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主位视点与通感体验:感官民族志纪录片的“感知真实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成亚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69,84,共7页
在日渐场景化的媒介传播语境下,感官民族志纪录片以视点转移和具身参与为主体特征,通过极具交互性、沉浸感及在场感的创作理念,超越并颠覆传统纪录影像的“视觉中心主义”,实现自身的“感官转向”。首先,对拍摄者和摄影机原本的“客位...
在日渐场景化的媒介传播语境下,感官民族志纪录片以视点转移和具身参与为主体特征,通过极具交互性、沉浸感及在场感的创作理念,超越并颠覆传统纪录影像的“视觉中心主义”,实现自身的“感官转向”。首先,对拍摄者和摄影机原本的“客位”视角进行隐匿与移情,转变为文化持有者的“主位”视点;其次,以体感“模仿”的方式将视听感知具象化,使得观众在想象性地亲身参与影片内容建构中产生“通感”体验。而在视点的移位与体感的调动延伸中,感官民族志纪录片的临场性与浸入感特性更加明晰,以此超越文本真实与文化真实,建构以全部身体感官为接受载体的“感知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民族志纪录片
感知真实性
主位视点
通感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纪录剧情片对“虚实”的跨界与坚守
被引量:
2
2
作者
牛光夏
成亚生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19年第6期39-46,共8页
纪录剧情片是纪录片与剧情片虚实相生、跨界融合的产物,它用讲故事的方式对来自真实生活的原始素材进行艺术化的处理,采用故事片的手法进行情景再现和叙事建构,以一种更加大众化、平民化、贴近性的精神面貌面向更多层次的观众群体。本...
纪录剧情片是纪录片与剧情片虚实相生、跨界融合的产物,它用讲故事的方式对来自真实生活的原始素材进行艺术化的处理,采用故事片的手法进行情景再现和叙事建构,以一种更加大众化、平民化、贴近性的精神面貌面向更多层次的观众群体。本文追溯纪录剧情片的历史渊源,对这一影视艺术形态的本体属性、建构框架和运作机制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纪录剧情片如何平衡纪实性内核与故事化创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剧情片
纪实性
故事化
纪录片
影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化消费语境下中国生态影视创作中的修辞实践
被引量:
1
3
作者
牛光夏
成亚生
《艺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5期117-122,共6页
在当前消费多元化、异质化、符号化背景下,生态影视创作通过对水源、森林、土地、野生动物等生态意象和修辞符号的重新定义与再现,呈现生态环境问题,致力于搭建一种兼具多义性、主观性、建构性的环保框架来接合生态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意义...
在当前消费多元化、异质化、符号化背景下,生态影视创作通过对水源、森林、土地、野生动物等生态意象和修辞符号的重新定义与再现,呈现生态环境问题,致力于搭建一种兼具多义性、主观性、建构性的环保框架来接合生态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意义,进而实现生态危机预警、树立绿色生态形象及宣传生态保护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生态影视
意象
修辞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介考古学视野下纪录片发展溯源与探赜
被引量:
1
4
作者
成亚生
牛光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9,共6页
在数字技术革命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媒介考古学(Media Archaeology)作为一种重新解读媒介历史和影像发展进程的富有创造性与洞察力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被人们重视。
关键词
纪录片发展
创造性
洞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次元语境下纪录片的生存机制
被引量:
1
5
作者
牛光夏
成亚生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96-100,共5页
随着2016年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于二次元平台——哔哩哔哩(B站)播出,及2018年《历史那些事》、《人生一串》等纪录片于B站接踵而至,纪录片仿佛找到了绽放纪实光芒,承载传播内容,进行影像书写的新热土。以真实客观为重要特征、真...
随着2016年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于二次元平台——哔哩哔哩(B站)播出,及2018年《历史那些事》、《人生一串》等纪录片于B站接踵而至,纪录片仿佛找到了绽放纪实光芒,承载传播内容,进行影像书写的新热土。以真实客观为重要特征、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的三次元世界即现实世界的产物——纪录片,开始进入二次元领域,也意味着二次元与三次元的一种“破壁”式交融,其中包括个性话语与主流价值观念的融合,抵制“收编”与重构权力体系的突围,打造互动娱乐与专属“迷群”的创新,而这种跨越壁垒的发展,正是顺应了“融媒体”时代文化融合的大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元
纪录片
三次元
B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位视点与通感体验:感官民族志纪录片的“感知真实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成亚生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69,84,共7页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生态文明理念的媒介动员研究”(项目编号:21CXWJ10)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日渐场景化的媒介传播语境下,感官民族志纪录片以视点转移和具身参与为主体特征,通过极具交互性、沉浸感及在场感的创作理念,超越并颠覆传统纪录影像的“视觉中心主义”,实现自身的“感官转向”。首先,对拍摄者和摄影机原本的“客位”视角进行隐匿与移情,转变为文化持有者的“主位”视点;其次,以体感“模仿”的方式将视听感知具象化,使得观众在想象性地亲身参与影片内容建构中产生“通感”体验。而在视点的移位与体感的调动延伸中,感官民族志纪录片的临场性与浸入感特性更加明晰,以此超越文本真实与文化真实,建构以全部身体感官为接受载体的“感知真实性”。
关键词
感官民族志纪录片
感知真实性
主位视点
通感体验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纪录剧情片对“虚实”的跨界与坚守
被引量:
2
2
作者
牛光夏
成亚生
机构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19年第6期39-46,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类型与风格的多元发展研究”(项目批准立项号:16BC03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纪录剧情片是纪录片与剧情片虚实相生、跨界融合的产物,它用讲故事的方式对来自真实生活的原始素材进行艺术化的处理,采用故事片的手法进行情景再现和叙事建构,以一种更加大众化、平民化、贴近性的精神面貌面向更多层次的观众群体。本文追溯纪录剧情片的历史渊源,对这一影视艺术形态的本体属性、建构框架和运作机制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纪录剧情片如何平衡纪实性内核与故事化创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纪录剧情片
纪实性
故事化
纪录片
影视艺术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化消费语境下中国生态影视创作中的修辞实践
被引量:
1
3
作者
牛光夏
成亚生
机构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艺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5期117-122,共6页
基金
2021年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一般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生态文明理念的媒介动员研究”(21CXWJ1)。
文摘
在当前消费多元化、异质化、符号化背景下,生态影视创作通过对水源、森林、土地、野生动物等生态意象和修辞符号的重新定义与再现,呈现生态环境问题,致力于搭建一种兼具多义性、主观性、建构性的环保框架来接合生态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意义,进而实现生态危机预警、树立绿色生态形象及宣传生态保护理念。
关键词
消费主义
生态影视
意象
修辞实践
Keywords
Consumerism
Ecological film and television
Imagery
Rhetorical practice
分类号
J90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介考古学视野下纪录片发展溯源与探赜
被引量:
1
4
作者
成亚生
牛光夏
机构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9,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类型与风格的多元发展研究”(项目批准立项号:16BC03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数字技术革命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媒介考古学(Media Archaeology)作为一种重新解读媒介历史和影像发展进程的富有创造性与洞察力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被人们重视。
关键词
纪录片发展
创造性
洞察力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次元语境下纪录片的生存机制
被引量:
1
5
作者
牛光夏
成亚生
机构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96-100,共5页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类型与风格的多元发展研究”(16BC03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随着2016年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于二次元平台——哔哩哔哩(B站)播出,及2018年《历史那些事》、《人生一串》等纪录片于B站接踵而至,纪录片仿佛找到了绽放纪实光芒,承载传播内容,进行影像书写的新热土。以真实客观为重要特征、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的三次元世界即现实世界的产物——纪录片,开始进入二次元领域,也意味着二次元与三次元的一种“破壁”式交融,其中包括个性话语与主流价值观念的融合,抵制“收编”与重构权力体系的突围,打造互动娱乐与专属“迷群”的创新,而这种跨越壁垒的发展,正是顺应了“融媒体”时代文化融合的大势。
关键词
二次元
纪录片
三次元
B站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主位视点与通感体验:感官民族志纪录片的“感知真实性”
成亚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纪录剧情片对“虚实”的跨界与坚守
牛光夏
成亚生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异化消费语境下中国生态影视创作中的修辞实践
牛光夏
成亚生
《艺术探索》
CSSCI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媒介考古学视野下纪录片发展溯源与探赜
成亚生
牛光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二次元语境下纪录片的生存机制
牛光夏
成亚生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