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含砾石锥状工程堆积体侵蚀水动力学特性和细沟形态特征
被引量:
11
1
作者
戎玉博
王森
+3 位作者
白玉洁
骆汉
谢永生
王爱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4-141,共8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以陕西关中地区的重质土壤和工程中常见的破口石为试验材料,模拟散乱锥状工程堆积体的堆积过程和堆积形态,研究了不同砾石质量含量(0,10%,20%,30%,40%)散乱锥状工程堆积体在不同降雨强度下(1.0,1.5,2.0,2.5mm/m...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以陕西关中地区的重质土壤和工程中常见的破口石为试验材料,模拟散乱锥状工程堆积体的堆积过程和堆积形态,研究了不同砾石质量含量(0,10%,20%,30%,40%)散乱锥状工程堆积体在不同降雨强度下(1.0,1.5,2.0,2.5mm/min)的侵蚀水动力学特性和细沟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流速和径流强度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大,随砾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雨强和砾石对两者均有显著影响,其中雨强的影响较大,起控制性作用;(2)坡面径流处于层流、缓流的状态,雷诺数和弗劳德数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大,随砾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3)剥蚀率随雨强的增加呈指数型增大,相同降雨强度下,随砾石含量的增加线性减小,径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单位水流功率、过水断面单位能与剥蚀率显著相关且呈幂函数的关系,其中水流功率相关性最好,拟合优度最高,是描述侵蚀动力机制的最优因子;(4)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细沟出现的时间提前,沟宽、沟深、沟长和细沟密度逐渐增加,雨强相同时,随着砾石含量的增加,细沟出现的时间推迟,且逐渐变窄、变浅,细沟下切侵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堆积体
砾石
降雨
侵蚀
水动力学
细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界定与可蚀性因子改进
被引量:
9
2
作者
马洪超
谢永生
+3 位作者
赵暄
吴媛媛
丁新辉
戎玉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4,共6页
将USLE模型应用于工程堆积体侵蚀预报时结果偏差较大,这是因为其标准小区与土壤可蚀性因子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工程堆积体侵蚀预报。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对我国6大水蚀类型区工程堆积体参数的调查、统计、分析,界定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的坡度...
将USLE模型应用于工程堆积体侵蚀预报时结果偏差较大,这是因为其标准小区与土壤可蚀性因子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工程堆积体侵蚀预报。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对我国6大水蚀类型区工程堆积体参数的调查、统计、分析,界定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的坡度、坡长;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分析论证堆积体可蚀性因子的改进办法,并引用相关数据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6大区域工程堆积体坡度、坡长及坡面物质组成均与USLE中规定的标准小区相差较大;为了尽量消除误差,建议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坡度采取众数35°,坡长采取平均值5m;堆积体可蚀性因子更名为土石质因子Tr,并将单位体积土石混合体中石砾总表面积Cs,作为石砾因素指标纳入堆积体土石质因子Tr中,与堆积体物质中土壤可蚀性因子K共同构建工程堆积体土石质因子函数。验证结果表明,堆积体可蚀性因子改进办法是可行的。工程堆积体坡度、坡长的界定及可蚀性因子的改进,对提高基于USLE模型的堆积体侵蚀预报精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堆积体
侵蚀预报
USLE
标准小区
可蚀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雨强对工程堆积体侵蚀规律和细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16
3
作者
戎玉博
骆汉
+1 位作者
谢永生
王爱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8,共7页
以陕西杨凌周边开发建设项目弃土堆积体表层土壤为试验材料,模拟野外最常见的散乱锥状堆积体的形成过程和堆置形态。在室内模拟降雨的条件下,设计了七组降雨强度(1.0、1.25、1.5、1.75、2.0、2.25、2.5mm/min),研究了雨强...
以陕西杨凌周边开发建设项目弃土堆积体表层土壤为试验材料,模拟野外最常见的散乱锥状堆积体的形成过程和堆置形态。在室内模拟降雨的条件下,设计了七组降雨强度(1.0、1.25、1.5、1.75、2.0、2.25、2.5mm/min),研究了雨强对物质组成为全土的锥状工程堆积体的产流产沙规律和细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降雨强度对径流率和侵蚀速率的变化规律有着显著的影响,在不同的降雨条件下,径流率和侵蚀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②各雨强条件下,细沟长度、宽度和深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其中细沟长度与侵蚀速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在产流初期(0~10min),侵蚀速率随雨强的增大呈现出一条较为平缓的曲线,产流时间〉10min后,侵蚀速率随雨强的增大呈现出指数增大的趋势;④总侵蚀量与雨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速率
降雨强度
径流
细沟
工程堆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砾石锥状工程堆积体坡面径流侵蚀特征
被引量:
13
4
作者
戎玉博
白玉洁
+2 位作者
王森
谢永生
骆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以关中地区的重质土壤为试验材料,利用自制的堆积平台模拟散乱锥状工程堆积体的堆积过程及形态建造实体模型,在人工模拟降雨的条件下,研究了4个降雨强度下(1.0,1.5,2.0,2.5mm/min)不同砾石质量分数(0,10%,20%,30%,40%)锥状工程堆积体坡...
以关中地区的重质土壤为试验材料,利用自制的堆积平台模拟散乱锥状工程堆积体的堆积过程及形态建造实体模型,在人工模拟降雨的条件下,研究了4个降雨强度下(1.0,1.5,2.0,2.5mm/min)不同砾石质量分数(0,10%,20%,30%,40%)锥状工程堆积体坡面的径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1)径流率和流速随时间呈现出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长至稳定的变化趋势,雨强和砾石含量对径流率和流速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雨强对两者的贡献率较大,起决定性作用;(2)平均径流率和平均流速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加,与雨强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砾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与砾石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雨强为1.0mm/min时,侵蚀速率先快速增加后逐渐趋于稳定;雨强≥1.5mm/min时,侵蚀速率呈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雨强为2.0,2.5mm/min时,在降雨中后期侵蚀速率突变式增加;(4)侵蚀总量随雨强的增大呈指数型增加的趋势,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呈负对数型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堆积体
砾石
径流
侵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程堆积体坡面砾石分布及含量概化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森
戎玉博
+3 位作者
谢永生
骆汉
王海燕
赵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3,119,共7页
为室内试验中更好地模拟工程堆积体,利用图像分析法和经典统计学方法对6大典型水蚀区的368座工程堆积体中粒径D>1cm的坡面砾石的分布和含量进行概化分析,得到工程堆积体下垫面上中下坡位砾石含量的概化区间。结果表明:工程堆积体坡...
为室内试验中更好地模拟工程堆积体,利用图像分析法和经典统计学方法对6大典型水蚀区的368座工程堆积体中粒径D>1cm的坡面砾石的分布和含量进行概化分析,得到工程堆积体下垫面上中下坡位砾石含量的概化区间。结果表明:工程堆积体坡面各粒径砾石含量大多服从正态分布,且山区和平原丘陵区之间的砾石总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工程堆积体坡面砾石重力分选作用明显,且随着砾石粒径的增加,分选程度增大。在室内进行工程堆积体下垫面设计时,山区堆积体的砾石总含量宜设置在50%~60%,其中,细粒砾石含量宜设置在20%~30%,中粒砾石含量宜设置在10%~15%,粗粒砾石和巨粒砾石含量宜设置为10%,堆积体上中下坡位坡面砾石含量配比宜设置为1∶1.3∶1.5;平原丘陵区的砾石总含量宜设置在15%~20%,其中细粒砾石、中粒砾石、粗粒砾石、巨粒砾石含量分别宜设置为5%~10%,3%~7%,2%~5%,2%~3%,堆积体上中下坡位坡面砾石含量配比宜设置为1∶1.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堆积体
砾石
含量与分布
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砾石锥状工程堆积体侵蚀水动力学特性和细沟形态特征
被引量:
11
1
作者
戎玉博
王森
白玉洁
骆汉
谢永生
王爱娟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4-14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300)
西部青年学者B类项目(XAB2015B06)
+1 种基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452016107)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拔尖人才项目
文摘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以陕西关中地区的重质土壤和工程中常见的破口石为试验材料,模拟散乱锥状工程堆积体的堆积过程和堆积形态,研究了不同砾石质量含量(0,10%,20%,30%,40%)散乱锥状工程堆积体在不同降雨强度下(1.0,1.5,2.0,2.5mm/min)的侵蚀水动力学特性和细沟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流速和径流强度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大,随砾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雨强和砾石对两者均有显著影响,其中雨强的影响较大,起控制性作用;(2)坡面径流处于层流、缓流的状态,雷诺数和弗劳德数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大,随砾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3)剥蚀率随雨强的增加呈指数型增大,相同降雨强度下,随砾石含量的增加线性减小,径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单位水流功率、过水断面单位能与剥蚀率显著相关且呈幂函数的关系,其中水流功率相关性最好,拟合优度最高,是描述侵蚀动力机制的最优因子;(4)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细沟出现的时间提前,沟宽、沟深、沟长和细沟密度逐渐增加,雨强相同时,随着砾石含量的增加,细沟出现的时间推迟,且逐渐变窄、变浅,细沟下切侵蚀减弱。
关键词
工程堆积体
砾石
降雨
侵蚀
水动力学
细沟
Keywords
engineering piles
gravel
rainfall intensity
erosion
hydrodynamic
rill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界定与可蚀性因子改进
被引量:
9
2
作者
马洪超
谢永生
赵暄
吴媛媛
丁新辉
戎玉博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安高科集团高科房产有限责任公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4,共6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1201048
201201047)
文摘
将USLE模型应用于工程堆积体侵蚀预报时结果偏差较大,这是因为其标准小区与土壤可蚀性因子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工程堆积体侵蚀预报。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对我国6大水蚀类型区工程堆积体参数的调查、统计、分析,界定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的坡度、坡长;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分析论证堆积体可蚀性因子的改进办法,并引用相关数据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6大区域工程堆积体坡度、坡长及坡面物质组成均与USLE中规定的标准小区相差较大;为了尽量消除误差,建议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坡度采取众数35°,坡长采取平均值5m;堆积体可蚀性因子更名为土石质因子Tr,并将单位体积土石混合体中石砾总表面积Cs,作为石砾因素指标纳入堆积体土石质因子Tr中,与堆积体物质中土壤可蚀性因子K共同构建工程堆积体土石质因子函数。验证结果表明,堆积体可蚀性因子改进办法是可行的。工程堆积体坡度、坡长的界定及可蚀性因子的改进,对提高基于USLE模型的堆积体侵蚀预报精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程堆积体
侵蚀预报
USLE
标准小区
可蚀性因子
Keywords
engineering accumulations
erosion prediction
USLE
unite plot
erodibility factor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雨强对工程堆积体侵蚀规律和细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16
3
作者
戎玉博
骆汉
谢永生
王爱娟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300)
西部青年学者B类(XAB2015B06)
+1 种基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2452016107)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拔尖人才项目
文摘
以陕西杨凌周边开发建设项目弃土堆积体表层土壤为试验材料,模拟野外最常见的散乱锥状堆积体的形成过程和堆置形态。在室内模拟降雨的条件下,设计了七组降雨强度(1.0、1.25、1.5、1.75、2.0、2.25、2.5mm/min),研究了雨强对物质组成为全土的锥状工程堆积体的产流产沙规律和细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降雨强度对径流率和侵蚀速率的变化规律有着显著的影响,在不同的降雨条件下,径流率和侵蚀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②各雨强条件下,细沟长度、宽度和深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其中细沟长度与侵蚀速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在产流初期(0~10min),侵蚀速率随雨强的增大呈现出一条较为平缓的曲线,产流时间〉10min后,侵蚀速率随雨强的增大呈现出指数增大的趋势;④总侵蚀量与雨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指数关系。
关键词
侵蚀速率
降雨强度
径流
细沟
工程堆积体
Keywords
rainfall intensity
erosion rate
runoff
rill
engineering piles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砾石锥状工程堆积体坡面径流侵蚀特征
被引量:
13
4
作者
戎玉博
白玉洁
王森
谢永生
骆汉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300)
西部青年学者B类项目(XAB2015B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452016107)
文摘
以关中地区的重质土壤为试验材料,利用自制的堆积平台模拟散乱锥状工程堆积体的堆积过程及形态建造实体模型,在人工模拟降雨的条件下,研究了4个降雨强度下(1.0,1.5,2.0,2.5mm/min)不同砾石质量分数(0,10%,20%,30%,40%)锥状工程堆积体坡面的径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1)径流率和流速随时间呈现出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长至稳定的变化趋势,雨强和砾石含量对径流率和流速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雨强对两者的贡献率较大,起决定性作用;(2)平均径流率和平均流速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加,与雨强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砾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与砾石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雨强为1.0mm/min时,侵蚀速率先快速增加后逐渐趋于稳定;雨强≥1.5mm/min时,侵蚀速率呈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雨强为2.0,2.5mm/min时,在降雨中后期侵蚀速率突变式增加;(4)侵蚀总量随雨强的增大呈指数型增加的趋势,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呈负对数型减小的趋势。
关键词
工程堆积体
砾石
径流
侵蚀速率
Keywords
engineering accumulation
gravel
runoff
erosion rate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程堆积体坡面砾石分布及含量概化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森
戎玉博
谢永生
骆汉
王海燕
赵暄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西安高科集团高科房产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3,11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300)
西部青年学者B类(XAB2015B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2452016107)
文摘
为室内试验中更好地模拟工程堆积体,利用图像分析法和经典统计学方法对6大典型水蚀区的368座工程堆积体中粒径D>1cm的坡面砾石的分布和含量进行概化分析,得到工程堆积体下垫面上中下坡位砾石含量的概化区间。结果表明:工程堆积体坡面各粒径砾石含量大多服从正态分布,且山区和平原丘陵区之间的砾石总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工程堆积体坡面砾石重力分选作用明显,且随着砾石粒径的增加,分选程度增大。在室内进行工程堆积体下垫面设计时,山区堆积体的砾石总含量宜设置在50%~60%,其中,细粒砾石含量宜设置在20%~30%,中粒砾石含量宜设置在10%~15%,粗粒砾石和巨粒砾石含量宜设置为10%,堆积体上中下坡位坡面砾石含量配比宜设置为1∶1.3∶1.5;平原丘陵区的砾石总含量宜设置在15%~20%,其中细粒砾石、中粒砾石、粗粒砾石、巨粒砾石含量分别宜设置为5%~10%,3%~7%,2%~5%,2%~3%,堆积体上中下坡位坡面砾石含量配比宜设置为1∶1.5∶2.5。
关键词
工程堆积体
砾石
含量与分布
概化
Keywords
engineering accumulations
gravel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generalization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含砾石锥状工程堆积体侵蚀水动力学特性和细沟形态特征
戎玉博
王森
白玉洁
骆汉
谢永生
王爱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界定与可蚀性因子改进
马洪超
谢永生
赵暄
吴媛媛
丁新辉
戎玉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雨强对工程堆积体侵蚀规律和细沟发育的影响
戎玉博
骆汉
谢永生
王爱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含砾石锥状工程堆积体坡面径流侵蚀特征
戎玉博
白玉洁
王森
谢永生
骆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工程堆积体坡面砾石分布及含量概化
王森
戎玉博
谢永生
骆汉
王海燕
赵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