酸(PLLA)组分的聚己内酯/聚乳酸(PCL/PLLA)非均相共混薄膜,研究了其力学性能、气体和水蒸气阻隔性能,并探讨了共混物相结构与各阻隔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PLLA共混比例的PCL/PLLA共混膜形成了具有不同相分离结构的非均相体系。当PLLA共混比例高于50%时,共混薄膜体系的相分离结构和相容性得到改善,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大幅度增加,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断裂伸长率,而气体和水蒸气透过性却明显降低。相比于纯PCL,PCL/PLLA(75)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68.1 MPa和1136.4 MPa,较PCL分别增加了166%和289%;5℃时,PCL/PLLA(75)共混膜的O2和CO2透过系数分别降低了70%和87%;此外,在室温条件下,PCL/PLLA(75)共混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降低了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聚乳酸 共混 相分离结构 气体阻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及天然保鲜剂在葡萄采后灰霉病控制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成培芳 马晓芳 +3 位作者 云雪艳 王莉梅 胡健 董同力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1-315,共5页
通过传统的SO_2等化学抑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采后鲜食葡萄由灰霉菌侵染引起的腐烂,同时也可以起到抑制葡萄穗轴和果梗褐变的作用。然而,由于采后SO_2使用剂量不当可能引起葡萄表面漂白问题及其对葡萄风味产生影响,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通过传统的SO_2等化学抑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采后鲜食葡萄由灰霉菌侵染引起的腐烂,同时也可以起到抑制葡萄穗轴和果梗褐变的作用。然而,由于采后SO_2使用剂量不当可能引起葡萄表面漂白问题及其对葡萄风味产生影响,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本文对葡萄病原菌特征及葡萄采后灰霉病发病症状进行了阐述,同时系统总结了目前替代传统化学杀菌的生物及天然保鲜"无硫"防治技术,并就其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今后葡萄灰霉病的无公害防治和葡萄贮藏保鲜的实际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灰霉病 生物控制 天然保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鲜肉品和果蔬保鲜的生物可降解薄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玉琴 齐小晶 +6 位作者 梁敏 王羽 宋树鑫 刘林林 云雪艳 成培芳 董同力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0-395,共6页
生鲜肉品和果蔬具有新鲜和营养价值高的双重特色,同时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包装保鲜具有突出的保鲜效果和环保意义,应用可降解材料包装保鲜生鲜肉品和果蔬具有优越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本文针对生鲜肉品和果蔬的品质变化特点,列举了... 生鲜肉品和果蔬具有新鲜和营养价值高的双重特色,同时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包装保鲜具有突出的保鲜效果和环保意义,应用可降解材料包装保鲜生鲜肉品和果蔬具有优越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本文针对生鲜肉品和果蔬的品质变化特点,列举了生物可降解薄膜保鲜技术在生鲜肉品和果蔬保鲜中的诸多应用与进展,为生鲜肉品和果蔬的保鲜包装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薄膜 生鲜肉品 果蔬 保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复合聚乳酸薄膜的阻隔性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8
作者 董同力嘎 王爽爽 +2 位作者 孙文秀 成培芳 靳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7-181,共5页
将聚乙烯醇(PVA)作为中间层与聚乳酸(PLLA)复合,制备生物可降解三层复合膜,以提高PLLA薄膜的阻隔性。通过测试PLLA复合膜的热学性质、力学性能、氧气阻隔性和水蒸气阻隔性,分析了三层复合膜的包装特性。结果表明,当PVA层占复合膜的比例... 将聚乙烯醇(PVA)作为中间层与聚乳酸(PLLA)复合,制备生物可降解三层复合膜,以提高PLLA薄膜的阻隔性。通过测试PLLA复合膜的热学性质、力学性能、氧气阻隔性和水蒸气阻隔性,分析了三层复合膜的包装特性。结果表明,当PVA层占复合膜的比例为10%时,PLLA/PVA/PLLA的氧气透过率(OTR)值为1.01 cm3/m2·d,阻氧性提高了近110倍。且中间层占复合膜比例越大,阻隔性提高越明显。同时,PVA中间层也增强了PLLA复合膜的强度、韧性和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隔性 聚乳酸 聚乙烯醇 生物可降解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PLLA/纳米SiO_(2)共混薄膜的制备及其包装特性 被引量:8
9
作者 王莉梅 云雪艳 +1 位作者 成培芳 董同力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89,共8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类型(亲水型和疏水型)的纳米二氧化硅(SiO_(2))和聚己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酸酯(PBAT)/左旋聚乳酸(PLLA)/SiO_(2)共混薄膜,分析了纳米SiO_(2)添加比例对共混薄膜热性能、力学性能及阻隔... 采用熔融共混法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类型(亲水型和疏水型)的纳米二氧化硅(SiO_(2))和聚己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酸酯(PBAT)/左旋聚乳酸(PLLA)/SiO_(2)共混薄膜,分析了纳米SiO_(2)添加比例对共混薄膜热性能、力学性能及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_(2)的添加,共混体系中PBAT组分的结晶温度(T_(c))和结晶焓(ΔH_(c))呈升高趋势,说明SiO_(2)的添加促进了PBAT组分的结晶,SiO_(2)的添加均能提高PBAT和PLLA组分的结晶度(X_(c));随着纳米SiO_(2)的添加,共混薄膜取向拉伸方向的杨氏模量和拉伸强度升高,整体上改善了取向共混薄膜的力学性能;共混薄膜阻隔性能随着纳米SiO_(2)添加比例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质量分数为0.5%时呈现最优的阻隔性能,比较2种类型的薄膜发现,亲水SiO_(2)共混薄膜的气体阻隔性能优于疏水SiO_(2)共混薄膜,而疏水组较亲水组表现出较优的水蒸气阻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酸酯 左旋聚乳酸 纳米二氧化硅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鳞蘑菇的营养成分评价及其成熟度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莉梅 王晓冬 +4 位作者 孙国琴 王海燕 成培芳 张敏欢 董同力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15-121,127,共8页
对内蒙古地区野生白鳞蘑菇驯化品种进行营养评价,并探讨生理成熟度对其品质的影响.采用国标及常用方法对新品种(蒙白音1号和2号)子实体和不同采收期(未开伞成熟度和开伞成熟度)的子实体进行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分析.... 对内蒙古地区野生白鳞蘑菇驯化品种进行营养评价,并探讨生理成熟度对其品质的影响.采用国标及常用方法对新品种(蒙白音1号和2号)子实体和不同采收期(未开伞成熟度和开伞成熟度)的子实体进行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分析.结果表明,蒙白音1号和2号的粗蛋白、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铁、锌、磷较为丰富,均高于双孢菇;蒙白音1号未开伞成熟度子实体总糖、维生素、氨基酸组成、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值、钠、铁、钙含量均较高于开伞成熟度子实体.白鳞蘑菇驯化品种营养价值较高,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未开伞成熟度子实体相比开伞成熟度子实体体现出较高的营养品质,为驯化白鳞蘑菇品种后期研究开发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鳞蘑菇子实体 成熟度 常规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奶豆腐冻藏品质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小羽 成培芳 +2 位作者 刘博 陈文锦 董同力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0-47,共8页
以奶豆腐为研究对象,经100、200、300、400、500 MPa超高压分别处理20 min后进行冷冻,考察不同压强下奶豆腐冻藏后食用品质、营养品质、感官品质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分析比较不同压强对冻藏奶豆腐品质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奶豆腐为研究对象,经100、200、300、400、500 MPa超高压分别处理20 min后进行冷冻,考察不同压强下奶豆腐冻藏后食用品质、营养品质、感官品质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分析比较不同压强对冻藏奶豆腐品质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未经超高压处理直接冻藏),400、500 MPa处理组冻藏奶豆腐解冻时间均缩短19.46%(P<0.05),并有效降低了解冻损失率(均为3.6%),400、500 MPa处理组能够维持奶豆腐的保水性以及蛋白质、脂肪和灰分质量分数;对照组和100 MPa处理组奶豆腐的感官评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微观结构松散,400、500 MPa处理组奶豆腐的结构致密、品质优良且表面光滑有弹性。综上,400、500 MPa超高压处理可有效提高冻藏奶豆腐的品质特性并改善其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豆腐 超高压 冷冻 微观结构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MO绿色包装膜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成培芳 王建清 王秋利 《上海包装》 2007年第1期40-41,共2页
近年来,由于塑料薄膜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可生物降解薄膜的开发和使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纤维素以其丰富的来源和优良的生物降解性,成为目前合成生物降解薄膜的重要原材料,据统计,大自然每年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纤维素就约... 近年来,由于塑料薄膜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可生物降解薄膜的开发和使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纤维素以其丰富的来源和优良的生物降解性,成为目前合成生物降解薄膜的重要原材料,据统计,大自然每年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纤维素就约有1000—1500亿吨。从化学结构上看,纤维素是由D-吡喃式葡萄糖基(即脱水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相互连接起来的线型高聚物,纤维素大分子中的每个葡萄糖基环均含有三个醇羟基,从而使纤维素分子间以及分子内具有极强的氢键作用,导致纤维素不溶于普通的溶剂而难以被直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MO 包装膜 生物降解薄膜 应用 葡萄糖基 纤维素 生物降解性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