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餐精粹现名都——国内顶级西餐专业技术比赛首次成功
1
作者 成功 《餐饮世界》 2004年第1期63-63,共1页
11月的南国大地暖意融融,由中国烹饪协会和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西餐饮食文化节在羊城隆重开幕。以“汇西餐文化精粹,展国际名都风采”为主题的这次西餐文化盛会,是第五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的一部分.也是建国以来首次... 11月的南国大地暖意融融,由中国烹饪协会和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西餐饮食文化节在羊城隆重开幕。以“汇西餐文化精粹,展国际名都风采”为主题的这次西餐文化盛会,是第五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的一部分.也是建国以来首次国家级的西餐专业技术比赛,它集西餐技艺交流、商品展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烹饪协会 广州市 第二届中国西餐饮食文化节 西餐专业技术比赛 2003年 参赛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声辐射指向性研究
2
作者 成功 黄洪明 +3 位作者 冯青松 圣小珍 张良涛 胡文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22-2432,共11页
为准确计算与分析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在列车高速移动时产生的复杂噪声指向性,根据轨道结构的周期性特点,基于2.5维有限元-边界元方法建立轨道结构振动噪声预测模型;在轨道结构横截面上设置半圆形场点,通过各个方向上的场点声压预测值来分... 为准确计算与分析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在列车高速移动时产生的复杂噪声指向性,根据轨道结构的周期性特点,基于2.5维有限元-边界元方法建立轨道结构振动噪声预测模型;在轨道结构横截面上设置半圆形场点,通过各个方向上的场点声压预测值来分析自由边界、轨道板边界、轨道板及车体边界的噪声指向和声功率特征;设置不同的列车荷载移动速度,分析不同声学边界下速度对钢轨声辐射特性的影响;根据钢轨结构固有的声辐射特性,给出列车速度为350 km/h时钢轨噪声在车体和轨道板边界下的噪声指向性拟合式。分析结果表明:钢轨噪声具有不受列车荷载速度影响的声辐射特性,一是钢轨噪声主要贡献频段为180~250 Hz、350~500 Hz、600~800 Hz、950~1 050 Hz、1 150~1 350 Hz、1 600~1 800 Hz、2 100~2 300 Hz和2 550~2 700 Hz,二是钢轨噪声在各个频段下都有特殊的噪声指向性,这一特性为钢轨噪声指向性的统一描述提供了依据;速度变化通过更显著地提升1 200 Hz以上的高频噪声的声功率,来增强高频噪声对总体指向性的贡献,且频率越高,高频噪声的声功率增加得越快,但由于高频噪声的声功率较小,因此速度对噪声的指向性影响很小;基于钢轨声源的固有特性给出准确的等效声源,再根据车体边界下的噪声指向性仿真计算结果,给出车体声学边界下的噪声指向性拟合式。钢轨噪声等效声源和车体边界下的指向性拟合结果可为进一步的噪声传递特性仿真计算提供准确的等效声源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指向性 2.5维有限元边界元 钢轨噪声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认证视角下体育教师数字信息素养提升的价值探索
3
作者 卢雷 刘宝泉 成功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年第7期114-116,共3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不断强调要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涌现出的一种以能力和证据为导向的认证方式,能够助力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当前体育教师在数字素养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自我认知和内部发展动力不...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不断强调要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涌现出的一种以能力和证据为导向的认证方式,能够助力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当前体育教师在数字素养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自我认知和内部发展动力不足、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评价机制不完善以及内部发展与数字教育支持无法有效联结等问题。微认证视域下以体育教学日常和微认证循环为主要运行结构,从体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内在动力、外部机制和核心要素三个维度出发,探究其数字素养提升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认证 体育教师数字素养 提升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1规格柴油机油的清净性能研究
4
作者 郭鹏 成功 +3 位作者 吕会英 金志良 金鹏 赵正华 《润滑油》 2025年第3期42-45,共4页
D1规格柴油机油标准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柴油机油标准,D1规格柴油机油需要通过4个发动机台架试验,其中柴油机油综合性能的评定(CA6DM3发动机台架测试)主要考察油品的高温清净性。研究介绍了3种D1规格的柴油机油,分别进行了柴油机油综合性... D1规格柴油机油标准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柴油机油标准,D1规格柴油机油需要通过4个发动机台架试验,其中柴油机油综合性能的评定(CA6DM3发动机台架测试)主要考察油品的高温清净性。研究介绍了3种D1规格的柴油机油,分别进行了柴油机油综合性能的测试(CA6DM3发动机台架测试)、发动机油高温氧化沉积物测试(TEOST 33C测试)、发动机油适度高温活塞沉积物的测试(TEOST MHT测试)及板式成焦测试,研究结果表明TEOST 33C测试和板式成焦测试结果与CA6DM3台架测试结果趋势一致。此台架试验与模拟试验的对应关系,有助于节省配方开发的时间和费用,提高研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规格 柴油机油 台架测试 清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润煤业外排土场南帮边坡抗滑桩治理方案研究
5
作者 成功 郭海建 《露天采矿技术》 2025年第3期86-89,共4页
为了保障中润煤业外排土场南帮的边坡安全,以中润煤业外排土场南帮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中润煤业外排土场南帮边坡稳定性,划定了中润煤业外排土场南帮边坡治理范围;基于中润煤业外排土场南帮工程地质及作业环境等限制条... 为了保障中润煤业外排土场南帮的边坡安全,以中润煤业外排土场南帮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中润煤业外排土场南帮边坡稳定性,划定了中润煤业外排土场南帮边坡治理范围;基于中润煤业外排土场南帮工程地质及作业环境等限制条件,确定了以钢轨抗滑桩加固为主的边坡治理方案,研究了钢轨抗滑桩的抗滑能力,探讨了钢轨抗滑桩的间距、排距、锚固深度及桩长。结果表明:以钢轨抗滑桩加固为主的边坡治理方案可提升中润煤业外排土场南帮边坡稳定性,使其满足稳定系数要求;当钢轨抗滑桩间距、排距大于3 m,锚固深度大于5m时,抗滑桩加固方案治理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安全 极限平衡法 抗滑桩加固 锚固深度 稳定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幅放大机制的浮置板轨道低频轻质减振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舟 冯青松 +1 位作者 成功 张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32,共16页
为探讨在浮置板轨道低频振动控制中实现轻质减振和有效减振兼容的可行性,基于振幅放大机制,设计一种杠杆式动力吸振器(LT-DVA)。采用能量泛函变分法建立了配置有LT-DVA的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动力分析模型,以轨道结构的力传递率、位移导纳... 为探讨在浮置板轨道低频振动控制中实现轻质减振和有效减振兼容的可行性,基于振幅放大机制,设计一种杠杆式动力吸振器(LT-DVA)。采用能量泛函变分法建立了配置有LT-DVA的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动力分析模型,以轨道结构的力传递率、位移导纳为评价指标,通过与普通动力吸振器(DVA)进行对比验证LT-DVA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多频控制的思路,在浮置板上引入多个杠杆式动力吸振器(LT-MDVA),以实现宽频控制、高衰减的效果。进一步考虑列车荷载的作用,分析验证动态轮轨力作用下LT-MDVA的低频隔振性能以及对轨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振幅放大机制(振幅放大系数为α)的有益效果,LT-DVA的有效惯性质量、刚度、阻尼是同参数DVA的α^(2)倍,即工作能力是DVA的α^(2)倍;在LT-DVA的基础上,LT-MDVA能够有效拓宽振动衰减频段且提升振动衰减能力;相较于普通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在动态轮轨力作用下,质量比仅为0.02的LT-MDVA不仅能够有效减小传递至下部基础的力(最大衰减约7.5dB),还能有效减小轨道结构的响应(钢轨和浮置板振动最大衰减约7.2dB和7.1dB),抑制浮置板轨道的振动放大现象,而同参数的MDVA几乎没有效果,证明了LT-MDVA能够在浮置板轨道低频振动控制中实现轻质减振和有效减振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置板轨道 低频振动 振幅放大 轻质减振 动力吸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平行地铁车站振动及传播规律实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思凡 冯青松 +3 位作者 成功 张凌 万宇婷 罗信伟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三线平行地铁进出站引起的地铁车站的振动特性。【方法】以国内某城市三线平行换乘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该车站振动特性及传播规律。【结果】受线路建成及运营影响,该车站内各站台振动响应差异较大,进... 【目的】研究三线平行地铁进出站引起的地铁车站的振动特性。【方法】以国内某城市三线平行换乘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该车站振动特性及传播规律。【结果】受线路建成及运营影响,该车站内各站台振动响应差异较大,进站工况下,站台1,站台2和C线站台平均Z振级分别为81.9,91.4,61.7 dB;站台1和站台2振动主要频段为75~125 Hz。出站工况下,3个站台的平均Z振级分别为82.7,93.8,63.7 dB;站台1和站台2的振动主要频段为50~100 Hz。C线站台振动响应在两种工况下均集中在50~60 Hz内。【结论】在车站内多数测点均可发现出站工况下振动大于进站工况,最大差值约2.5 d B。车致振动传递至地面一层后会先产生一定衰减,传递至地面二层时则会产生放大,振动放大约3.6~5 dB。车致振动在该车站建筑内的传递所产生的衰减较小,振动衰减主要依靠的是土层,振动衰减量约为0.53 d B/m。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结构、平行接入多条线路的地铁车站及车站上盖建筑的振动预测、振动舒适度评价及减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地铁车站 现场实测 振动传递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验到证据: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应用价值与运行机制
8
作者 李经展 王琪 成功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0,共9页
运用循证探究等研究方法,探讨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应用价值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提出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是在多样化、科学化“最佳证据”的基础上,多元参与主体为达成预设体育教师教育目标,而对体育教师教育过程进行循环... 运用循证探究等研究方法,探讨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应用价值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提出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是在多样化、科学化“最佳证据”的基础上,多元参与主体为达成预设体育教师教育目标,而对体育教师教育过程进行循环修订的专业化培养活动,注重体育教师教育者、学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寻找和应用“最佳证据”协同培养体育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循证能力。这摈弃以往以经验为主导的体育教师培养形式和理念,使一线体育教师成长为优秀实践者、研究者成为可能,并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师教育者及教育对象的素养,促进从经验型实践转向基于证据的循证型实践,科学化推动体育教师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模块化呈现体育教师教育知识生产内容。据此,归纳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运行机制:锚定预设问题,探索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寻查多重证据,选择指导实践方案的科学证据;综合评价证据,分析验证新获取证据的有效性;整合专业智慧,融入跨学科知识参与方案执行;依效评估反思,将验证方案转为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教育 循证教育 教师教育实践 体育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碳足迹”的方法评估小麦秸秆及其生物质炭添加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成功 张阿凤 +2 位作者 王旭东 张卫华 杜可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4-612,共9页
为分析添加秸秆、生物质炭后小麦生产过程中碳足迹的动态、分布以及构成,研究了不同处理在小麦生长期的CO2、N_2O、CH4排放情况,以及不同处理的单位面积碳足迹构成与碳足迹总量,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照(CK)、常规施肥(N)、施肥并添加4 t&#... 为分析添加秸秆、生物质炭后小麦生产过程中碳足迹的动态、分布以及构成,研究了不同处理在小麦生长期的CO2、N_2O、CH4排放情况,以及不同处理的单位面积碳足迹构成与碳足迹总量,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照(CK)、常规施肥(N)、施肥并添加4 t·hm-2秸秆(NS)、施肥并添加4 t·hm-2生物质炭(NBClow)、施肥并添加8 t·hm-2生物质炭(NBChigh)。结果表明,小麦生产中碳足迹的构成主要为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和氮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常规施肥相比:添加4 t·hm-2秸秆、4 t·hm-2生物质炭与8 t·hm-2生物质炭处理,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30.9%、66.3%和36.6%;添加4 t·hm-2秸秆使土壤CO2的季节排放总量增加了68.7%,生态系统N_2O的季节排放总量降低了33.9%,添加4 t·hm-2和8 t·hm-2生物质炭生态系统N_2O的季节排放总量降低了23.8%和58.6%,但是土壤CO2的季节排放总量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添加4 t·hm-2秸秆使小麦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升高了26.0%,添加4 t·hm-2和8 t·hm-2生物质炭碳足迹分别降低了198.0%和112.9%。生物质炭的添加降低了小麦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生物质炭 碳足迹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陇川县景颇族药用植物传统知识现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成功 龚济达 +2 位作者 薛达元 刘春晖 戴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景颇族医药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医药,但仍有大量的未知领域。基于已有的调查资料,本研究通过逐一入户的实地作业,采用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参与观察等民族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方法,对陇川县境内所有的景颇族传统医生进行普查。... 景颇族医药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医药,但仍有大量的未知领域。基于已有的调查资料,本研究通过逐一入户的实地作业,采用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参与观察等民族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方法,对陇川县境内所有的景颇族传统医生进行普查。结果表明,目前陇川县景颇族传统医生主要使用55种药用植物,其中17种之前从未作为景颇族药物被记载。景颇族所用植物药生活型以草本(47%)和藤本(25%)为主,使用部位主要是全草或根部。根据调查,进一步提出了景颇族药用植物传统知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并探讨了传统知识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颇族 药用植物 传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波罗芬高原铝土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成功 高光明 陈松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0-386,共7页
老挝南部占巴赛省波罗芬高原分布大面积玄武岩,红土化作用强烈。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浅井施工,结合样品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等离子质谱等分析方法,对老挝波罗芬高原的铝土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老挝... 老挝南部占巴赛省波罗芬高原分布大面积玄武岩,红土化作用强烈。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浅井施工,结合样品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等离子质谱等分析方法,对老挝波罗芬高原的铝土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老挝波罗芬高原存在丰富的铝土矿,该铝土矿是由玄武岩风化而成,分布于整个波罗芬高原及周边地区,Al2O3含量为30%~50%,Fe2O3含量为25%~40%,铝硅比为5~20,具有中铝、高铁、低硅与高铝硅比,分布范围广,资源量巨大,覆盖浅,地势平缓等特点,适合于大型机械化露天开采,是一个红土型风化壳型三水铝土矿巨型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罗芬高原 红土 三水铝土矿 玄武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陇川县景颇族传统医生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成功 龚济达 +2 位作者 薛达元 郭云胶 刘春晖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传统医药知识的惠益分享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谈判重点,故此迫切需要建立传统医药知识持有人的调查方法。基于已有的调查资料,本研究通过实地作业,采用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参与观察等方法,对陇川县境内的景颇族传统医生进行逐一... 传统医药知识的惠益分享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谈判重点,故此迫切需要建立传统医药知识持有人的调查方法。基于已有的调查资料,本研究通过实地作业,采用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参与观察等方法,对陇川县境内的景颇族传统医生进行逐一入户普查,设立了民族传统医生的田野调查操作标准:收费或者有报酬的医疗服务;当地人普遍接受其医疗实践;收藏或种植医疗常用药物。结果表明,陇川县景颇族传统医生在2011年共18人,其中1人为女性;平均年龄为63岁,以高龄为主,最小年龄是40岁;在教育程度上,77%是小学及以下水平;绝大多数景颇族传统医生没有合法的行医身份。笔者认为,需要促进景颇族传统医生的医药理论整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川县 景颇族 传统医生 传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微震监测技术提高钻孔卸压效果的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成功 王锡勇 +2 位作者 李冬伟 满轲 李炜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为了研究工作面前方卸压钻孔的精确施工范围,提高矿山动力灾害防治措施的经济性,以方山矿首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微震监测技术,通过分析微震事件空间分布特征,推演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以此为依据,设计合理的卸压钻孔施工参... 为了研究工作面前方卸压钻孔的精确施工范围,提高矿山动力灾害防治措施的经济性,以方山矿首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微震监测技术,通过分析微震事件空间分布特征,推演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以此为依据,设计合理的卸压钻孔施工参数。研究表明,以微震监测技术为手段,推演超前支承压力范围,指导大直径钻孔卸压措施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既能保证动力灾害防治的有效性,又能提高其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动力灾害 大直径钻孔卸压 支承压力 “固定”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与上肢人工血管透析通路的通畅率及影响因素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成功 张宪生 +2 位作者 尹杰 郭宏杰 佘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评估胸壁人工血管透析通路(arteriovenous axillary loop graft,AVALG)的临床疗效,比较与上肢(前臂、上臂)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在通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5年9月我科实施人工血管动静脉瘘术(arteri... 目的评估胸壁人工血管透析通路(arteriovenous axillary loop graft,AVALG)的临床疗效,比较与上肢(前臂、上臂)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在通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5年9月我科实施人工血管动静脉瘘术(arteriovenous graft,AVG)69例(98例次)终末期肾病资料。前臂AVG 44例(64次),上臂AVG 11例(20次),AVALG 14例(14次)。应用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等比较通畅率及并发症的差异,探讨通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前臂AVG、上臂AVG、AVALG的6个月和1年初级通畅率分别为59.5%、56.3%、92.8%和43.7%、49.1%、92.8%,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2.3%、78.9%、92.8%和72.5%、68.8%、92.8%,AVALG的初级通畅率及次级通畅率均显著高于前臂、上臂AVG(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多次通路失功史(P=0.016)、人造血管通路位置(P=0.005)和术后抗栓治疗(P=0.005)为独立预测因素。AVALG组并发症发生率50%(7/14),上臂和前臂AVG并发症发生率67.9%(57/84),差异无显著性(χ^2=1.689,P=0.194)。结论 AVALG在双上肢动静脉瘘多次失功、双上肢血管资源耗竭的透析患者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通路 胸壁人工血管透析通路 通畅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有引力场中陀螺体的混沌运动 被引量:2
15
作者 成功 刘延柱 彭建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研究万有引力场中沿圆轨道运行的非对称陀螺体的姿态运动.引入Deprit正则变量建立系统的Hamilton结构.利用Melnikov方法证明在万有引力矩作用下陀螺体产生混沌运动的可能性.对Poincare截面的数值计算... 研究万有引力场中沿圆轨道运行的非对称陀螺体的姿态运动.引入Deprit正则变量建立系统的Hamilton结构.利用Melnikov方法证明在万有引力矩作用下陀螺体产生混沌运动的可能性.对Poincare截面的数值计算表明提高陀螺体的转子转速可对混沌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姿态动力学 陀螺体 万有引力场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有引力场中带挠性附件充液卫星的姿态稳定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成功 刘延柱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7-371,共5页
本文利用能量-Casimir方法讨论万有引力场中带挠性附件非对称全充液卫星的姿态稳定性,导出此刚-弹-液系统在轨道坐标系内相对平衡的稳定性充分条件.
关键词 姿态稳定性 充液系统动力学 卫星 万有引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的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成功 岳瑞 +1 位作者 宋熙坤 张高文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2-75,共4页
为了改善醋丙防水乳液耐水性差的缺陷,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和半连续滴加工艺,通过与有机硅KH-570共聚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实验讨论了有机硅用量、乳化剂复配比例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对聚合过程和涂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共聚物序列结构... 为了改善醋丙防水乳液耐水性差的缺陷,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和半连续滴加工艺,通过与有机硅KH-570共聚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实验讨论了有机硅用量、乳化剂复配比例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对聚合过程和涂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共聚物序列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乳化剂配比为m(OP-10)∶m(MS-60)=1∶1、乳化剂用量为2.0%、引发剂用量为0.5%、有机硅用量为2%时,聚合反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有机硅参与共聚使得改性醋丙乳液的吸水率降低至17.84%。实验通过半连续滴加工艺较好地克服了由于单体竞聚率差异较大带来的共聚物组成不均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丙乳液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 KH-570 共聚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球赤道面轨道上磁性刚体卫星的混沌运动 被引量:3
18
作者 成功 刘延柱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9-73,共5页
讨论地球磁场中非自旋磁性刚体卫星在近赤道平面圆轨道上平面天平动的混沌问题.利用Melnikov方法预测出现混沌的可能性并数值验证混沌的存在性.研究表明地球磁场的周期扰动能引起卫星的混沌运动,扰动增大则混沌加强.
关键词 航天器 姿态动力学 磁性卫星 混沌 近地球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SiC涂层反应特性及沉积过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恒蛟 曹生珠 +6 位作者 张凯锋 丁旭 刘同 李毅 李坤 成功 熊玉卿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借助基于有限元原理的COMSOL软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原理的Reax FF软件对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SiC涂层的反应特性及沉积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为高温抗氧化复合涂层体系中SiC中间层的工艺优化及制备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化学气相沉积SiC涂... 借助基于有限元原理的COMSOL软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原理的Reax FF软件对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SiC涂层的反应特性及沉积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为高温抗氧化复合涂层体系中SiC中间层的工艺优化及制备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化学气相沉积SiC涂层过程包括前驱体三氯甲基硅烷(CH_(3)SiCl_(3))的扩散过程和热解反应过程,SiC涂层在扩散过程不会生长,仅从10^(−4)s后的热解反应过程开始生长,沉积生长过程同时伴随涂层的解离。随着入射粒子能量的增大,单位时间内沉积到基底表面的Si和C粒子数不断增加。提高粒子入射能量有利于提高SiC涂层的致密度,当入射粒子能量大于2 eV时可以实现SiC涂层的均匀生长,而当入射能量高于6 eV时,解离的Si和C粒子数量增大,不利于SiC涂层的生长。综合而言,当入射能量为3 eV时,化学气相沉积的SiC涂层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 SIC涂层 反应特性 生长过程 入射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施用对烟草漂浮育苗中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成功 康健 +3 位作者 张育林 张阿凤 王旭东 张艳玲 《陕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6-10,共5页
研究通过烟草漂浮育苗试验,探讨生物质炭施用对漂浮育苗过程中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生物质炭在烟草漂浮育苗中的施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了对照,添加1%的生物质炭(质量比)处理。分析了烟草出苗率、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根际矿质态氮... 研究通过烟草漂浮育苗试验,探讨生物质炭施用对漂浮育苗过程中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生物质炭在烟草漂浮育苗中的施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了对照,添加1%的生物质炭(质量比)处理。分析了烟草出苗率、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根际矿质态氮养分、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地上部生物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添加1%的生物质炭处理,烟草的出苗率降低了20.1%;(2)烟草根系的根长、根鲜重、根系的体积、根表面积及根系活力分别增加了53%、215%、87%、84%和248%,但是不同处理之间对烟草根系直径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根际基质NH_4^+-N的含量降低了81%,但是NO_3^--N的含量提高了8.7%;(3)烟叶的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3.3%、54.1%和138%。但是不同处理之间的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生物质炭的添加降低了烟草育苗过程中烟草的出苗率,但是促进了烟叶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烟草 漂浮育苗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